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管理。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93
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而言,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设计、造价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贯穿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从工程开工前设计方案造价审计,到施工过程中各环节造价审计以及到最后竣工验收结算审计。
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方法包括对比审计法、筛选审计法和标准图审计法[1]。其中,对比审计法主要是指对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和工程已完成的成本造价计划进行对比。对比审计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但是也應注意在审计前应做好统一或基础项目的设计,避免由于部分差异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筛选审计法主要是指在做好前期类似工程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在实际项目审计中进行工程造价数据筛选,当遇到无法筛选出来的数据时,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该方法不但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提高审计效率也有积极作用。标准图审计法主要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标准为核心内容,通过对实际建筑物与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比对而进行的审计,该方法同样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工作量,有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工程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工程造价审计的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水平,但是目前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问题[2]:
(1)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漏项问题。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漏项问题属于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为达到中标目的,部分施工企业在造价预算中有意漏项,待竣工结算时将漏项再补上。这种预算存在漏项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将此类问题从招标制度程序上进行规范和完善,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高估冒算问题。一般情况下,工程计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然后再交至建设单位进行审核,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多算工程款,往往在工程结算书中对工程造价进行高估冒算。例如,常见高估冒算问题中常见的有对材料价格高估、在套取项目费用时从高套取、对工作量多计多算等,通过上述方式谋取不当得利。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材料大做文章,其在选取部分施工材料时,选取一些品牌新但是不通用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虚报价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材料的市场价高于定额价,施工单位在对材料价格调整时,只关于调整高于定额价的材料,而故意对于低于定额价的材料不作调整,这种情况下就达到了工程造价虚增的目的。
(3)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减项不减价、偷工减料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造价按照定额规定,但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等影响,部分材料价格存在着变动问题,这就存在着材料调差的问题。对材料调差,部分施工单位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规避。例如,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方面以次充好,但是价格调整按照质量好的材料价格。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变更取消或减少的项目存在着隐瞒不报,减项不减价的情况,这在审计过程中也应着重注意。
(4)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缺失现场签证证明的问题。在部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对工程现场监管力度不足,造成了部分现场资料或签证存在着不详实和缺失问题。现场签证必须包含建设单位两人及以上人员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时在场,并认定。防止由于现场签证不真实而造成施工单位存在着多计、补签、高划等骗取虚假签证的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对工程现场签证审计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结合其存在的现有问题,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3]:
(1)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制度方面,应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文书的编制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完善,以确定工程造价文书的法律效益;另一方面,明确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做好施工单位与工程造价审计单位的工作衔接,这样有利于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审计结合起来,约束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成本管理行为,进而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2)充分做好建筑工程审计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审计进点,应在工程立项结束后的招投标阶段,降低对招标文件的规范性、是否存在潜在问题点等进行审计。对于标书中涉及的标底,应做好相应的审核工作,以对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施工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做好这一点,可以有效的从源头上把好工程造价成本关,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额外无效成本。
(3)加强建筑工程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将工程造价审计贯穿始终,既要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控,又要强化对工程造价审计考核力度。作为审计人员,应加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沟通协调,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并严格按照审计单位与工程项目单位约定执行相关工作,这样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4)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加强对审计中介市场的规范性。针对目前审计中介市场仍存在着一定不公开、不公平问题,应加强相关市场管理,确保其规范性。充分将社会中介审计资源运用到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之中。例如,通过开展对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将建委、审计、财政与质检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于规范化社会审计资源,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效率。
(5)加强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一方面,应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审计业务和工程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人员自身应加强工作创新,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小结:
新形势下,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管控,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结合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嘉勉.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故事,2017(09)
[2]钟庆利.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3]吕战礼.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93
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而言,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设计、造价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贯穿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从工程开工前设计方案造价审计,到施工过程中各环节造价审计以及到最后竣工验收结算审计。
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方法包括对比审计法、筛选审计法和标准图审计法[1]。其中,对比审计法主要是指对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和工程已完成的成本造价计划进行对比。对比审计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但是也應注意在审计前应做好统一或基础项目的设计,避免由于部分差异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筛选审计法主要是指在做好前期类似工程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在实际项目审计中进行工程造价数据筛选,当遇到无法筛选出来的数据时,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该方法不但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提高审计效率也有积极作用。标准图审计法主要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标准为核心内容,通过对实际建筑物与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比对而进行的审计,该方法同样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工作量,有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工程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工程造价审计的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水平,但是目前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问题[2]:
(1)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漏项问题。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漏项问题属于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为达到中标目的,部分施工企业在造价预算中有意漏项,待竣工结算时将漏项再补上。这种预算存在漏项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将此类问题从招标制度程序上进行规范和完善,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高估冒算问题。一般情况下,工程计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然后再交至建设单位进行审核,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多算工程款,往往在工程结算书中对工程造价进行高估冒算。例如,常见高估冒算问题中常见的有对材料价格高估、在套取项目费用时从高套取、对工作量多计多算等,通过上述方式谋取不当得利。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材料大做文章,其在选取部分施工材料时,选取一些品牌新但是不通用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虚报价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材料的市场价高于定额价,施工单位在对材料价格调整时,只关于调整高于定额价的材料,而故意对于低于定额价的材料不作调整,这种情况下就达到了工程造价虚增的目的。
(3)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减项不减价、偷工减料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造价按照定额规定,但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等影响,部分材料价格存在着变动问题,这就存在着材料调差的问题。对材料调差,部分施工单位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规避。例如,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方面以次充好,但是价格调整按照质量好的材料价格。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变更取消或减少的项目存在着隐瞒不报,减项不减价的情况,这在审计过程中也应着重注意。
(4)在部分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着缺失现场签证证明的问题。在部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对工程现场监管力度不足,造成了部分现场资料或签证存在着不详实和缺失问题。现场签证必须包含建设单位两人及以上人员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时在场,并认定。防止由于现场签证不真实而造成施工单位存在着多计、补签、高划等骗取虚假签证的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对工程现场签证审计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结合其存在的现有问题,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3]:
(1)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制度方面,应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文书的编制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完善,以确定工程造价文书的法律效益;另一方面,明确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做好施工单位与工程造价审计单位的工作衔接,这样有利于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审计结合起来,约束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成本管理行为,进而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2)充分做好建筑工程审计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审计进点,应在工程立项结束后的招投标阶段,降低对招标文件的规范性、是否存在潜在问题点等进行审计。对于标书中涉及的标底,应做好相应的审核工作,以对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施工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做好这一点,可以有效的从源头上把好工程造价成本关,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额外无效成本。
(3)加强建筑工程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将工程造价审计贯穿始终,既要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控,又要强化对工程造价审计考核力度。作为审计人员,应加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沟通协调,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并严格按照审计单位与工程项目单位约定执行相关工作,这样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4)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加强对审计中介市场的规范性。针对目前审计中介市场仍存在着一定不公开、不公平问题,应加强相关市场管理,确保其规范性。充分将社会中介审计资源运用到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之中。例如,通过开展对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将建委、审计、财政与质检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于规范化社会审计资源,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效率。
(5)加强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一方面,应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审计业务和工程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人员自身应加强工作创新,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小结:
新形势下,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管控,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结合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嘉勉.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故事,2017(09)
[2]钟庆利.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3]吕战礼.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