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轮纹病又称粗皮病。水烂病,轮纹褐腐病等。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较少。是我国苹果、梨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尤其是高温高湿和沿海果产区更为严重。有的年份田间病果率在70%~80%,山东,河北等主要苹果产区常因该病造成重大损失。为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我们选用福州凯立生物公司生产的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本试验选用药剂:(1)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福建省福州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湖北沙隆达蕲春有限公司生产。(2)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厦门凯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设在大孟镇彦岗村,该果园面积3.47公顷。土质两合土,肥力条件中等,有机质含量0.94%,果树栽植时间为2000年,品种为红富士。已有7年树龄。该果园管理较粗放。且修剪不太规范。农户侧重于氮肥的施人。曾用药剂:早春树体发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苹果蚜虫发生初期喷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次。
1.3 试验设计及小区安排
试验设7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选4株树进行树体喷雾,分别为第1处理区喷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粉1000倍,第2处理区喷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粉1500倍,第3处理区喷52%甲基硫苗灵,中生苗可湿粉2000倍,第4区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700倍,第5区喷3%中生菌素可湿粉剂800倍,第6、7区不喷药作对照。用药液量为4升,株。重复4次,用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在苹果轮纹病发病初期(2008年8月7日)施第1次药。间隔15天(2008年8月22日)施第2次药。共施药2次。施药当天均晴天。风力2~3级,平均气温29℃。
1.4 调查方法
于苹果采收期(2008年10月5号)每小区调查2株树。统计总果数。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同时每小区东,硬,南,北,中五个方位。每方位随机摘取无病果50个。共计250个。在常温下贮藏。15天调查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共调查2次。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果率一处理区病果率)/空白对照区病果率1×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施药后田间观察,各处理均未出现药害症状,对其他病虫害及非靶标生物也无影响。说明各处理药剂对苹果安全。
2.2 防病效果调查
各处理苹果轮纹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良好,苹果采收期平均防效最高可达82.3%,最低平均防效为75.7%苹果贮藏15天最高防效可达80.4%,最低防效可达72.6%。因此,防治苹果轮纹病的最佳使用浓度宜在1500~1000倍。
3 结论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年度之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受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尤以侵染期间的降雨为关键,其次是管理水平。本实验使用的杀菌剂在实验剂量下未发现有药害症状:安全性较好。喷施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苹果轮纹病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区药剂。建议果农采用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苹果落花后5天采用树体喷雾法防治苹果轮纹病,间隔15天再施药1次。共施药2次。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本试验选用药剂:(1)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福建省福州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湖北沙隆达蕲春有限公司生产。(2)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厦门凯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设在大孟镇彦岗村,该果园面积3.47公顷。土质两合土,肥力条件中等,有机质含量0.94%,果树栽植时间为2000年,品种为红富士。已有7年树龄。该果园管理较粗放。且修剪不太规范。农户侧重于氮肥的施人。曾用药剂:早春树体发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苹果蚜虫发生初期喷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次。
1.3 试验设计及小区安排
试验设7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选4株树进行树体喷雾,分别为第1处理区喷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粉1000倍,第2处理区喷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粉1500倍,第3处理区喷52%甲基硫苗灵,中生苗可湿粉2000倍,第4区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700倍,第5区喷3%中生菌素可湿粉剂800倍,第6、7区不喷药作对照。用药液量为4升,株。重复4次,用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在苹果轮纹病发病初期(2008年8月7日)施第1次药。间隔15天(2008年8月22日)施第2次药。共施药2次。施药当天均晴天。风力2~3级,平均气温29℃。
1.4 调查方法
于苹果采收期(2008年10月5号)每小区调查2株树。统计总果数。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同时每小区东,硬,南,北,中五个方位。每方位随机摘取无病果50个。共计250个。在常温下贮藏。15天调查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共调查2次。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果率一处理区病果率)/空白对照区病果率1×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施药后田间观察,各处理均未出现药害症状,对其他病虫害及非靶标生物也无影响。说明各处理药剂对苹果安全。

2.2 防病效果调查
各处理苹果轮纹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良好,苹果采收期平均防效最高可达82.3%,最低平均防效为75.7%苹果贮藏15天最高防效可达80.4%,最低防效可达72.6%。因此,防治苹果轮纹病的最佳使用浓度宜在1500~1000倍。
3 结论
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年度之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受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尤以侵染期间的降雨为关键,其次是管理水平。本实验使用的杀菌剂在实验剂量下未发现有药害症状:安全性较好。喷施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苹果轮纹病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区药剂。建议果农采用52%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苹果落花后5天采用树体喷雾法防治苹果轮纹病,间隔15天再施药1次。共施药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