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王庆祥:有趣的老头越活越年轻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了半辈子戏,老戏骨王庆祥突然以“国家一级段子手”“国民爸爸”和“国民公公”的身份火了,一夜间成了演艺圈的“老网红”。老熟人们调侃他:“戏里一脸正气,戏外自称‘宝宝’,老王你是老人圈的泥石流!”更多的粉丝则大赞这个“不正经”的老头:“演技棒,好有爱,实力派,真心服。”王庆祥觉得,大家口中的“不正经”其实就是“有趣”,而只有做个“有趣”的人,才能越活越年轻。
  王庆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自小颜值爆表,浑身都是文艺细胞。身为“校草”,他年少时就已凭借满身才艺在学校声名远播,无论唱歌、跳舞还是演小品,都表现得像模像样。
  1960年海政文工团到学校招人,老师推荐11岁的王庆祥报考,他的命运就此拐弯。进入文工团后他不但可以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而且成了一名让小伙伴们眼热的小海军。在文工团的舞台上,王庆祥跳舞、演话剧、唱样板戏,还不时在小品里露个脸。
  随着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的成立,王庆祥从一名文艺战士变成了一名专职演员。没多久,一个剧本递到了王庆祥手里—领导要他演《合理冲撞》里的足球教练。当时他就蒙了:啥?足球教练?闲时咱也踢过几脚球,但那可和当教练差太远了!
  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王庆祥只好一没事就召来一群足球少年陪自己疯狂练球。由于练球太投入,最后他甚至到了看见红绿灯都想过去踢两脚的地步。在那个汗水不断被风吹干的1983年的夏天,拼了命追着足球狂奔的王庆祥累并快乐着。戏拍完后,王庆祥也多了个踢足球的爱好。
  也正是从那时起,王庆祥的身影开始活跃在各大影视剧中。《秦颂》里的秦朝丞相李斯、《驱逐舰舰长》里的舰长鲁淮成、《走过柳源》里的纪委书记方洪彦、《波涛汹涌》中的少将司令员秦矢,让王庆祥赢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在《天下粮仓》里,王庆祥出演清代清官刘统勋。以往喜欢他的更多是女观众,而从这部剧开始,王庆祥成为受到男女老少普遍欢迎的演员。
  《生死抉择》《黑水》《任长霞》等等,让王庆祥的出色演技不断得到业界认可,他也成为金鸡、百花奖的常客。
  弹指一挥间,舞台上英姿飒爽的小海军变成了脸上的褶子能夹断蚊子腿的老王,观众心目中的王庆祥也被定格成一脸官威、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听到热情的影迷对自己的称呼由“哥”变成“叔”,望着镜子里皱纹丛生的自己,“王叔”的心里还是有点小悲哀的,但很快他就想通了:“小鲜肉”有什么了不起?咱演员靠的就是演技!年纪大了有什么关系?做个有趣的人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这么多年来,除了演足球教练那次,王庆祥剩下的角色大都在“读心玩脑”。为演绎好这些“高智商”角色,王庆祥一有时间就学习充电。这也让很多人都强烈地感到了王庆祥身上浓郁的老干部气质和书卷气,可以说和肌肉男完全不搭。
  但实际上,“王叔”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成为海军后,他跳了很长时间的舞,身体素质不错。成年后,他又迷上了健身。由于不能常去健身房,他就充分利用部队操场上的单杠和双杠锻炼身体。
  前两年在横店拍《北平无战事》时,由于忙得很难有机会去健身房,他灵机一动,看上了剧组的三轮车。拍完自己的戏,他立刻卸了妆,指着三轮车说要出去转转。
  在众小辈惊愕的目光中,他噌噌地蹬起了三轮车,那脚力一点不比请来蹬三轮的临时演员差。大家正赞叹间,王庆祥又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大家上车。
  那天,大家坐在三轮上,小风嗖嗖地从耳边划过,他们没想到王庆祥蹬车竟然又快又稳,怎么看都像是经过了专业训练的。
  被拉到深山老林拍戏时,王庆祥只好用爬山、涉水代替玩器械。即便在荒郊野外,他也会抓住一支老树干当钢管,像兔女郎附体一样忘我地表演钢管舞,让大家笑破肚皮。
  2013年,王庆祥受邀出演著名导演王家卫的功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代宗师宫羽田。尽管已是一大把年纪,王庆祥还是出色地演绎了备受瞩目的“一代宗师”。不了解王庆祥的人看着大银幕上生龙活虎的“宫羽田”,还以为他真是习武出身,其实这都得益于他长年累月的运动积累。也正是靠这“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底子,王庆祥收获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4届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奖。
  岁月不饶人,王庆祥再好强,还是从亮眼的“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他的同龄人早就以老者自居,甚至倚老卖老,但希望活得“精彩、不俗套”的王庆祥却对退休养老兴趣不大。对他来说,6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做个有趣的人,活得年轻”是他追求的境界—还有一大票“棒棒”的角色没演呢。
其他文献
英剧中,19世纪的名媛们总是爱饮下午茶。时至今日,下午茶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英式下午茶都是红茶,几乎没有绿茶?这是为什么呢?  百度这样说:传说古时候中国的绿茶得“坐”一年半多的海船才能到达英国,绿茶在海上漂泊期间自动发酵,到达英国时,就变成恰到好处的厚味红茶了。  根据笔者自己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采茶经验,鲜叶采摘回来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变红、发酵、腐烂。如果英国人指望这样得
期刊
2016年底,在线大熊猫直播频道iPanda對大熊猫的日常起居和娱乐情况进行了24小时的近距离直播,捧红了一众“熊孩子”,也让熊猫“奶爸”张粤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红人。  28岁的张粤是这些“网红”熊猫的饲养员。因为头上戴着发箍,“饭团”(熊猫粉丝的别称)亲昵地称呼他为“发箍奶爸”。  下午2点,“发箍奶爸”给熊猫萌兰换竹子。他把一株株竹子插在地里,装作是天然野生的竹子。再过一会儿,他要对熊猫们进行行
期刊
人常说,习字须先习大字,而后再学小楷,这话不无道理。由于小楷的字形较小,要表现出用笔和结构的美感确实比较困难。不会写小楷的人总以为写小楷只要比写大楷的动作小一些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小楷是有属于自己的书写规律的。  小楷以“清”“腴”为贵  “清”,是指线条必须洁净而不混浊;“腴”,是指线条虽然纤细,也要在纤细中显出丰腴来。  写小楷点画要峻利,字里行间要洁净,线条不能臃肿,也不允许墨渣渗出。下
期刊
古今中外,但凡帝王请客,这饭一般都不好下肚。  说不好下肚,倒不是因为饭菜的滋味。帝王请客,确实有品质稀松的,如中国清代朝廷的满汉全席,不过拿些饽饽点心、生冷猪肉凑数;但也有相当丰盛的,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设宴,美味佳肴有200余种,什么鹰舌、鸟脑、骆驼腿、大象鼻,全都上了席。外国人老说中国人吃得杂,其实当年他们的头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帝王请客的饭不好下肚,主要是啰唆事儿太多。  首先是礼节烦琐
期刊
蔡康永的电影上映了。  写书、拍电影,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蔡康永那儒雅的气质和不俗的谈吐一直深受粉丝的喜爱。他是公认的“特别会说话”的人,被称为“有头脑的文化人”。  他会慢条斯理地跟你讲道理,往往一句话就扎进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这种神奇的能力,也许正是读书赋予他的。  说起来,蔡康永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公子哥儿”。  他的爷爷曾经营上海自来水公司。父亲蔡天铎更为传奇,1949年前
期刊
前些天,一句朴素的话在网上一夜爆红:“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说这话的,是一位93岁的老先生。他满头白发,眯着眼,拿着放大镜,穿着一身中山装,慷慨激昂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绝了。”可他并不是一位语文老师。  他曾在课堂上教同学们用求根的方法寻找在棉花地里走失的猪,利用微积分知识来洗衣服,以及用函数来理解唐诗宋词。  这位跨界的数学老师名叫潘鼎坤。他像个少年一般地說:“如今有人说我
期刊
毛笔出厂时,笔头通常用胶粘着,这样既便于包装,不容易折损笔毛,又能使笔毛直顺。使用前,要准备一碗清水,将新毛笔放入水中浸泡。(无论是否泡在水里,笔毛在不使用时都不可弯曲。如果一支新笔第一次浸泡时笔毛是弯曲的,这支笔就算是毁了。)冬天可以用温水(45℃以下)浸泡,但绝不可用热水,热水易把笔头烫掉。一般情况下,在水中浸泡10~20分钟即可。泡好后,笔毛会全部散开。开始浸泡时不要强行捻开笔头,泡开后可以
期刊
在印度城市的大马路上,你能看到一辆辆行驶的车基本上车门挨车门、保险杠贴保险杠,大家齐心协力把两车道变成四车道,共同以40公里的时速奔跑在限速30公里的内环路上。老司机会告诉你,有空隙的时候超车、变道什么的完全凭感觉,后面有人摁喇叭就变回来,没声响就变过去。也不用怕追尾、怕碰碰磕磕,反正整天堵车,大家都开得不是很快,撞不坏。所以,满身伤痕也算是印度小汽车的一个标配。  或许是路上需要经历的风雨太多,
期刊
临摹是学书者无法绕过的一步,要想取得较好的临摹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择帖与读帖  历代碑帖浩如烟海,学书者须选择合口味、宜上手的碑帖而习之。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可选择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碑帖,如颜真卿、米芾、王铎等人的碑帖;性格外向的人,可选择一些较为严谨的碑帖,如欧阳询、赵孟頫等人的碑帖。如此,方能使练出来的字开张而不轻浮、庄重而不板滞,对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大有裨益。  范本选定后,切勿盲
期刊
在相声发烧友的印象中,唐杰忠就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纪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他捧哏时表演朴实憨厚、儒雅自然、不抢不让、火候适当,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都配合得严丝合缝。  “我这人没什么长处,就是热爱相声。”唐杰忠曾在媒体上表露心迹。  唐杰忠自幼喜爱相声,对马三立、侯宝林等名家的相声百听不厌,而他最喜欢的相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