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数学考试成绩的十种心理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同一次考试中,有的学习尖子的成绩低得让人难以置信,而一些以往成绩平常的学生却有不俗的表现。为此,老师、家长、考生本人的解释往往很简单,认为考生发挥不好,而对为什么没发挥好,就没有进一步总结。在此,笔者从专家的研究中发现,考场心理因素已成为学生能否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并结合教学理论,总结出影响数学学科考试成绩的十种心理。
  一、求“巧”心理
  考生见到题目后,对各种解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解法本是一件好事,但过分追求巧解,心理环境受到“污染”。思路稍有障碍,就有不“巧”之感,稍有运算量,就有太“繁”之想,立即“更换门庭”。对常规方法不屑一顾,拒不列入思考范围,大有法不惊人誓不休之势。本来采用常规方法就可以解决,却在考场上苦思冥想寻找巧妙解法,但这样即使找到也并不可喜,因为这样反倒浪费了时间。
  例1 已知圆P与圆X2+Y2-2X=0外切,并且与直线L:X+ 3Y=0相切于点Q(3,- 3),求圆P的方程。
  此题的常规解法是待定系数法,但考试中不少学生认为此方法计算太繁,不愿迎繁而上,而是寻找巧妙方法。多次碰壁后,仍不改初衷,以至处于徘徊状态,到到交卷时也没解出来,令人可惜。
  二、求稳心理
  与求巧心理相反,有的考生想到一个方法后不作可行性思考,也不管有没有更好舌方法,立即采用,既使推理或运算非常繁琐,他们也总是硬着头皮做下去,结果往往中途夭折。这些考生的做题顺序严格按照试卷本身的题目顺序,前一题做好了,才会做下一题,尤其对选择题中比较辩证的选择支,往往不自觉地投赞成票。如:
  例2 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M为棱AD的中点,O为侧面AA1B1B的中心, P为CC1上的任一点, 则异面直线OP与BM所成的角为﹙ ﹚
  A 900 B 600 C 300 D 不能确定
  不少同学选D,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来,只觉得D稳妥,迎合了考生的求稳心理,心中已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了。
  三、求同心理
  考生拿到一个题目,往往会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探索,看看自己以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这样做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提前进入解题的临战状态。2000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有的同学做过类似的题目,解答起来就比较顺手。但有的学生看到与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相似的考题时,只注意相同或者相似之处,而忽视不同之处,从而出现错误。
  例3.“A﹥B” 是“sinA>sinB” 成立的(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 必要非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当考试中的试题加上了“在三角形ABC中” 这个前提后, 有些考生仍不加思索地选择答案D.
  四、求易心理
  有些考生希望题目形式简单, 数字合适, 题意明了, 题型熟悉。 这种心理表现在审题中就是只注意显性信息, 不注意隐性信息, 题意理解肤浅, 想法天真。 比如:
  例4.已知sinβ=4-2m m+5,cosβ= m-3m+5求tanβ。
  解:tanβ= sinβcosβ = 4-2m m-3
  过程如此简单,令人陶醉!是否正确?就不再多想,心中有的仅是心满意足。
  五、求胜心理
  因为高考或其他个人考试与个人前途关系紧密,而家长与社会过多的鼓励及过高的期望,也加剧了考生中普遍存在求胜心过强的心理危机,所以有些考生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解题目的,求得暂时的心里平衡,不看清题目的条件,盲目下笔。如:
  例5.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x)= -X3+1在(-∞,+∞)上是减函数。
  有些考生根据图象或性质进行证明, 而不管题目中关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定义” 的规定, 结果失去了得分的机会。
  六、焦虑心理
  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升学与就业,考生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而且适度紧张有利于考生迅速进入良好的竟技状态。但有些考生患得患失现象严重,一边做题,一边考虑自已能得多少分,做完一道题,心中总是不放心,不断回头检查,产生“强迫性检查症”,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尿频。考试前,考生应通过浏览试卷时对试卷的难度有一个适度的估计,对自已的成绩有一个期望值,当实际情况与之相差甚远时,就不会方寸大乱。
  七、偏爱心理
  有的考生由于受任课老师的爱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对某些方法特别偏爱。如一遇到轨迹题就用反代法,而不管此法对本题是否方便易行,甚至是否行得通。如:
  八、从众心理
  有的同学看到别人解题的速度非常快, 做到下一页了, 就打破自已原有的节奏与时间安排, 盲目追随, 使容易题未做好, 难题又没拿到分, 留下了悔恨的眼泪。
  九、矛盾心理
  凡遇到数学难题的人大凡有这样的心理体验: 用某一方法想了很久, 仍没有攻克, 这时就会想此方法行不通, 想换一个角度, 但又考虑也许再往下想想就能“柳暗花明”,产生了矛盾心理。如同一个挖井的人,挖了好长时间还未挖到水,心想此处也许无水,应换一处再挖井,可转念又想,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也许再挖一锹就能挖到水,就这样翻来复去,浪费了宝贵时间。
  十、恋旧心理
  恋旧心理在考试中有以下表现形式:(1)。解好一道题后,仍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之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已的情绪,去解下一道题;(2)一种解题思路已明知不能采用,但仍不能割舍,想方设法采用它,不能自拔;(3)当验算或寻找自已的解题错误时,往往还沿原来的思路检查,所以一般情况下自已要找出困难相对难些。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各种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建设设计行业,并且使计算机软件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而本文主要论述的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与发展方向和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的问题的论述,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发展现状;发展问题;教育意义;结束语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
期刊
近年来,农村小学由于打工热潮的影响,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差生现象也日趋严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我感到非常焦虑,因为我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是每一位父母的梦想,所以我认为应该把差生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长时间工作,我发现对待差生问题有以下这些现象:  一、一味打击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差生的原因绝大部分不是由于智力因素,而是因为偷懒、厌学或某一次、一段时间的开小差掉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紧扣题眼,整体感知,在题眼的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节奏也无处不在,它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的源泉,它存在于每一首乐曲中,它与旋律是不可分隔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节奏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的训练是不可忽视,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拍击节奏,我们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节奏训练渗入每一堂课中。那究竟该怎么让低年级学生去体验音乐中的节奏?,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说一说以下几点。  一、听与说  低年级刚刚接触节奏时,让
期刊
[摘要]第三实验幼儿园以 “幼儿园阅读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及合理配置的对策研究”为子课题,在充分了解我园阅读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将我园阅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我园阅读活动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班以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切入点,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和提供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家长协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家长的智慧是丰富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防火墙配置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知识面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方向和趋势,为
期刊
近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中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为了使教育重现活力,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有必要重谈“提升职业精神,重塑职业理想”。 教师只有具备了崇高的职业精神,树立了远大的职业理想,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圆满地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个人认为“提升职业精神,重塑职业理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
期刊
通过到乡村学校听了不少说话课,到目前为此,我乡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较低,说话水平不高,重视并抓好说话教学刻不容缓。为使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尽快提高,谈一下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把“说的”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可按“教师设疑——学生自学——学生分组讨论辩疑——师生共同解疑”的步骤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用自己完整的语言,恰当的词语
期刊
【摘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公益性文化活动精品,推动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坚持政府主导,推动文化惠民活动,加快构建和谐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民众享受到和谐公平正义的文化服务权益。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谐文化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越
期刊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音乐学科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先天优势。那么,如何借助这种优势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呢?  一、关注音乐审美体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音乐是声音的审美艺术,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追求和谐完美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让欣赏者体验到情感被激发的愉悦和畅快。音乐教师应该对课堂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筛选,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