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启智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行为的影响,验证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灌胃给药,并与银杏叶、尼莫地平对照,分别于术后7天、15天、30天,采用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醒脑启智胶囊可使模型小鼠游全程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优于对照药物.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提高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危险因素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及早期干预.方法对2002年8月~2003年7月就诊的1 123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对大鼠视觉辨别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利用旋转T迷宫装置,通过食物强化,分别训练大鼠正常和逆反的视觉辨别学习任务.动物达到规定的标准次数后,腹腔注射2mg/kg体重的阿扑吗啡,30分钟后观察药物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对于正常学习,阿扑吗啡注射组动物的正确次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动物继续进行逆反学习训练,达到学习标准所需的总次数亦无显著性差异
我们将近年来收治的21例抽动秽语综合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对象21例患儿均来自我院门诊1996年6月~2002年3月诊治的患儿,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病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抽动秽语综合症诊断标准[1].男17例,女4例;6岁~11岁8个月,平均8岁4个月;城市5例,农村16例.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突发、快速、反复发生、无节律、形式较为固定的运动或发声性抽动,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94例精神分裂症和187例正常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
目的 了解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抑郁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拟)、抑郁自评问卷(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渴求问卷(HCQ),对湖南地区218名MPHD(研究组)进行测评,以SDS对82名抑郁症患者(对照组)测评.结果 83.51%的MPHD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9.79%的患者有严重的抑郁情绪.MPHD、SDS总分及忧郁、易哭、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兴
目的 探讨中药白松片对应激大鼠行为及额叶皮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氟西汀对照组及白松片3个剂量等6组.通过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大鼠模型.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观察开野试验得分、糖水消耗量、体重变化;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检测额叶皮质DA、5-HT含量.结果白松片各试验组开野试验水平得分(71.00±29.81~8
目的 探讨提高6-羟多巴胺(6-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技术改进方法,并对改进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观察神经前体细胞定点移植对改进型PD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OHDA双点微量注射于大鼠左侧大脑制备PD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无血清神经诱导,神经前体细胞脑内移植,移植后PD大鼠行为变化.结果改进注射方法后P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为73.3%,较常规制备方法明
为了解无锡市精神分裂症患病现状及病人的相关情况,指导开展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和康复工作,采取线索调查和逐户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框架地区5 000户≥15岁的11 940人进行流行病
目的分析红细胞COMT活性与情感障碍的关系,探讨情感障碍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2例情感障碍患者和120例健康正常人红细胞中COM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
本研究对成功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