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孱头 更不要昏头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何看待全面开放后银行市场或许有所加剧的竞争问题时, 一定要看到因封闭而落后的金融体系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同时其本身更是以不良资产的反复膨胀而祸根深埋。
  去年12 月11 日,5 年入世保护期告终, 中国金融业全面实行对外开放, 中外资银行从此开始短兵相接。
  
  竞争过度还是竞争不足
  
  在随处可见似是而非的论调中, 中国银行业被归于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其一, 外资银行挟资本、品牌、技术之利, 中资银行很难与之形成对抗——“ 狼来了” 的说法就有这种意思在里面; 其二, 经过财政救助, 中资银行已然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即使不引进外资, 中资银行依然可以取得成功——一度甚嚣灰尘上的“ 贱卖论” 基本可以算作代表。
  上述判定不是孱头就是昏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 本土银行在网点、客户等层面均占有难以撼动的优势, 加之长期形成的国家信用“ 捆绑”, 即使是在全面开放后, 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仍将占据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在混业经营逐渐施行后, 这种优势更有可能向保险、证券等行业蔓延。
  当然, 中国银行业大而不强、效率低下的局面不会仅仅因为巨额资金的投入而发生质变。尤其是, 在国有银行这样一个长期为政策所庇佑、至今仍然享有市场垄断及价格管制所带来好处的半封闭部门, 改革的难点并不仅仅在于“ 怎么改”, 甚至还有“ 愿不愿意改” 的问题。就在本轮金融改革之前, 国家也曾两次给予国有银行大的救助,但很快, 修缮一新的报表再次为堆积如山的坏账所涂墨。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 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将是决策层长期面临的难题之一, 其两难处境则在于:政府是要追求国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还是追求国民利
  益的最大化? 以及在银行这一特殊市场中, 充分竞争会否同样导致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很显然, 倘若这些问题未能得出合理的答案, 政府主导下的银行市场仍将维持事实上的寡头垄断。
  
  安全至上还是发展至上
  
  如何看待全面开放后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 需要进行通盘考量。不同于其他行业, 银行部门之所以重要,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资金系现代经济最核心资源, 金融机构配置效率的高低, 直接决定总体经济健康与否; 二、由于存在显而易见
  的负外部性( 经济学中将经济主体给他人造成的成本问题称为“ 负外部性”), 金融企业破产将会造成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在狭隘的民族主义驱使下, 有相当部分人士巴不得外资银行统统关门而本土银行一统天下, 而问题是, 如果微观基础中的金融机构不健康, 金融稳定就难以保持。因此,不能认为只要中央银行制定合适的利率和汇率政策, 中国金融就能稳定, 中国经济就能稳定。而健全微观基础中的金融机构, 依靠画地为牢式的垄断、管制是做不到的。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垄断所导致的效率低下, 转型阶段国有银行寡头垄断而对委托- 代理关系的侵害还在于, 由于缺乏有效的参照系, 评估主管官员和企业经理的绩效将会陷于重重困难并最终使得外部监督无所依从。更有甚者,根据奥尔森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 如果利益集团的数目足够少, 那么集团就有充分的激励去影响政策制定者, 以出台有利于自己的监管制度。
  但是在“ 金融安全” 的大帽子下,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长期滞后于整体经济进程。很大程度上, 全球经济学界之所以对中国发展前景争论不休, 原因即在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与脆弱的金融体系并存的奇异局面长期存在。
  安全不是纸面上的安全, 不是空谈中的安全, 安全与否的标准应该是该部门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因此,严格管制绝非金融安全的充要条件。国际经验表明, 世界上最发达、最稳健、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 恰恰正是那些开放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 如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瑞士、卢森堡等, 而大多数发生过金融危机的经济体, 在此之前都曾经长时期维持金融管制。
  所以说, 在如何看待全面开放后银行市场或许有所加剧的竞争问题时, 一定要看到因封闭而落后的金融体系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同时其本身更是以不良资产的反复膨胀而祸根深埋。为今之计, 不要总是盯着外资银行可能夺去的一小块份额, 而是要趁热打铁,将倒逼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扎扎实实从最基本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等做起。
其他文献
继中国的张月姣女士出任WTO(世界贸易组织)大法官,不到两个月后,林毅夫又成为第一位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外交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专家苏长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代表中国在人力资源上的提供与支持,对国际组织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多位中国人荣任世界组织高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今后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因为中国的地位已不容忽视,需要在国际
期刊
B2C的商业模式,将是新型藏品行业的一种新开始,它的优势将不断为实现富有远大追求梦想的企业插上一双翅膀,快速启动企业的腾飞,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方向。    藏品行业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它扎根于5000年华夏文化肥沃土壤中,有着取之不尽的经典题材,有着开发不完的贵金属文化经典藏品,B2C的商业模式,将是新型藏品行业的一种新开始,它的优势将不断为实现富有远大追求梦想的企业插上一双翅膀,快速启动
期刊
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极大的效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电子交易手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易观国际最新《中国B2C市场趋势预测2006-2010》中数据显示,到2010年中国B2C市场规模将达到188.3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B2C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89%。在影响未来中国B2C市场规
期刊
上海融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佟太丰,独辟蹊径,以大胆开放的眼光提出了非购物的购物网站这一商业理念,推出电子金融增值业务——商联(商联卡和商联网),并执行这个商业理念,在众多的电子支付公司中脱颖而出的。    当我们放眼全世界B2C业务时,我们发现不管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还是中国本土,网上购物模式都占据着市场第一的位置。由此很多人也习惯性地认为这种方式将成为未来B2C盈利最重要的方式,但是有人也不这
期刊
“深度呼吸”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    “深度呼吸”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将于2008年3月8日在上海苏河艺术开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江梅女士策划,集结了19位中国当代杰出女性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等作品约50件。展览主题“深度呼吸”,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显示一种积极地对待生命的态度和面对世界的方式;二、代表一种穿透现实生活的表层,进入个人和世界的存在深处的思考和创作方式;三、显现当代女性艺术创
期刊
一    时尚,是当今人类以缤纷色彩为基调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也是当代艺术挥之不去的主题和题材。人生追求幸福路径的多元性选择可能,及其在主观心理和视觉图上呈现的多元方式,一直是作为整体的传统时代渐行渐远以来最富有意味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多重层面的中心话题。在人类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代,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的图像趣味、呈现方式和选择机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类当下的生活——这首先是指最普通人类的日
期刊
“从6年前来到上海,到现在我已经在上海买了房子,上海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每次回到台湾以后,都会很想念上海。”程宝惠说。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知性、认真,充满亲和力是这位104人力银行大陆事业群总经理程宝惠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从独自来到上海发展到找到自己钟爱的事业,在上海经历了6年寻梦之旅后,程宝惠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爱上上海,追梦上海    上海,是程宝惠从小就魂牵梦绕的地方
期刊
林毅夫  入阁世行    2008年1月20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决定任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主任林毅夫为世银的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成为了第一位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人及非欧美人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外交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组织专家苏长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代表中国在人力资源上的提供与支持,对国际组织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多位中国人荣任世界组织高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中
期刊
红孩子创立于2004年3月,通过目录和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和物美价廉的产品。2007年销售额达6亿元。红孩子先后顺利吸引了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NEA、北极光、KPCB共计350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地站到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企业前列。    红孩子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红孩子如今在B2C行业中保持领先,这是源于他们不断地反思和认识自己,专业而且专注地对待他们所做的事,这胜于一切。
期刊
先是大学教授,后来去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最后又推倒一切、重新创业,这样的人生履历在很多人的眼里倒过来才是合理的。不合理、不按常规出牌、不断大胆去尝试,这就是李开复,一个曾在互联网三巨头微软、谷歌、苹果工作了11年的人,一个在“知天命”的年龄开始自己第一次创业的人,一个想做最好的自己、让世界因自己而不同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