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实践对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理念、设想、实施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實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以期与同行探讨。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案例探究教学设想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方法,案例探究教学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探究教学,训练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案例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收获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在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总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 带着上述设想,笔者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开始逐步地引案例进入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呈现、探究和案例作用的发挥。应特别注重以下四方面工作,
案例是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笔者认为,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要有较强的争议性。争议性是一个好案例讨论的基石,争议通常出现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刻,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生做出自己的决定,这会使他们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会使他们更有紧迫感。在案例讨论中,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只有基本的问题;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④教学案例要简洁性。为了让学生看到一个案例广泛的重要性,课堂讨论必须有一定的综合和抽象的高度,太多的事实会让学生专注在细节上,所以,教学案例一定要简洁。
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使政治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究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探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探究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讨论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方面。在上述内容中,笔者谈到案例的选择应具有目标性、争议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简洁性。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符合这些要求的案例比较缺乏,或者说是不乏事例但缺乏对这些事例的提炼。如何根据相关教学主题选择和撰写更理想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2、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方面。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初期尝试中,发现学生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纳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观点、听取他人意见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3、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方面。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方式,很多案例并无明确的是非或好坏标准,这造成案例教学的成绩记录难以准确客观。怎样真实、客观、有效评定学生的成绩,怎样使这种评定真正起到诊断、教育的作用,怎样在评价中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建立何种适应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机制,这正是笔者接下所要努力的工作。(单位: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案例探究教学设想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方法,案例探究教学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探究教学,训练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案例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收获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在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总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 带着上述设想,笔者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开始逐步地引案例进入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呈现、探究和案例作用的发挥。应特别注重以下四方面工作,
案例是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笔者认为,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要有较强的争议性。争议性是一个好案例讨论的基石,争议通常出现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刻,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生做出自己的决定,这会使他们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会使他们更有紧迫感。在案例讨论中,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只有基本的问题;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④教学案例要简洁性。为了让学生看到一个案例广泛的重要性,课堂讨论必须有一定的综合和抽象的高度,太多的事实会让学生专注在细节上,所以,教学案例一定要简洁。
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使政治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究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探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探究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讨论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方面。在上述内容中,笔者谈到案例的选择应具有目标性、争议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简洁性。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符合这些要求的案例比较缺乏,或者说是不乏事例但缺乏对这些事例的提炼。如何根据相关教学主题选择和撰写更理想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2、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方面。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初期尝试中,发现学生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纳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观点、听取他人意见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3、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方面。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方式,很多案例并无明确的是非或好坏标准,这造成案例教学的成绩记录难以准确客观。怎样真实、客观、有效评定学生的成绩,怎样使这种评定真正起到诊断、教育的作用,怎样在评价中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建立何种适应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机制,这正是笔者接下所要努力的工作。(单位: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