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媒体发展困境及对策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Jav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校园媒体在学校内外宣传、师生表达意见、素质教育实践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以互联网络等为主的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高校校园媒体的形式和生存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并遇到了信息传播能力被削弱等一系列挑战和困难。本文以江西省井冈山大学为例,以问卷调研的实证方法,分析普通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找到校园媒体的发展方向和转型之路。
  【关键词】校园媒体 困境 对策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主的多元媒体得到空前发展,传统媒体遭受到了猛烈冲击。而对于以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极强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校园媒体来说,这种冲击无疑更加强烈,校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信息传播能力被削弱①等一系列挑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不少学者给出了分析和建议。赵殷认为,校园媒体需要探索进行媒介整合,共享校内资源,才能形成传播的巨大合力②;罗自文提出,帮助校园媒体进行全面转型,可借鉴外国高校校园媒体的运作模式,实行校园媒体的社会化运作方式③。这些分析为校园媒体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多站在宏观趋势上做出分析和判断,很少有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特别是以单个高校为案例进行的实证研究更为鲜见。本文选取井冈山大学各种校园媒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研的方式,试图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困境和转型做出深入探讨。
  二、井冈山大学校园媒体概况
  1、校园媒体
  关于校园媒体的含义,一般认为校园媒体是指以校园新闻采写为内容、以校园师生为传播对象的媒介形式④。笔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扩展应包括报纸、杂志、校园广播、宣传栏(橱窗、海报)、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BBS论坛等校园媒介;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手机报、LED户外显示屏等成为了校园媒体的新形式。本文研究所指的校园媒体便是基于以上的校园媒体概念范围内。
  2、井冈山大学校园媒体概况
  井冈山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万余人。自1987年10月17日《井冈山大学报》创刊以来,学校校园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以校报和井大新闻网为主,广播、电视、学院报纸、期刊以及BBS论坛、LED显示屏等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
  (1)纸质媒体。《井冈山大学报》:井冈山大学党委机关报,每半月发行一期,归属校党委宣传部管辖,2011年发行量为12000份/期。《井大青年》:由校团委主办、校大学生记者团编辑出版的报纸,定位为校园生活类综合半月刊,每期发行数量不足5000份。此外,还有以《人文风》、《数理视窗》等为代表的院报,以《后勤服务报》、《教学动态》等为主的机构报纸和以《纵深报》、《广电视野报》为代表的学生自办报纸。
  (2)广电媒体。井冈山大学广播站:每天分早、中、晚三档在师生用餐时间段播出,但全校范围内仅有两个广播设备点。井冈山大学校园电视台:目前只有一个校园新闻类栏目,每半月一期,由于学生公寓有线电视接入建设滞后,目前只能在校园新闻网上的视频中心收看。
  (3)网络媒体。井大校园新闻网:既是学校向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学校官方网站),也是校内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教学教务系统)。BBS论坛:目前井冈山大学有三个由学生创立并管理的论坛,分别为“草样井大”、“井大孜网”、“井冈杂谈”,内容主要为娱乐、休闲、情感交流等,新闻资讯类信息较少。微博:井冈山大学目前还没有设立官方认证的微博,只有井冈山大学学生会和两个二级学院建立了认证微博。
  (4)户外媒体。宣传栏:学校在人流密集处(如食堂门口、教学区、校园主干道)都设立了大型的宣传栏设施,常见内容为招考资讯、活动消息以及各类广告信息。LED户外显示屏:目前,井冈山大学共有三块大型的LED显示屏,主要为标语以及提示性的消息。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在井冈山大学随机抽取了覆盖了全校20个学院的各年级层次学生和部分教职员工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70%,其中,男性48.57%,女性51.43%,大一学生20%,大二学生20.48%,大三学生34.29%,大四学生20%,教职员工5.24%。
  本次问卷采用里克特五度量表,主要调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情况:
  1、校园媒体的影响力、受关注度、参与度
  (1)在对学校校园媒体的影响力综合评价上,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选项的比重为38.57%。以年级分布作为自变量、校园媒体/社会媒体做因变量做交叉分析发现,在对校园媒体影响力指数综合评价选择上,大三年级学生最低,大四学生最高,达到64.28%。教职员工对校园媒体的影响力评价普遍不高,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只有2.9%。
  (2)对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大众媒体)的关注度对比调查则显示,有超过84.76%的同学“很经常”和“较为经常”地关注社会媒体,而校内媒体则仅为43.33%。
  (3)在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参与度方面,超过53.34%的学生表示“很少”或者“没有”在任何一家校园媒体发表过作品,选择“很经常”和“经常”的不足18.09%。但有65.24%的同学选择“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在校园媒体发表作品”。
  2、获取校园信息的渠道
  (1)宣传栏(橱窗、海报)、校园新闻网、人际传播、学生自办报纸处在学生获取校园信息实际渠道的前四位,选择“非常多”和“比较多”选项的分别占到61.43%、58.57%、57.14%和51.91%。排在最后的分别是微博、BBS论坛、广电媒体,均没有超过21%的比重。
  造成此排列顺序的原因是多样的。学校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建设滞后,很多宿舍无法收看到校电视台节目。校广播站由于设备因素,广播效果不佳,听众覆盖面狭小。微博没能成为学生获取校园信息主要渠道,是因校方至今没有开通认证微博,仅有少数下级机构实现了认证。BBS论坛由于内容鱼龙混杂,缺乏公信力。   (2)在获取校园信息期望渠道的调查上,宣传栏、校园新闻网、微博、学生自办报纸和LED户外显示屏成为首选,纸质媒体和广电媒体排名仍然靠后。
  3、各类型校园媒体的综合满意度
  (1)纸质媒体。对校报、团报、院报、期刊杂志和学生自办报纸在时效性方面的评价普遍较低,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选项的均没有超过30%,在准确性上,校报、团报超过一半。可读性方面,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重较低,只有学生自办报纸一枝独秀,超过45%。实用性方面,学生自办报纸稍强,但总体都不高。
  (2)广电媒体。广播媒体受硬件设施等客观条件影响,在时效性、实用性、内容丰富性、音效质量、可获得性等各项指标上得分都不高。对校园电视台的综合评价是所有校园媒体中最低的,尤其是实用性、内容丰富性、可获得性与互动性方面表现最糟。
  (3)网络媒体。学生对于校园新闻网的评价较为满意,除了与读者的互动性外(44.29%),在实用性、可读性、更新频率、舆论引导性、网站设计和使用便捷性上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均在50%上下。而BBS论坛在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则逊色很多,对微博的评价也不高。
  (4)户外媒体。户外媒体在更新频率、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丰富性和舆论的导向性方面,学生选择“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均没有超过20%。尤其是户外宣传栏、宣传橱窗,在内容实用性和丰富性方面认可分别达53.81%、52.38%。这反映了户外媒体在服务学生、传送各类实用信息上(包括招考、消费、娱乐、各类讲座等)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结论和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校园纸质媒体的综合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出于发行周期长、时效性弱、内容僵化、创新意识差、缺乏深度和广度等原因,但大多数学生都有着比较强烈的参与校园媒体意愿。
  (2)网络媒体和户外媒体的表现抢眼。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以网络媒体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时代,但井冈山大学还没有建立官方微博,不得不说是一个缺陷,而校园新闻网也需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户外媒体延续了传统优势,受众广大,实用性和指示性强。
  (3)广电媒体尤其是校园电视台在校园媒体中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硬件基础设施的因素影响。
  (4)学生对社会媒体的关注度要远超校园媒体,但随着年级的变化,校园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到大四达到顶峰。由于大学生所处环境、追求目标、价值观念以及个性特征的差异,他们对媒体信息的需求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综上,当下校园媒体的表现还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我们建议:
  (1)校园媒体要结合自身传播属性和主要受众群体属性与层次,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内容上,要突出为广大师生这一群体的服务意识,提供对他们有实际作用的各类信息,加强交流与互动;风格上,应体现学校特色,获取固定的受众群体。
  (2)重视网络媒体和广电媒体的建设。学校要建立官方认证微博,配备专门人员管理;各二级学院和学校各类组织机构也都有必要建立认证微博,形成和学生有效和广泛的互动;完善校园有线电视网络,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采编播人员。
  (3)校园媒体的报道重点根据时间和人群应有所侧重。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大四年级特殊群体对媒体关注的提高,满足求职、升学等信息需求。
  (4)切实提高校园媒体影响力和作用力,要和学生紧密融合,降低门槛让学生参与进来。此外,在增强校园媒体时效性、可读性、实用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外界广告,盘活校园媒体的融资、采编、出版、发行等资源。
  (5)注重校园媒体融合的发展与建设。设立全校性质的统一的新闻中心,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把最佳资源运用到校园新闻的采编、策划和制作上。□
  参考文献
  ①刘江,《网络环境中校报传播形态的衍进与创新》,《新闻知识》,2007(10):103-104
  ②赵殷,《网络时代大学校园媒体的特征及运行策略》,《新闻界》,2010(2):109-110
  ③罗自文,《美国校园媒体建立与运转模式的启示》,《现代传播》,2007(4):120-122
  ④聂晶磊,《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策略探析》,《新闻界》,2009(2):96-97
  (作者:聂腾辉,井冈山大学新闻传播系本科生;方胜,深圳特区报民生新闻部记者)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汪康年是维新时期著名改良派报刊活动家,一生办报近10种,其在办报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办报理念。在经历了诸多风雨之后,汪康年蜕变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他游走于政治家与实业家之间,时刻注意着两边的平衡。内部环境、外部刺激、社会变迁是汪康年人生定位改变之因。  【关键词】汪康年 《时务报》 政治家 报业家    一、走近汪康年    维新变法期间,一股国人办报潮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后人在研究这一
【摘要】20世纪30年代,《申报·自由谈》编辑黎烈文,团结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自由谈》为阵地,关注社会事件,开展社会批评,拓展世界眼光,研究社会问题,倾注人文关怀,建构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领域。  【关键词】《申报》 黎烈文 自由谈 公共领域    一、何为“公共领域”?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曾作出这样的界定: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
【摘 要】本文结合国外经典身份置换型电视节目《换妻》与中国本土化改造的电视节目《变形记》,阐述了广受关注的国外真人秀电视节目成功的中国本土化改造过程。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节目设置的关键元素、节目模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电视节目本土化改造的方向。  【关键词】真人秀 本土化 身份置换  一、美国《换妻》节目概述  《换妻》节目是一款家庭伦理角色交换的电视节目,是美国A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
【摘 要】2013年11月,笔者所在的部门新开设一新闻专版,名为《基层连线》。其中,《一线探访》栏目为专版上的主打栏目,其对于新闻价值、写作内容、后期编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精细、深度、广度,是该栏目的最大特色。本文以笔者亲身参与和操作过的《一线探访》栏目专题新闻稿件为例,重点探讨专题新闻报道的角度选取问题和操作思路。  【关键词】专题切口 整合 预判 操作  专题新闻报道主要分为主题策划、系列策划
【摘 要】本文试以省级电视台湖北经视的民生新闻节目《经视直播》为例,探讨其受众定位模糊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力图使该类栏目能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  【关键词】《经视直播》 民生新闻 定位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办《南京零距离》节目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级电视台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如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以及湖北经视的《经视直播》。这些民生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
【摘 要】地区媒体形象是指某一地区在新闻媒体上所展现出来的让大众所感知到的形象,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地区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察指标之一,也是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地区媒体形象可以促进该地各方面的良性发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品质优异、统一连贯、真实可信的国际化的地区媒体形象。  【关键词】地区形象 媒体形象 海南国际旅游岛  地区媒体形象作为关于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所集中体现
【摘 要】电视系列报道是我国独特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消息类新闻的深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如今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信息的新闻体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笔者通过《看见·静观英伦》,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所必备的因素。  【关键词】电视新闻 系列报道 《看见·静观英伦》  电视系列报道属于电视新闻节目范畴,它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①电视系列报
【摘 要】这是一个舆情危机高发的时代,地沟油事件、古井贡酒“勾兑门”、“毒胶囊”、丰田“召回门”、“红罐大战”等频频爆发,每天都在冲击公众的眼球。2012年9月由新浪发出的一条微博,“黄金大米”事件和转基因食品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公众的讨论与关注。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个案,探讨涉事主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得失,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 “黄金大米” 舆论危机  一、概念界定  随着
【摘要】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打破了新旧媒介间的壁垒,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凤凰新媒体作为凤凰传媒集团的子公司,以融合作为媒体发展的战略手段,致力于构建全球华人世界沟通的桥梁。本文从思想、媒介科技、所有权、人员及人员技能、媒介内容、媒介战术性这六个方面来分析凤凰新媒体的媒介融合战略。  【关键词】凤凰新媒体 媒介融合 战略研究    媒介融合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
英国著名军医詹姆斯·米兰达·巴利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身材娇小却争强好胜,他固执己见却医德高尚。近日一位南非退休医生终于揭开隐瞒了199年的惊人秘密:詹姆斯竟然是个女儿身,“他”女扮男装考入医学院,并且从军行医长达53年!    女扮男装,考入医学院参军行医  她的原名叫玛格丽特·安·巴克雷,于1795年出生在爱尔兰考克市。根据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习俗,女子不得从事医生职业,更不得参军。可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