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1亿多的网民中,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网络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核心要素。面对着虚拟世界的强大冲击和挑战,如何引导中学生养成正确上网的行为、心理、道德,是新时期中学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的迫切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网络心理及特点
  网络心理是在网络环境这一物质技术背景和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网络环境的出现导致网络主体身份的虚拟性、网络主体身份自我创造的想象性、网络主体身份的多样性、网络主体身份的随意性或叫不确定性,从而引起网络主体的种种心理变化。
  中学生既具有青年的心理特点:对同辈群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逆反心理较强,勇于接受新的事物,认知能力趋于成熟,情感非常丰富,处于人生过渡时期,心理上封锁与开放、依赖与独立、自尊与自卑、孤独与渴望交往等并存,充满了矛盾,有时不能自拔,陷于困惑;又具有知识分子的特点:求知欲强,比较注重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还具有学生的特点:人际交往意识强烈,受过多年的教育,有较高的道德意识等。
  1.群体性减弱,个性化增强。当代中学生基本上是在传统的强调共性发展、标准化、格式化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而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行为的群体性倾向正在减弱,相反,个性化倾向则日益增强。作为工业文明代表性产物的班级制,由于其强调同年龄、同课程、同时空、同步调,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网络的发展促成了中学生网络行为的非群体化即个性化倾向的产生。
  2.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增强。中学生喜欢标榜个性,不愿随俗,行为上表现出标新立异,对成人的束缚与社会习俗的拘束常有反抗现象。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其特有的功能,促使中学生行为上的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增强。许多中学生把自由的网络空间当作实现自身人格独立的天堂,天马行空,独自遨翔,仿佛要把十多年来对家庭、父母、社会的依从斩除了断,从此,独立地应对自己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部分中学生的行为不但偏激,而且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反抗性行为,反抗来自社会、家庭、教师的束缚行为,个别的甚至出现了越轨行为。
  3.保守性减弱,创新性增强。互联网本身充满无数不确定因素。网络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固定模式,任何人都可能创造模式。中学生们愿意尝试并接受先进的或与众不同的东西,不愿重复既有的范式。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创造,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独立自主地参与虚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我的天空,产生了许多令世人惊奇的前所未闻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
  4.道德责任减弱,游戏心态增强。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由道德规范、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是人们经过磨砺、体验之后形成的共识。现实社会中,中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社会主义道德素养,能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现实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对象大都是熟识的人,依靠熟人的监督,慑于道德纪律手段的约束,传统道德能得到相对较好的维护,从而使中学生的行为具有较高的道德责任感。由于迁移作用,这种游戏心态还会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来,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5.约束力减弱,自由度增强。虚拟性是互联网的特征之一,它表明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它以知识、消息、声音、图像、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随着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在互联网世界里创造了越来越多逼真的现实环境,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每个成员就是虚拟的一员,网民采用匿名方式,以面具化形式出现,可以从事各种虚拟行为,如网聊、网恋、网婚,甚至成为虚拟国家的公民;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无中心控制设计,网民在网上的行为没有监控,更加自由,现实社会中对人类行为起规范、监督、控制作用的因素,如道德、法律、习俗、礼仪、舆论等,对中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明显减弱。
  6.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基本上是自觉的、可控可测的行为。比较而言,中学生上网虽然积极,但其目的性不强,或虽然有目的而为,却是短期的,没有与自己的成长、前途联系起来。中学生对网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自己上网到底是为了什么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7.在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表现为独立与从众心理并存、求知与猎奇心理并存的特点。中学生在如何对待信息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心理:一种是独立心理。持此种心态的人,往往能冷静对待网络信息,以研究的态度决定对信息的取舍。在日前网络信息鱼目混珠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心态是合理并可取的。但是,物极必反,如果对网络信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也是不对的。另一种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从众心理有时不仅仅会影响到个人的认知水平,而且也可能引发事端,干扰大家的正常生活。
  8.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自控与失控心理冲突、自律与放任心理冲突的特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会有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自控与失控心理冲突在网络心理方面也表现突出。大多数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控制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但是在上网时,可能发生自我失控的问题。“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就是由于人的失控心理长期保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9.在性心理方面,表现为严肃性与随意性并存的特点。由于网络环境下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性,使得性心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在“真性状态”(即上网者的真实性别与网上表现出来的性别特点一致)下,性心理与该人在真实客观社会的心理状态是比较接近的;有人比较严肃,有人比较随意;有人比较坦诚,有人比较文饰。
  二、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成因
  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和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
  1.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社会活动减少等。过量的重复信息是导致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诱导因素。在网络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是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然后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1)网络依赖产生网络抑郁症、孤独症。由于对技术的迷信,上网欲望膨胀,部分中学生在网上其乐无穷地冲浪,逐渐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
  就信息的本身来看,互联网是开放的,它能使中学生接受到更全面、更生动的信息,但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其接受的过程却是相对封闭的。尽管有不少的网络具有互动性,但毕竟需要依靠冷冰冰的网络、电脑等设备做中介物,中学生网民一旦下线离开电脑,就很难表达自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学生“网民”情感上的孤独。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对其他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学生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孤独和人际交往障碍。
  (2)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随着个人电脑与网络的普及,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当陷入网络以后,就会觉得聊天室与网络游戏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会身不由己地去接触网络。而且用网越久就会产生越大的依赖程度,当没有网络以后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发展到最后就会变成一种强迫性的行为,抓紧每一分钟上网,但上网时不再有以前那么大的乐趣了,有时觉得自己上网是是因为意志薄弱,还会为此产生犯罪感,可还是忍不住上网,甚至只是不断地翻看自己的邮箱。
  (3)网络成瘾综合症。全球约占7%左右的网民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
  现代医学证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瘾”,它是由于网络引发的机能失调症(IAD),这种新型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使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在一次心理卫生研讨会上,有教授通过对重庆12所中学的近500名高中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在被测者中网络成瘾者占到6.4%。而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者达15%之多。网络成瘾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4)畸形网恋。网络使得人们传递感情的方式得到延伸。网恋一般都是通过聊天和论坛及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的,而正是由于网络受条件限制,所以对一个人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人性的复杂在网络的掩护下得到了部分遮蔽。
  (5)网络越轨行为。信息网络的海量数据流和高度流动性及非物质形态的特性,使信息活动超出了传统概念的范畴。作为中学生这样一个高智商群体,将其广泛性与延伸性应用得更加深入。由于中学生的不成熟导致了网络越轨行为的产生,从总体上来看,中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比较突出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网络犯罪和网络色情。
  由于我国性教育的相对落后,导致中学生对性有强烈的神秘感,从而导致了很多中学生沉迷于色情网站,很轻易地就成为色情网的俘虏,很容易沉溺于内容淫秽的数据图像,陷入无尽的色情幻想之中无法自拔。
  2.中学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
  (1)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造成中学生网络行为偏差,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在网络行为动机方面,网络的出现满足了中学生求知与猎奇的心理需求;虚拟社会满足了中学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网聊中的平等、自主、随意、摒弃传统人际交往中的外貌、地位、身份、长相、语言地域差异等特点,让中学生产生了一种自信、自尊的自我价值感;网络功能的多面性、隐匿性以及纯感情性,缓解了他们内心的压力和紧张,维护了他们的心理平衡;网络使中学生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去满足自己各种角色的变换需求,宣泄情感;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传媒中受众的被动局面,满足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学生的心理需要。
  (2)网络环境基础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建立在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的广域型数字化通讯网络,即以internet为主要标志的网络系统所涵盖的时空范围所形成的网络环境使人们的时空天地得到极度的扩张,网络虚拟空间的平等性、开放性、自由化、动态性、超文本式的信息传播特征所形成的海量化信息及其有害信息的泛滥带来一系列的负效应,信息量和交流范围及其形式的多样化和扩大化,是中学生在网络上迷失方向的主要原因。
  (3)上网中学生人格因素分析。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生,除了网络本身的特性以外,人格特质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Kimberly.S.Young与Robert.C.Rodgers在研究中发现,高依赖的网络使用者人格特质具有独立、情感丰富、警觉性高、低自我揭露、反传统的性格,这些特征造成了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并通过在线的刺激来满足个人心理需求。
  (4)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及网络机构的不足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家庭、学校、社会是社会道德文化的植入者,这三者在中学生网络行为指导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还不能完全应对其挑战。
  家长缺乏网络知识,对网络的本质不了解,无力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指导与监督。
  在中学生心理、行为品质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手段显得滞后与低效。
  中学生网络行为与“道德文化的植入者”相互分离,不可能对中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我国家庭、学校及社会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严重不足。
  网络机构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机制还很薄弱,对信息的技术屏蔽手段落后,不能对消极信息有效筛选与过滤,导致网上色情、黑客文化、反动和迷信信息泛滥,这是诱导中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客观原因。
  三、中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策略
  互联网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开拓潜能的大舞台,但它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略,提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1.净化网络环境。建构网络文明工程是趋利避害之举。现实表明,净化网络环境,弘扬网络文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心理诊断与疏导、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下心理辅导相结合。对于存在网络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必须进行及时的诊断与疏导。网上心理辅导就是利用网络载体,开设网上心理辅导站,通过网络途径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网下心理辅导就是运用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和心理疗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通过网上和网下心理辅导,减轻网络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感,是当前中学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中学生自身加强心理锻炼。面对网络心理障碍,并不是要中学生远离网络,而是应该加强心理锻炼,使自己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不陷入心理障碍的困境。
  中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正确把握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集体活动,要合理利用网络。
  4.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中学生克服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丰富其生活,转移其注意力,有利于巩固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5.加强网络管理与立法,对中学生提供信息网络的保护。网络环境需要系统、完整、统一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约束人们在网络中的失范行为,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率。加强网络管理,健全网络立法,是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保障。
  6.培养既懂得心理知识又懂得网络技术的中学心理辅导队伍。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面对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以及由网络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迫切需要中学建立起一支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中学心理辅导队伍。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辅导,有助于师生沟通,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知识和网络知识,又可以较为敏感地发现网络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使心理辅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心理咨询工作者要主动学习网络技术,使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辅导工作更适合时代的要求、适合学生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喜欢新奇、善于表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了几项小活动来增强体育课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一、小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开展愉快教育,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體育课的开始部分安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重点从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等方面加以培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 创新意识 鼓励脱颖 启发质疑  创新意识也可称作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等。创新意识是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们的创新行为起着导向、激发和催化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中学体育创新教育
期刊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许多伟人的成功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与其个
期刊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的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并重点强调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和谐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重视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是构建和谐氛围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体育课堂 和谐氛围 个性差异 思想品德  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教师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以学生为准制定实施的。初中的义务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知识传授。但随着教育系统的逐步完善,传统的以教师、教室、教材、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经被现代意义上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所替代。无论是教师授课的内容还是教材的选择都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制定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学习的能力等,注重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生本人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制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展现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聚和外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和人才成长的催化剂,它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既是学校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表现形式,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期刊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规定:词汇方面5级目标(即初中)须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单词教学是何等重要!
期刊
在学校里,后勤工作,教师们尽管谁都不屑去做,但谁都可以指手划脚,好像一旦教师们挽起袖子,一定比后勤干得出色。于是,后勤只有干活的命,只有受人支配的命,只有任人评说的命。事实上,后勤真是如此的低下和简单吗?平心而论,教育教学工作,没有一项离得开后勤。离开了后勤的教育教学,是不完善的、混乱的、迟缓的、成效微弱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勤管理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那么在后勤管理中如何体现艺术性呢?  一、尊
期刊
摘 要: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撰写教育随笔能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因此,撰写教育随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随笔 教师专业发展 途径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更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