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实践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只有让阅读主体自主体验与理解,才能够深化感悟与思考,获得知识积累、思想启发与情感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体验式阅读逐渐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观体验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并且存储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观体验,这些直观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下能够被唤醒。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手段构建阅读情境,让阅读文本与学生脑海中的直观体验相互碰撞,以实现对文本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教师在课前导入中,抓住“春草图”的文字描写,结合语言、文字、视频为学生展示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动态美,“嫩嫩的”“绿绿的”的色彩美,以营造绿草如茵的情境,同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春天小草的观察与体验。进而在情境引导与情感体验中逐渐过渡到文本阅读。可见,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背后情感的直观体验。
  二、 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体验式阅读强调学生主体与阅读文本之间的直接互动与交流。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起到启发思想、慰藉心灵的作用,关键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感,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将自身的情感表达渗透到不同的角色、情境中,对文字背后情感的挖掘也是体验式阅读的主要目的。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表演小组,并提供布景、服装等,让各组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裁缝、平民、孩子等,在表演与对话中浸入角色,进而体验、理解皇帝的荒唐、裁缝的狡诈、大臣的奉承、平民的附和与孩子的诚实。這样才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角色中体验童话故事背后的深意。
  三、 合作交流,交换阅读中的不同观点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交换不同的阅读体验,并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文本理解。
  例如,在《社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阅读体验小组,并利用相应的阅读任务,激发小组内成员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在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点拨学生,如“作者如何评价社戏?”“戏真的好看吗?”等等,让组内成员反复阅读文本,并交换意见,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对这一难忘的童年经历赋予的感情。
  四、 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文字中自由徜徉,用自己的创造力赋予文本更加丰富的内涵。
  例如,在《恐龙无处不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完成主要的阅读教学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讨论题目:恐龙化石的发现属于生物学,板块构造属于地理学,而阿西莫夫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家却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阐述,这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经过学生对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了解,引导学生要善于联想与想象,在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建立联系,并拓宽思维发展领域,进行对想象与创造的探索。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的理解与体验,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合作交流、拓展阅读等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与互动交流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项目之一。但是田径活动较多,训练量较大,而且较为机械单一,如果直接组织进行,容易让学生感到倦怠。因此,教师要探索小学田径教学趣味化,有效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落实趣味运用  常规的体育教学,是一板一眼的教学与规规矩矩的活动,学生兴趣不高,大多是被动应付。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形
期刊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简单概括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核心素养的形成要求进行一生的学习,反过来讲,终身学习离不开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联系的,可以同时涉及多个领域;有求知的意识
期刊
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困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脚步”,尤其到了高年级,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当下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实践尝试  在接触了学生一个月之后,我对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自己所教的五(1)班开展了“学生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的宗旨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共同提高”。活动让一些比较热心且数学成绩相对比较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首先就是要建立模型,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基于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期刊
教师应该把课堂放置在什么地位呢?是职业?是事业?亦或是生活?是成长?教学虽然辛苦,但许多教师走进课堂就身不由己,滔滔不绝,十分陶醉,这更是人的本性使然、价值观使然、幸福观使然。  一、幸福课堂的样子  近几年,大家熟知的民主教育、尝试教育、赏识教育、愉快教育、主体性教育等,都是充满了人文化、幸福观的教育,暗合了幸福教育的价值追求。而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正是由于忽视了把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
期刊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尤为关键。但由于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是从零开始的,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实验演示、家庭小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化学知识探索的氛围中,主动观察奇异的化学现象,提高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与生活密切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素材,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只有充分优化数学素材呈现方式,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學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生活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屏幕
期刊
生态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突出幼儿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教师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指导行为,对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幼儿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提高生态式区域活动的实施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合理选用指导方法,培养幼儿学习信心  生态式区域活动具有自然性的特征,强调幼儿的能力在自然活动中获得生长,教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而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针对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贯彻教学目标,还要跳出古诗词让学生从中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向学生渗透生命价值理念,让课堂洋溢生命精彩。  一、借助咏怀品析,感知生命乐观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比较含蓄,很多意思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历史典故含蓄表达。体现在古诗词中,就是
期刊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形式也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并成熟完善。核心素养的养成成为目前教育发展建设的根本,幼儿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教师要努力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与材料、同伴互动,碰撞思维、提升经验。  一、在趣味情境中融入核心素养  在美术教学开始时,我会预先为幼儿创建一个十分有趣的情景,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再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