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是交际的红线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六约前同事林子一起喝茶,她对我吐槽糟心事。两周前,她和熟人小王相约逛街,小王有事去不了,就让林子帮她代买一件衣服,因平时两人关系不错,林子就答应了。为了帮小王买到满意的衣服,林子跑了十几家服装店,终于选上一件觉得很配小王气质的外套。没想到回去之后,小王却皱着眉说:“哎呀,颜色太老气了,好难看!”然后直接把衣服丢给林子走了。恼人的是,这件衣服是活动款,不能退货,自己和小王的尺码和穿衣风格完全不同,咋办?林子打了一通电话,最后把衣服以七折的价格卖给一个熟人。“没想到小王竟是这种人!衣服是她让我买的,我白跑路还倒贴钱,她连一个谢谢都没有还埋怨我!”林子愤愤地说。
  生活中,像小王一般喜欢随口麻烦别人的人大有人在。你出国旅游,有人会让你“顺路”代购护肤品、香水,而不管你是否会辗转各商场排队选购;你是英语老师,有人会让你“顺带”帮忙辅导孩子的英语作业;你干设计的,有人会让你“顺手”给他P个图;你是写作的,有人会让你“顺便”给他写个商业文案。
  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麻烦别人还理直气壮的?因为他们缺乏交际的个人边界感。边界感,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被允许的,以及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那些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总认为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远比边界重要,他们最擅长把“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混为一谈。
  心理作家风墟指出,“共情社交”是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如打发无聊,或有共同兴趣产生的社交行为,不涉及利益交换;而“功利社交”要么是有效信息的交互传递,要么是双方有较对等的价值水平,可以从对方处获得利益或得到帮助。搞不清这两种社交本质的人,不是像小王那样经常对朋友做出越界行为,就是像林子那样经常被朋友入侵物质边界而感到愤懑。
  人与人之间的越界行为常常让人如鲠在喉,而被亲友以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入侵心理边界,则更让人欲哭无泪。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里,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对他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朱雨辰的恋爱对象,雨辰妈妈表示要严格按照自己既定的标准来选择:要外形淑女的贤妻良母型,不能衣着暴露;对朱雨辰生活上的照顾她更是细致入微,只要儿子进组拍摄,她必定跟着进组给他做饭,每天早上4点她就起床给儿子炖梨汁,坚持10年,从不间断。她自认为是用整个生命去爱儿子,内心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朱雨辰却说,每天被迫喝各种果汁,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木桶,有时一整天连白开水都喝不了一两口,在这种“无孔不入的母爱”里,他没觉得幸福,只感到窒息。
  像雨辰妈妈这样的“控制型父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中国父母忽视了和孩子的心理边界。“心理边界”是保证一个人独立的重要基础,它让我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而控制型父母,就是“你怎么想不重要,你只需要按照我的想法来就好”。这是典型地用“我的想法”来替代“你的想法”入侵对方心理边界的行为。心理医生说,边界被侵犯和身体被侵犯的感觉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拥有健康的边界感有多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生活中那些有边界感的人,常常让人如沐春风。他们不轻易麻烦别人,确实需要别人帮助时,会在不伤害对方利益的前提下让人帮忙,并找机会回馈对方的情义;他们在不小心冒犯别人时,会第一时间真诚道歉,并想办法弥补对方的损失;他们不会以爱的名义行控制之实,肆意入侵子女父母、爱人朋友的私人空间。因为他们知道,边界感是人际交往的红线,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把标尺,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和彼此关系的下限。
  其实,无论哪种关系都需要边界感,不逾矩、不越界,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对方的尊重。有边界感,是交往的基本礼仪,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8日晚,气温虽然低至零摄氏度,但浙江金华体育场上人头攒动,王力宏《龙的传人2060》演唱会正在举行。  为了加强互动,王力宏拉起了小提琴,观众的欢呼声、拍手声如潮。王力宏忘我地一首接一首地唱,突然,王力宏发现他的手指已冻得不听使唤,再也拉不了一个音,就停了下来。他很无奈地说了一句:“我的手,拉不动了!”然后就愣在台上。全场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在后台的助手眼见突然遇到卡场情况,焦急
行有所止,心有所忌  来自江西的郭庆波,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永康帮父母打理生意。2018年春节,郭庆波看到抖音上的一个模仿视频,他觉得非常有趣,从此爱上了抖音。  一天,刷完抖音视频的郭庆波想,自己何不模仿一下呢?许多网络素人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一跃成为网络红人,坐拥百万粉丝。他觉得自己从小就喜欢模仿,也能成为网红。当天晚上,郭庆波发布了一段模仿某歌星唱歌的视频,视频使用该歌星的原声,但无论从长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疫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三人获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被誉为“抗疫天团”的他们,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国士的担当。  钟南山:故意走快点,显示我还能干点事  “钟南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源于抗击“非典”。当时67岁的他说:“我们本来就是搞呼吸病研究的,抗击‘非典’就是天职,正像排雷的碰到了地雷阵,你不上谁上?我不怕,请把最危重
2020年毕业季,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理工学院的应届畢业生们纷纷收到来自母校的包裹,包裹里,是老师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毕业礼物。  打开包裹,映入眼帘的是4样物品:一枚纽扣,纽扣上刻着学生的名字,寓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一包花种,象征学生心目中那颗梦想的种子。学生在学校里汲取了
希腊神话中,建筑师代达多斯与其子伊卡洛斯奉命建造一座迷楼,以锁住牛头怪弥诺陶洛斯。然而楼成之后,父子二人也被困于自己精心设计的迷楼之中。这则故事正像一个隐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明创造的原本为了方便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恰恰又会演变成困住我们的物质或精神的藩篱。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帮助我们上天入地涉足成趣,现实虚拟驰骋流连。可是,这些高科技产品每每又似代达多斯所建的迷楼,绑架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新世紀的中国在飞速发展,少不了中国脊梁的埋头苦干。而我们正是千禧年出生的“世纪宝宝”,2018年恰已成人,同中国在这一新世纪一路前行成长。在我看来,不管身处哪个时代,青年都应砥砺前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圆我中国梦。  有梦想是青年亘古不变的追求,古时就有夸父逐日。20世纪,周恩来慷慨陈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四运动青年们的口号更是喊得响亮:“
爱是一种传递  王俞在上海某知名医院做ICU护士,这个90后女孩,却于前不久来到中华遗嘱库上海中心,要求立下自己的第一份遗嘱。与大部分立遗嘱人不同的是,她不是要将遗产留给亲人,而是去世后,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闺蜜。  当工作人员问起她为什么要订立这样的遗嘱时,王俞说:“闺蜜也是我的同事,在日常的接触中,我很了解她的人品。我的父母不缺钱也不缺房子,但是如果我发生了意外,他们就失去了唯一的孩子,那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被控制,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复课时间表。当然,复课后的防控工作也不能放松,口罩就是复课的必备用品之一。  说起口罩,我想起一则新闻:一个班主任在家长群里转发了政府关于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学后每个学生至少2周内每天都要戴口罩,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口罩拥有量,政府统一调配一批口罩,以每个口罩1.8元的价格软性供应,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这则通知经班主任转发到家长群之后,大
我们家住在大山里,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所以,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是个很自律的人。每日清晨,他叫我起床,经管我吃早饭,送我去上学。回来之后,他便背着水壶去龙王庙背水。据说那水是从龙嘴里吐出来的,清凉可口。他一次背50斤,来回10里路。无论寒暑,雷打不动。周末的时候,便带我一起去背,给我弄一个5斤的小水壶,让我提着。一路上,鸟儿在山林里嘰叽喳喳,空气中全是野花香。爷爷说:“人不动,会生锈,你要
清晨7点30分,哈尔滨市宣化街上,人流如织。在行色匆匆的路人中,一个手持盲杖的女孩,敲敲打打,小心地走着,距离她三四米远,年轻的妈妈默默跟随,既不远离,也不靠近,直到女孩走进校园,身影逐漸消失在楼道拐弯处,妈妈才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转身快步离去。  盲童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岁,因为视神经发育不良,自幼失明。5年前,高雅进入了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妈妈便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