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二亚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8个吡啶二亚胺配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极化率受副配体和中心金属离子的影响不大,副配体对配合物二阶NLO系数的影响也不明显.随金属离子d电子数的增加,配合物二阶NLO系数(β)有所减小,同一族金属离子随半径增大,其配合物相应的βtot值增加.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起到供电子作用时,配合物最大振子强度下的跃迁能较小,其相应的βtot值较大.
其他文献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联苯甲酰(BZ)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与乙腈(MeCN)混合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行为.考察了探针分子BZ存在下[bmim][
为了得到绿色单峰发光的聚合物材料,我们设计并合成了9位取代的二烯丙基芴单体,在NiCl2的催化下,合成了可溶的聚芴衍生物,聚(9,9-二烯丙基芴)(PAF).较短的烯丙基链既可以增加聚芴
利用γ-氧化铝为模板,精细控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径的中孔碳材料.在优化的条件下,所得的碳材料具有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高(〉1000m^2·g^-1)、孔容大(最高3.82cm^3&#1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验的ZINDO方法对二吡唑铝化合物的单、双光子吸收(OPA、TPA)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氮烷杂环化合物具有好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其双光子最大吸收截面
根据高温下快速成核低温下慢速生长的量子点制备原理,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硫化铅半导体量子点.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无味和低毒的硫化钠作为制备硫化铅量子
为了探索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M1)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的反应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M1化合物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进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Au掺杂[100]方向氢钝化硅纳米线(SiNWs)不同位置的形成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及磁性进行了计算,考虑了Au占据硅纳米线的替代、四面体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兼作保护剂和还原剂在碱性水溶液中直接还原HAuCl4制备出了60-80nm的三维(3D)金纳米花.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金纳米花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