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广西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南方自然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自然资源系统科技工作者必须时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自己的职责使命,完成从思想到行动的精准对接.
其他文献
企业ESG表现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影响是现阶段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问题.选取了2015—2019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引入媒体关注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探讨企业ESG表现、媒体关注以及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媒体关注发挥了中介作用.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西自然资源厅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品质,全力推进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造了闪亮的“专属服务员”名片.
期刊
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物质基础,科学管理好自然资源,社会与民生才会有基本保障.2021年末,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要立足“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陈建军厅长从向海经济、粮食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住房供给等方面,对广西自然资源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期刊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赴京参加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陈建军脑子里不停地闪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漓江流域考察时强调的这段话.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在为广西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形成了大量废弃矿山,从而引发了不少环境问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期刊
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乡村众多.在山地、丘陵地区,小规模的村庄呈点状分散布局;大规模村庄呈团状、块状分布,聚落在低缓盆地、平原地区.2019年以来,广西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庄规划对整治、开发、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初显.但是,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渐渐呈现出规划编制工作周期长、公众参与力度低、规划编制“闭门造车”、部门监管力度薄弱等现象.“十四五”期间,广西应从“规划+监测”入手,助推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
期刊
新时期土地储备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以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挥积极作用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
期刊
文章针对深度学习中样本数量不均衡导致训练出来的神经网络模型(以下简称模型)性能下降、精度不高等问题,根据不同占比的样本数量设置不同的权重值,通过权重来控制不同类别的损失,调整原有交叉熵损失函数的计算结果,将训练权重更多地向样本数量较少的一类倾斜,从而使训练过程趋于平衡,进而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指标.此次实验选择了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地块作为试验区,通过加权损失函数训练的模型计算得出的平均交占比(MIoU)为86.34%,而未使用加权损失函数的模型的平均交占比(MIoU)为83.28%.实验表明,加权损失函数能
2022年2月初,面对百色市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广西自然资源系统有关单位强化疫情防控力度,主动发挥地理信息资源优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rn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百色市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积极对全局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指挥和调度,抓紧、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期刊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落脚点.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应发挥自然资源规划优势,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合理安排布局,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描摹广西最美生态图景,振兴美丽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