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税负的评价、分析与政策建议

来源 :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力图结合我国政府收入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口径的指标来测度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得出中小口径税负较小,大口径税负过大的一般结论。从财政收入和支出两种角度考察税负水平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减轻宏观税负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政府收入 财政支出减轻税负
  
  宏观税收负担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考察的税收负担水平,一般指一国政府在一年内以课税的方式从私人部门中抽取的经济资源总量。宏观税负从总体上表明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对社会总资源的占用程度,故而成为财政学科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研究领域之一。
  
  一、 我国宏观税负的度量
  
  (一)宏观税负指标的选择
  研究宏观税负水平的度量问题,首先要解决指标的选择问题。宏观税负一般由一国税收收入总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当政府收入主要依靠税收时,以各类税收收入来衡量宏观税负无可置疑。然而,在我国,目前政府收入形式较不规范,除税收之外,还存在大量非税收入。
  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为例,2007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10724亿元。同时,在去年全国各地房地产商疯狂圈地的热潮下,官方估计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逼近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仅仅这两笔政府非税收入的巨款,就逼近财政收入的40%,何况还未计算其他的预算外资金和完全自由游动在政府预算管理之外的灰色收入。
  因此,仅用税收收入来衡量我国宏观税负是极不准确的,因为宏观税负归根结底是用来研究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占用程度的。
  


  针对这一现实,我国学者通常根据政府取得收入的不同口径,区分了三个指标:第一,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之为小口径宏观税负;第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之为中口径宏观税负。这里的“财政收入”指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少量其他收入;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之为大口径宏观税负。这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而且包括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以及既没有纳入预算内也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显而易见,大口径指标能够最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政府集中社会财力的程度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
  (二)宏观税负不同口径间比较
  根据学者测算,我国三个口径宏观税负水平情况见表1所示。1997~1006年这十年间,我国宏观税负在三种口径测度下的结果都逐年上升。但是,三种口径计算得到的税负水平有明显差距,大口径税负比同期的中小口径税负至少高出十个百分点。其中差距最大的是2005年,大小口径之差达到16.1%,高出将近100%。2002年后,大口径税负稳定在30%以上,最高的2005年为33.0%。虽然基于中小口径衡量的宏观税负水平较低,但从更能表现政府收入真实状况的大口径指标看,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
  (三)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就宏观税负问题给出调查报告。报告中,人均GDP低于785美元被视为低收入国家,平均税负为13.07%;人均GDP处于786到3 125美元的被视为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税负为18.59%;人均GDP处于3 126到9 655美元的被视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平均税负为21.59%;人均GDP大于9 656美元的被视为高等收入国家,平均税负为28.9%。参照这项调查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我国目前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但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却已经高出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由此,进一步坚定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在高位置运行的初步结论。
  
  二、 我国宏观税负的分析
  
  在经历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年的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剧烈转型时期。仅仅时间序列的变化不能正确地反映我国的宏观税负状况。而且,由于不同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同,因此,横向静态的比较也难以判断税负水平的合理性。要理解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必须分析政府收入的内在结构和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正确判断宏观税负税负是否合理,就必须将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将以联系,考察公共支出的水平和质量。
  (一)政府收入
  1、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比重大
  如前文所述,我国政府收入不仅包括税收收入,还包括大量的预算外收入和较难测算的制度外收入。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所列100多个国家和地方的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构成情况看,大多数国家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在10%~20% 之间,许多高收入国家低于10%。而由表1数据可算得,我国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在规模上相当。近几年在政府采取一系列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之后,非税收入的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其增长速率已经较税收收入减缓,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之比从1997年的1.14下降到2006年的0.76。然而,鉴于历史基数很大,非税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依然很大。
  2、 税收连年高速增长,大幅超收
  税收弹性指的是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2001~2005年,我国税收弹性系数分别为2.45%、1.41%、1.96%、2.72%、1.60%。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而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税收收入完成15102亿元,同比增长33.8%,增收3818亿元。据此计算的税收弹性系数高达3.18!近年来居高不下的税收弹性系数折射出宏观税负水平的持续上升势态,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二)政府支出
  公共财政学认为,一国的税收收入乃至所有政府收入,都是为了弥补一定时期内政府按一定数量和质量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为向全体国民征收的。财政支出则明确的反映出公共产品的支出范围和数量水平。因为有效的财政支出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所以即使一国整体税负较重,可如果政府用纳税人所牺牲的经济收入来提供的公共商品能够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切实改善了国民福利水平,那么该国的税负水平也应该被认为是仍然处于合理范围。因此,从支出角度考察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更具有现实意义,能更好地考察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性。
  随着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我国财政支出也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在财政支出的功能性分类中,社会文教费增长速率自2004年起超过了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体现出政府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政策目标的承诺。遗憾的是,基于历史原因,财政支出的结构仍然存在相当不合理之处。支出的功能性分类中(见图1),经济建设费随着政府逐步退出市场竞争性领域而大幅下降,但社会文教费没有显著变化,行政管理费反而略有提高。财政支出在连年扩张的同时,用于改进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以社会文教事业为代表)所占的份额却仍然保持与往年相当的规模,其增长速率更比不上同期税收的增长。于是,税负过重就成为社会的普遍感受。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相对较高,具有向上攀升的趋势。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在增量改革的原则指导下短时间内很难变动。经济建设费用、行政管理成本继续挤压社会福利资金,财政支出用于改善社会福利的份额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宏观税负相对较重应该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我国宏观税负的一个合理判断。
  


  三、我国宏观税负的优化
  
  面对税负较重的社会普遍感受,政府应该坚持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围绕政府收入与支出两方面,适当减轻宏观税负水平,改善纳税人的福利状况,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规范政府收入,加强资金管理
  大量存在的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是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这部分收入不仅难以测算,同时也是引起纳税人感觉税负过重的一大诱因。想要减轻税负水平,必须规范政府收入形式。首先,严格立法,明确政府各类合法收入的方式和数量,杜绝一切不合理收费;其次,逐步扩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使政府各单位的收入都接受财政监督;再次,坚持向“税收为主”的政府收入体制转变,对现有的收费项目进行调整,或规范,或取消,或改税,使三种口径税负趋于一致。
  (二)推进税收改革,减税加税并行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在采取稳健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形势要求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这种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但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始终不变。面对当前宏观税负状况,我们的税制要坚持十六届四中全“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严征管”的税收改革原则,做进一步的调整。适当的减税、加税措施不仅是应当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1、增值税转型推向全国
  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能够明显减少企业税负,降低成本,既避免重复征税,又能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出口企业尤为重要。据测算,增值税转型引发的税收减少大约为1000亿,与目前的财政收入相比,转型成本微不足道。所以,应该抓住政府收入高涨的大好时机,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增值税转型。
  2、完善新企业所得税
  已经施行半年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大幅降低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但是,新法中仍然有不少条款,比如工资薪金支出的判断标准、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等等,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明确或规定。
  3、适时改革资源税、开征燃油税
  税收改革不是一味的减税。针对我国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一个有力措施就是改革资源税、开征燃油税。通过税收来弥补资源、能源消耗的外部性,强化价格在市场上对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在社会中建立起资源节约的观念。适当的加税完全符合“宽税基”的改革原则。
  4、加强税收征管,考虑减低税率
  据高培勇的研究,我国税负水平的逐年升上和近年来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关系。现行税制在1993前后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当时的低征收率,所以采用了“宽打窄用”的税制架构。即,即使只着眼于5000亿的税额,也预先搭建10000亿的税制。然而随着征收率的回升,如增值税已超过80%,实际税负必然与当初设计时相去甚远,超过合理水平。所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要适时考虑重新确定税率,以更好地与当前财政税收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式相匹配。
  (三)合理调整支出,改善税负水平
  1、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支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主线,其基本点就是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在城乡范围内的全面保障。要坚持加大对社会福利项目的支出,承诺对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增速要大于同期财政总支出的增速。认真研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关乎民生的改革措施,及时调整,使财政支出真正落实到位,让纳税人切实感受政府的公共服务。
  2、压缩行政支出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另一重点方向是削减数额巨大的行政管理费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大包大揽太多的社会职能,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仍表现出部门单位过多、人员配置冗赘、资金收支不明等问题,造成行政费用浪费严重的社会现象。各级政府应该严格遵照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明确各单位在市场经济下的职能和工作范围,优化机构设置,淘汰多余人员,削减不合理支出,努力将行政支出压缩到与世界各国相适应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善达.中国税收负担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岳树民,安体富.加入WTO后的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
  [3]钟鸣明.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评析[J].税务研究.2007(12).
  [4]高培勇.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J]. 经济研究.2006(12).
  [5]周成刚.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研究述评[J]. 财经政法资讯.2007(2).
其他文献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的国家和地区征收遗产税。对穷人来讲,征收遗产税、赠与税是缩小贫富差距、调节社会分配的有效手段,对富人来说,遗产税将成为一项不折不扣的“富人”税,
2008年政府实行的新政策中,我比较看好环境税的开征,也经常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在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法律和政策手段来保护环境。其中就有一些发达国家
树木是善变的,在不同光线、气候、环境下都有不同的展现,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此拿起相机去拍一组以树为主题的照片绝对值得尝试林荫路是很常见的
重庆市2007年共收入房地产税费400余亿元,房地产税费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0.8%。看到这一数字,每一个购房百姓都会笑不出来。这一数字,与其说是重庆市的政绩,倒不如说是揭露了当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经历了以新建投资为主到以跨国并购为主的变化。在新一轮跨国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的影响明显增强。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和2005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
近几年,一个怪现象逐渐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越是有钱人缴税反而越少,甚至不缴税,而中低收入阶层却成了缴纳个税的主力军。目前普遍实行的个税起征点是800元,而该标准制定于19
2007年通过而将于2008年开始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外国税收抵免的规定非常简略和原则,在为其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则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现行税法关于外国税收抵免的规定,同
吴忠市地方税务局成立于1999年5月,现下辖利通区地税局、青铜峡市地税局、市局稽查局、社保费征收管理局,市局机关内设10个科室、1个党群组织、2个事业单位。 Wuzhong City
从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运用财税政策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有价格政策、税收和收费政策、补贴政策等。德国使用征收生态税的办法解决了能源效率和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