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域文化的群体差异如何影响汽车营销?营销又如何随之向精准化行进?
  
  一汽奥迪曾经推出一款高档车,其中标配加热座椅在当时奥迪上下被认为是个好点子。但是当这款车型推向市场后,它并没有赢得消费者的掌声。东北消费者普遍喜爱把加热座椅作为标配,但他们不愿意为那些和电动加热座椅类似的高档配置买单;而长江以南尤其是广东地区的消费者有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十分看重那些奢侈配置,而强烈要求撤掉加热座椅。
  这种现象还有很多。截然不同反应的内在理由是什么呢?这让厂家有些疑惑,因为做出这些决定的理由是他们基于对全国消费者的调查报告得来的,但是事实显示某些调查似乎靠不住。最后,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信)副总经理郎学红为《汽车观察》记者解除了这些疑问。
  
  什么在作怪?
  
  或许,正像许多人猜想的那样,导致结果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在于区域汽车消费文化的差异。但是,如果说基于个人价值观的市场调查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不大,那么基于什么基础上的研究才具有真正的参考价值呢?
  这是2种模型基础的较量。传统的模型以个人价值观为基础,但现在这种影响消费的价值观已经向个人文化观偏移,新华信的调查正是基于后者的研究。郎学红表示,调查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同,自然调查结果及其参考价值迥异。
  新华信对个人价值观和个人文化观做出定义:个人价值观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及关系,是处于某特定文化中的个人信念,是个人的最终目标或者个人行为观点;而个人文化观则是指个人所处的文化要求个人的行为必须遵循的规范性信念。前者侧重于反映消费的个体差异,受到个体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地区差异上并不显著;而后者反映的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文化价值观有较强的关联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现,能较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价值观的区域差异不够明显,而个人文化观则能很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新华信基于区域宏观经济因素和消费偏好来研究区域文化来研究区域消费差异,发现结果和事实十分接近。在对6种价值观的分区域调查结果里面,只有在传统责任型这一栏中山东的数据偏高,其他项的数据趋势和大致比例几近相仿。但是,在这些区域的个人文化观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出截然的不同,在对另外数量同为6种的个人文化观的调查时发现,不同区域的个人文化观差异化很大:东北地区明显偏向于经验主义、物质主义和回避风险,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分别主要侧重于回避风险、长期导向。
  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差异巨大的区域汽车消费偏好是由个人文化观所导致的。
  
  个人文化观又进一步决定了区域汽车消费对车系和营销方式的偏好。新华信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以辽宁为代表)比较信赖销售人员的介绍,北部沿海(以山东为代表)认为大型车展是很好的风向标,而东部沿海(以江苏为代表)受各类促销影响较大。而在车系偏好上的表现同样巨大:东北地区偏爱日系,对国产车的喜爱同样较高;北部沿海以国产品牌为第一选择;而东部沿海喜好中日系和美系汽车品牌比重傲居前列。
  郎学红这样解释消费中车系偏好:“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历史、产品、文化的集中体现,已经上升到文化价值层面,对品牌的赞同、接受、反感、反对更容易受地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这种不同地区文化价值的差异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偏好,如果一个城市的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认识与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比较符合,则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喜好度较高,反之则较低。”
  
其他文献
乘用车市场排行榜1.微型车销量排行榜熊猫、奔奔迷你和瑞麒M1等车上市时间不长,借着2010年政策的东风,受到市场青睐,拥有较高的市场销量。原有车型出现两极分化,一是高速增长,另外
要以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学习为基础,不断深化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