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不同靶区照射局部失败的剂量学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不同靶区范围根治性放疗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与受照剂量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有无食管病变局部复发患者的靶区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并分层比较不同影响因素时两组患者靶区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

结果

食管病变局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各靶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淋巴引流区预防野(ENI)照射时,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累及野(IFI)照射时,复发组的GTV-V60、CTV-V60、PTV-V60均明显小于无复发组(t=-2.08、-2.19、-2.08, P<0.05)。行ENI照射时的GTV、CTV、PTV所受剂量和PTV的剂量体积均明显大于IFI照射(t=1.97~3.12, P<0.05)。当食管病变局部GTV<30 cm3和未行同期化疗时,复发者的CTV-D98%、CTV-D95%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无复发者(t=-2.24~-2.07, P<0.05)。

结论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可使治疗靶区体积获得更大的处方剂量和更高的处方剂量体积,能够降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尤其当食管病变偏小和未同期化疗时,从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中获益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A549、BEAS-2B细胞均行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549细胞在4、6、8 Gy照射时,125I粒子组细胞克隆存活分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CD44+/CD24+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抗拒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Siha)细胞,6 MV X射线给予8、16、30 Gy照射,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44+/CD24+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比较细胞的放射敏感性;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DNA条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目的探讨巴马小型猪经右胸15 Gy的单次照射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细胞因子及蛋白的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不予照射)和照射组(60Co γ射线进行右胸15 Gy单次照射)。照射后4、8、12、24周,从两组中分别取5只采集右侧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
目的探讨上调和下调Cox-2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Cox-2基因的siRNA载体及Co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入食管癌EC9706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Cox-2 mRNA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和下调Cox-2表达联合X射线
期刊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电离辐射所致免疫系统损伤和骨髓损伤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8周的BALB/c小鼠8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四君子汤的0.75、2.25和6.75 g/kg 3个剂量组。3.5 Gy 60Co γ射线全身单次照射造成小鼠电离辐射损伤模型。照射后3和7 d,观察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汤提取物对小鼠脾脏系数、脾细胞凋亡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癌调强放疗计划时,蒙特卡罗算法计算对水与介质的剂量差异。方法随机类型抽样法选取10例肺癌患者的5野调强计划,在质量保证模块下以患者自身图像为模体,采用蒙特卡罗算法分别计算两种计划的吸收剂量,计算对实际介质的吸收剂量(Dm)和对水的吸收剂量(Dw);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剂量体积参数和计划分析,比较两种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差异。结果靶区PTV65和PTV50的D50%、D98%和D2%的D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