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指南探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用于胰岛素泵的优化治疗

来源 :药品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o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泵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多方临床获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更好地实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但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中,胰岛素制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21年版)》,从机制、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多个角度,对目前胰岛素泵中使用的速效胰岛素制剂的理化稳定性及其影响进行比较,以辅助临床医生对胰岛素制剂的选择决策。
其他文献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s,MALT)淋巴瘤是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lymphoma,POA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POAML)的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尚未被眼科医师熟练掌握,临床治疗亦无共识和指南。本文根据POA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翼状胬肉初发型及复发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过碘酸雪夫(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riodic acid-schiff,CD31/PAS)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检测139例翼状胬肉组织(初发型105例;复发型34例)和10例正常结膜中VM的表达,分析VM与初发型及复发型翼状胬肉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原代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
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以期减少眼眶淋巴瘤的误诊,提高生存率。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71例眼眶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男38例,女33例;左侧眼眶31例,右侧眼眶34例,双侧眼眶6例;原发病例67例,复发病例4例;年龄23~84岁,病程为3个月~15年。最
目的 探讨利用炫彩视网膜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BRVO患者49例49眼.散瞳后分别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MultiColor)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FFA图像为依据观察动静脉交叉压迫点,利用Spectralis HRA-2炫彩成像对压迫点所处的血管进行分级评分并测量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根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均可能发生.曲安奈德(TA)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在PVR的预防和抑制中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就TA在PVR预防和抑制中的分子机制、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TA更好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了良性淋巴组织增生、非典型性淋巴组织增生、IgG4相关眼病以及多种恶性淋巴瘤在内的数十种疾病类型。临床诊断此类疾病应将患者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紧密结合。随着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等检测技术的进步,此类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正逐渐清晰。本文就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进行系统性描述,并重点探讨该类疾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的角膜状况。方法: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4例(6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测,对比裂隙灯及普通显微镜观察分析检查情况。结果: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病变角膜裂隙灯下呈现面包屑样的灰白色混浊,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中呈现出伊红染的颗粒,沉积于基质板层之间,在共焦显微镜下则为中高反光的团块,相互融合,并取代了基质细胞。结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病变从裂隙灯到普通HE染色下的显微镜,乃
目的:对妇炎净片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方法:改进后的方法采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替代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对供试品进行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0.02 mol/L KH2PO4(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有效分离。其质量浓度在2.06~51.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0.7%(n=6)。结论:改进后的方法
时间过得真快,忙忙碌碌中,陈荣家教授离开我们已有整整十年了。作为一位眼病理专家,陈荣家教授在这个领域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却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倒下,又骤然离开大家,至今回忆,仍觉万分遗憾。陈荣家1948年2月出生于沈阳市的一个医学世家,1976年从原上海市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做住院医生,1980年在眼科学元老郭秉宽教授的引导下进入眼科病理室工作(图1).
眼睑皮脂腺癌是起源于眼睑部位皮脂腺体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易复发、转移,主要治疗方式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患者整体预后并不理想,早期正确诊断和靶向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改进治疗的关键.眼睑皮脂腺癌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进而延误治疗,病理检查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此外,目前关于眼睑皮脂腺癌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尚未明确.因此,多方面了解眼睑皮脂腺癌发病机制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眼睑皮脂腺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外源病毒感染、免疫逃逸、端粒酶学说等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