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至今,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经济领域特别是传统产业领域面临下行压力。就以传统建筑业来说,由于近两年受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建筑企业营业规模及盈利下滑的趋势特别明显。在江苏扬州,尽管建筑业的整体实力近两年明显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上升,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在全省建筑业位居第三。但是由于国内建筑行业市场萎缩,传统建筑业“高投入、低利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扬州建筑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分析
  1.产业地位提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平台。扬州建筑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242亿元,同比增长18.1%;房屋施工面积176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3%;竣工产值1863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境外营业额突破11亿美元。建筑业成为仅次于工业的支柱产业,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产业体系形成,结构优化取得新突破。扬州市建筑企业资质已覆盖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房建主业突出,机电安装、钢结构、园林古建、装饰装修、化工石油管道等专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资质类别相配套的较为合理的建筑业产业体系。2012年全市建筑业共实现机电安装产值16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4%;市政道路及照明产值94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2%;装饰装修产值7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3%;钢结构产值3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6%。多元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展,工业、矿业、建材业等领域投资加快,与建筑业关联度高、利润高的房地产业成为多元经营的热点。
  3.企业活力增强,行业发展取得新业绩。目前扬州市已经形成以特级、一级企业为龙头,各类中小企业、专业企业、劳务企业为支撑的良好的建筑业格局,特级资质企业达到4家,一级资质企业达到84家,比2011年增加21个;二级资质企业达到328家,比2011年增加108家。全市百亿级企业达到5家,超50亿元企业达7家,超10亿元企业达12家。
  二、扬州市建筑业地域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从地域视角比较分析扬州建筑业的竞争力。扬州市建筑业虽然拥有江苏华建、江都建设、江苏弘盛、江苏邗建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但从总体上看,建筑业龙头企业少,企业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面对省内、国内强势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较大。
  与位居江苏第一的南通相比,扬州市高资质企业偏少,特级资质企业目前仅有4家,而南通特级资质企业多达15家。再从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看,2012年扬州市前10名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8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708亿元,实现工程结算收入643亿元;同期南通市前10名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19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1134亿元,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430亿元。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南通建筑业的各种指标基本上是扬州建筑业的1.7倍,扬州市建筑业的地域竞争力较弱,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所属县域的经济实力不强。
  2.从产业视角分析扬州建筑业的发展前景。目前扬州建筑业的房建、土建产值仍占行业总产值的80%以上,在设备安装、石油管道、建筑幕墙等高附加值领域,以及低碳建筑、钢结构、智能化等新兴领域,企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企业科研投入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承接的工程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拥有的技术标准、工法还比较少,大型施工机械、先进的施工装备投入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转型还不到位。各种原因导致扬州建筑业的利润率偏低,企业的后续发展缺乏动力支持。以2012年为例,苏州的建筑业总产值比扬州略少,但利润率是扬州的1.8倍;南京的建筑业从业人数与扬州大体相当,但企业的技术装备率是扬州的近3倍。
  三、新形势下扬州建筑业转型升级面临许多挑战
  1.建筑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从企业转型升级的视角分析,扬州建筑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容忽视的困难:(1)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受国际国内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2013年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建材价格受此影响,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2)人才资源短缺的挑战。在人才培养方面,扬州市现有一级建造师2314人、二级建造师7240人、小型项目管理师近5000人,不少建筑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扬州建筑企业现有人才队伍远远不能适应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要求,项目经理和管理人才中缺少有经验、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质升级和市场开拓。(3)工程款拖欠问题突出。在扬州及周边地区,一些企业因生产任务不足,以低价竞标抢占市场份额;工程项目业主肢解发包工程、压低标价、承包单位转包及企业挂靠、业主要求垫资等不正当现象仍然存在。
  2.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国内建筑行业正面临向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运作的转型,建筑行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偏重速度规模向注重效益和市场细分转变。对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企业在发展理念、管理模式、经营策略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争先意识、赶超意识,全力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而扬州市仅有4家特级企业,综合建造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扬州市建筑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化改革,增强建筑企业发展活力。地方政府要继续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主管机关和市场双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快建立股权合理流转、股东进退有序的机制,优化股权配置,解决原有资本分布散、素质低、效益差的问题。在对重点企业的改制方法上,要积极支持建筑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不断优化股权配置,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充分激发大型建筑企业的发展活力。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以房建为主体的建筑业市场空间愈来愈小,竞争的程度愈来愈激烈。扬州市建筑业要继续保持和发展“建筑强市”的优势,就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结构调整的步伐,顺应国内外建筑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为方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扬州建筑业的结构调整要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改变以房建施工为主的状况,重点发展机电安装、装饰装潢、钢结构、市政、古建等高附加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培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升建筑业竞争力。
  3.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建筑产业的日趋成熟,施工企业的竞争环境、经营策略、发展定位都发生了变化,项目总承包、联合竞标、BT项目等越来越多,过去那种依靠单个企业、单一经营、单独品牌的单枪匹马式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扬州市一些大型设计单位、施工企业要快速拓展企业功能,向集设计、咨询、施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发展。
  4.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国内众多建筑企业处于同一层次、同一平台上竞争,甚至出现严重恶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人才,技术水平无差距,技术特点不明显。扬州市要打造建筑强市的局面,必须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通过培训、交流、考察等方式,提升队伍素质,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建筑企业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专利、工法、标准和企业专有技术上取得突破,施工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国家鼓励扶持的产业,提升全市建筑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
  5.创新企业管理,实现集约化发展。粗放型企业管理是建筑企业的常见疾病,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扬州建筑业应积极推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在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现场监管等环节,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管理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建筑企业要创新管理和经营模式,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BT项目管理等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体系;要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使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从事后控制转向实时监控甚至事前控制;要节约时间成本,提升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企业管理流程透明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790023“江苏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区域结构调整与创新型经济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环保的要求,新建设的燃煤发电厂越来越倾向于运行效率高、成本低的大容量、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而同时,适应高参数设备运行的钢材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更高的蠕变断裂强度。本文以邹县电厂4×1000MW机组为依托,对超超临界锅炉用P92钢的焊接及检测施工的经验及做法进行了研究。  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除了受自身技术发展水平、输配电技术、加工制造水平(设备加工能力)的限
公用事业多元化融资,可以更好地满足公用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政府在公用事业融资中的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培育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项目市场。目前,债务融资、项目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城市公用事业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为更好地吸引民间资本,支持城市公用事业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服务职能,培育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项目市场。  一、培育完善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枢纽,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既是长远的目标,又是现实的任
为环保利废,试验研究利用加筋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施工。选择合适的水泥剂量制成的水泥稳定铁尾矿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向水泥稳定铁尾矿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制成水泥稳定加筋铁尾矿
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所处的环境更加开放,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宣传对象思想更加活跃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实际,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做好新时期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一、切准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改革攻坚阶段一些新现象、新情况的出现,使群众思想发生新的变化;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对舆论
对标管理可应用于企业各种领域的管理,例如经营、质量、生产等管理。由于节能工作中有较多共性问题,节能对标管理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节能对标管理是运用“标杆管理”原理进行的、在节能领域的管理实践,使对标管理在企业节能管理中更能发挥作用。  一、节能对标管理的内容  充分掌握本企业各类能效指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具有明显针对人民币汇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由此引发的新一轮汇率战争对我国外贸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不
D600是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耐磨堆焊焊条,用于含铬量3~5%的轧辊的堆焊和修复。对熔敷金属成分采用了低合金、微合金体系的研发思路,以保证焊条良好的工艺性能、耐磨性能和较低的成本。本文对焊条的工艺性能、熔敷金属的回火稳定性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金相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回火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D600焊条工艺性能  本试验由经验丰富的持证焊工施焊。观察表明:D600焊条引弧容易,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对于矿山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理论,对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