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清除率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72例,根据患儿的治疗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11例)与存活组(61例),分别测定其入住病房时和6、12、24 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12与24 h的乳酸清除率,并且分析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患儿的24 h血乳酸水平比死亡组低,12、24 h乳酸清除率均比死亡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12、24 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乳酸清除率越高,说明其治疗效果越好,可将其作为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儿童;乳酸清除率;脓毒性休克;乳酸水平;治疗;预后
  因感染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就是脓毒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由此引起的休克被称为脓毒性休克,一旦未及时给予治疗,患儿死亡率较高[1]。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组织灌注异常与耗氧、供养失衡,所以持续监测其乳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分析了乳酸清除率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脓毒性休克与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基础疾病类型:重症肺炎25例,ARDS 15例,重症肺炎并先天性心脏病20例,颅内感染 15例,重症手住口病7例。平均年龄为2.1岁(2月-9岁),其中女26例,男46例,所有患儿均为脓毒症引起低血压,即收缩压低于相关年龄段低值,补液后无法恢复正常,存在少尿、乳酸性酸中毒、灌注异常,伴或不伴急性意识状态改变,需使用强心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如下:1、既往有肾功能障碍病史者;2、有严重肝功能障碍病史者;3、之前曾采用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治疗者;4、初始血浆乳酸测定值正常,住院时间在72 h以内者 5、有明确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均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接受住院治疗,具体措施包括血液净化、氧疗、广谱抗生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等。
  1.2 方法
  ①根据患儿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各项生理参数的最差值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
  ②患儿入住ICU后,马上采集其动脉血样,采用GEM premier 3000分析仪测定血乳酸。尽早实施液体复苏,使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若CVP恢复正常,分别于初次采血后的6、12与24 h后对动脉血乳酸进行复查,初始血乳酸值与12或24 h血乳酸值的差在初始乳酸值中所占百分比即为乳酸清除率。
  ③根据患儿的转归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死亡组11例,包括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3月-9岁,平均(2.5±2.2)岁;APACHEⅡ评分平均(24.0±7.1)分;初始血乳酸值水平(7.3±2.2)mmol/L。存活组61例,包括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2月-7岁,平均(2.0±2.3)岁;APACHEⅡ评分平均(23.6±6.1)分;初始血乳酸值水平(7.1±1.8)mmol/L。两组患儿基础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将相关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用x2检验其组间比较,采用(均数±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乳酸水平与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对比
  存活组患儿的24 h血乳酸水平比死亡组低,12、24 h乳酸清除率均比死亡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乳酸水平与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对比
  2.2 乳酸清除率与患儿治疗结局的关系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12、24 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说明其乳酸清除率越高,治疗及预后效果越好。
  3 讨论
  目前儿童危重病医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严重脓毒症以及由其引起的脓毒性休克,死亡率较高,其病情评价标准以APACHEⅡ评分最为常用,分值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患儿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2]。因此只有恢复患儿的脏器功能,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恢复体内环境稳态,缺氧状态才会得到改善,更好地排出乳酸[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存活组患儿的24 h血乳酸水平比死亡组低,12、24 h乳酸清除率均比死亡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12、24 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说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乳酸清除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可将其作为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脓毒症进行治疗时,除了要及时给予液体复苏,还要重视组织氧供的改善,从而缓解高乳酸血症,使乳酸清除率提高,并结合其变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适当加大治疗与复苏力度。具体而言,可以将治疗目标定为血乳酸水平1 mmol/L,采用改善微循环、增加氧供给(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心输出量与血氧饱和度)、降低氧需求(采取降温措施,采用机械通气与镇痛镇静药物),通过上述方式使乳酸清除率提高,血乳酸水平降低,改善预后效果,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娇甜,祝益民,卢秀兰,HUANG Jiao-tian,ZHU Yi-min,LU Xiu-lan. 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doi:10.3969/j.issn.1003-515X.2011.06.013
  [2] 陈建江,黄肖梅,CHEN Jian-jiang,HUANG Xiao-mei. 动态监测血乳酸对危重症患儿预后评价的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 2011.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1.01.01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鼻内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8例,术腔粘连4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术 临床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45例患者均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5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裸关节动度、膝关节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5  摘 要:目的:探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7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38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手术切口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予以观察组手术切口采用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聚甲酚磺醛栓用于宫颈糜烂leep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4年1月份至2015年11月份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宫颈leep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应用聚甲酚磺醛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 阴道流液量, 持续时间, 性状, 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地佐辛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I~II级施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后镇痛分别采用地佐辛(Ⅰ组)和芬太尼(Ⅱ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 结论 :地佐辛独特的药理作用,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作用确切,不良反应率低,可用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抗生素联合微波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理疗组各78例,常规组予以抗生素治疗,理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波法治疗,分析一个月疗程后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小于治疗前,理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小于常规组,且理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能够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 对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423名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426名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3名。对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环节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性检验。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高达98.62%,对照组的准确率仅为87.98%;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哮喘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2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1例)和实验组(63例),对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0.32%、92.06% VS 24.59%
期刊
临床上分娩中造成会阴撕裂的原因很多,如胎儿娩出过速,胎儿过大或先露部异常,胎头以较大周径线通过产道,产妇自身原因如精神过度紧张或会阴体过长,会阴组织过于肥厚而缺乏弹性或会阴有疤痕,更重要的原因是接产时处理不当及接生人员与产妇配合不好。如助产人员未及时保护会阴或保护会阴不当,过分用力压迫会阴,使会阴血流不畅,水肿而不能充分伸展或者在胎儿肩部娩出时,未继续保护会阴。由于会阴裂伤,产妇需要产后住院预防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TST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混合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医院诊治的混合痔60例,根据治疗手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肛门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