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职业主义的早期实践及其反思

来源 :东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的一种职业意识觉醒和职业制度建设.20世纪70年代新博物馆学诞生前,博物馆职业主义经历了早期实践阶段,具体表现在: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意识产生,专门职业获得认同,专业组织相继成立,专业培训课程建立,对伦理道德愈发关注等.这一阶段的发展及对其弊端的反思,为此后博物馆的改革明确了方向:注重专业人员培养,陈列展览和文化传播探索出新理念、新方法,拓展更多样化的社会职能.这些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提供了理性依据,即博物馆为社会服务是人员职业化的最终目的,有序推进职业标准的制定,继续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激发专业组织更大的行业引导作用等.
其他文献
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用
城上村遗址属宁镇地区典型的台形遗址,保存状况好、文化堆积厚、时代跨度长.共发现灰坑40个、灰沟3条、房址1处、墓葬8座、环壕1处,出土了一批器物.本次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部分博物馆带来了生存危机,也引发博物馆对于自身价值的反思.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议题,一些西方博物馆曾面临过相似困境.20世纪后期的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博
本文研究基于短视频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从短视频发展形势简介、短视频服务模式的意义以及相关创新性三个角度考虑,研究产生更多关于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旨在形成一
在计算技术的普及推广之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辅助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于事业单位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
在当期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各个行业的工作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在我国社会机构中,基层政府是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行政管理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创新.在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