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在体外对疣状瓶霉生长的影响和其表面孕酮受体的特征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色真菌病常累及表皮和皮下组织,慢性经过,多由斐氏瓶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支孢霉引起。

其他文献
须癣毛癣菌(Tm)和红色毛癣菌(Tr)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癣菌,能侵入并消化角蛋白。在培养基中,这些真菌能利用角蛋白作为碳和氮源,生长良好。然而,其侵袭和消化角质结构的方式还不清楚。作者分别观察了足癣和甲癣病人中分离的Tm和Tr于含角蛋白层颗粒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研究了从42例足癣或甲癣分离的Tm和Tr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传代后的溶蛋白活力。
期刊
近来文献报告,皮肤活检的S-100蛋白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有助于结核样型麻风的诊断。作者用这一染色方法鉴别结核样型麻风与其它常见的肉芽肿性皮肤病。
FK506是从tsukubaensis链霉菌中产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知是强效的T细胞特异免疫抑制剂。作者证实外用FK506,可显著抑制12-0-十四烷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诱发的小鼠二期皮肤肿瘤的发生,与此同时发现明显刺激毛发生长,而口服FK506无此作用。作者研究了FK506刺激毛发生长的作用。
期刊
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SLE与逆转录病毒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发现SLE小鼠和病人体内存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的抗体,并在SLE小鼠胸腺基因组中发现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的存在和表达,该序列的表达阻断Fas抗原介导的T细胞程序化细胞死亡,使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异常,产生大量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这是首次直接证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参与SLE发病。
作者报告用WHO联合化疗(MDT)方案治疗多菌型麻风(MB)病人长期随访后的复发。35例MB病人用WHO/MDT方案治疗2年。疗前,35例病人中14例从未接受过抗麻风治疗,15例曾经不同疗期的氨苯砜(DDS)单疗,5例在DDS单疗后又经不同疗期的利福平(RFP)合并DDS治疗,1例接受过6个月的RFP+DDS+氯苯吩嗪(CLO)治疗。
期刊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慢性结缔组织代谢性疾病,早期表现为血管异常和靶组织的炎症的变化,晚期受累器官发生纤维化和硬化。
期刊
外用全反式维甲酸(tretinoin)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由过度暴晒引起的结构损害,并且能部分改善光老化性皮肤的临床和组织学的征象。光镜和电镜的研究已提供由全反式维甲酸引起组织学和细胞学的修复的大量证据。该文描述了每日涂用全反式维甲酸5~6年后病人面部皮肤的组织学改变。
期刊
阿莫罗芬系苯丙基吗啉衍生物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活性,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暗色孢科真菌、双相型真菌和一些条件致病真菌都很敏感,低浓度下具抗茵作用。阿莫罗芬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Δ14-还原酶和Δ7~8异构酶,对甲有很好的穿透性,临床评价0.5%阿莫罗芬乳膏和5%阿莫罗芬指甲油分别用于治疗皮肤癣菌病和甲癣,疗效和耐受性都很好。
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病征处理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方法.根据病人所呈现的病征(一组症状或体征)来治疗所有可引起此病征的性传播疾病.可根据已制订的处理七种性病病征(生殖器溃疡、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下腹部疼痛、阴囊肿胀,腹股沟淋巴结炎及新生儿结膜炎)的流程图来进行治疗.还对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通过四种变量:尿道炎症状和体征,尿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尿道拭子衣原体细胞培养的包涵体数和末次排尿与试验间隔时间来评价酶免疫法(EIA)检测男性尿标本衣原体的敏感性.病例来源于在STD诊所就诊的有或无尿道炎症状和(或)体征的男性共318名.嘱患者提供20ml清晨首次尿或较长时间(至少4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次尿标本并取三份尿道拭子,分别做革兰染色、衣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将尿标本分成五份,三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