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缓释万古霉素脱蛋白松质骨支架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ong2006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新型的缓释万古霉素脱蛋白松质骨支架并研究其性能.方法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载万古霉素的纳米纤维膜贴附于牛脱蛋白松质骨支架表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骨支架的表面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载药支架的万古霉素释放速率、抑菌实验观察载药支架的体外抗菌效率,支架与兔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载万古霉素纳米纤维膜紧密贴附于脱蛋白松质骨支架表面,纤维直径约100 ~1 200 nm,表面孔径大小约1~5 μm.体外万古霉素释放实验结果显示洗脱液中第1天的药物浓度最高,随后逐渐缓慢降低,但维持在最小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超过4周.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证实了活性万古霉素的存在,并且有效抑菌圈可以维持至4周.兔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载药、非载药支架和空白组在1、3、6、9、14d时,相对细胞生存系数先降低,在第6天达到最低约93.8%,以后观察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各组间的细胞增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缓释万古霉素脱蛋白松质骨支架可以缓慢释放活性万古霉素,有效抑菌时间长,且细胞相容性好,是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支架材料.
其他文献
The raw carbon nanotubes (CNTs) prepar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were used in electrochemical lithiation. To remove the impurity the mild oxidation w
张量是矩阵向更高维度的拓展.很多数据都可以组织为张量网络的形式.低维量子系统的密度矩阵p,即可用低维张量网络来描述,也叫矩阵积密度算符(MPDO),其大小需用外部物理维度d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系数的自适应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策略,该策略能有效地减少、避免缓存器出现上、下溢的情况,使输出码率趋于稳定。并且在视频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失真的前提下,改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是电网发展和运行的需要,变电站安装运行VQC装置(硬件或软件)是必要和可行的,本文主要对VQC的调压原理、使用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对现状港城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归纳总结并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港城交通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
对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目前临床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应用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可以促进神经元修复、轴突再生[1,2].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骨髓中的一种非造血类成体干细胞,易于获取和增殖,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3,4].本实验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
基于运行速度,该文分析了如何检验高速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一般路段超高、大纵坡路段超高设置的合理性,重点研究实际运行车速及横向力系数取值对超高取值的影响,并以深圳市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