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

来源 :苏州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单抗及流式细胞仪间接荧光法检测7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其中T淋巴细胞型(T-ALL)26例(35.6%),B淋巴细胞型(B-ALL)43 例(58.9%),T/B混合型(T/B-ALL)4例(5.5%).髓系抗原My+及CD+34表达率分别为21.9%及65.75%.My+ALL中CD+34表达率为87.5%,显著高于My-ALL(59.65%)( P<0.01);B细胞型ALLCD+34高表达(65.32%),与T细胞型ALL(42.31%)有显著差异(P<0.005),T/B混合型 ALL CD+34高表达,与T-ALL比较,差异显著( P<0.05),外周血幼稚细胞平均数B系显著高于T系(P<0.05).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131Ⅰ-美妥西单抗动脉灌注结合化疗栓塞(LTACE)与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晚期肝癌患者72例,根据患者的要求分别采用LTACE治疗(LTACE组,29例)和常规TACE治疗(TACE组,43例).LTACE组经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27.75 MBq/kg 131Ⅰ-美妥西单抗后间歇30 min,再以超液态碘油30 ml与表阿霉素40 mg混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消旋乳酸棒(poly-D,L-lactide acid,PDLLA)垂直骺板植入对幼兔股骨远端骺板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封闭群系5周龄日本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1.0mm、2.0 mm组,每组12只.在幼兔右侧殴骨远端跨骺板中心分别垂直植入直径为1.0 mm、2.0 mm的PDLLA棒;左侧作为对照,只作膝关节切开,不钻孔,不植入.电脑计算骺板损伤面积,术后6、12、24周
目的 评价反复吸入七氟烷对幼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25~35日龄,体重90~100 g,随机分为6组(n=18),C1组、C2组和C3组每天同一时间吸入纯氧0.5 L/min,1 h/次,分别吸入1、3、5 d;S1组、S2组和S3组每天同一时间吸入2.3%七氟烷及纯氧0.5 L/min,1 h/次,分别吸1、3、5 d.干预结束后7 d,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水
对上海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五种管理模式特有的精华元素,为社N211生服务中心开展糖尿病项目管理研究提供参考,使设计的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更适合社区患者的需要,能够达到长期、连续地监测与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社区糖尿病患者认知率、治疗率的提高,使血糖得到控制。
目的 了解肢体创伤后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和急诊显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将47例肢体创伤病人分成3组:Ⅰa组(例数=20)为单个肢体外伤,无失血性休克及头、胸部损伤,也未做显微外科手术;Ⅰb组(例数=13)创伤同Ⅰa组,但做了急诊显微外科修复;Ⅱ组(例数=14)为肢体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或头、胸部损伤.各组均测定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黏附性(PadT)、凝血酶原时间(PT)、纤溶酶原(
目的探讨实验性应激、笼架水平对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方法根据旋转震动加限制应激有无、上下层笼架水平分为4组观察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变化.结果
目的 评价不同切除重建方法治疗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1992年10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低度恶性的Ⅰ B期肿瘤患者23例,高度恶性的ⅡB期肿瘤56例.根据术前诊断、治疗情况,采用不同的切除重建方法.术后按照Enneking外科边界的评定标准进行标本外科边界研究.随访时对患者进行MSTS功能评定.患者随访时间0~183个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我中心81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FDG-PET/CT及双侧髂骨穿刺活检,部分患者在FDG骨髓代谢活跃灶直接穿刺活检.结果 81例初诊DLBCL患者,23例发现FDG骨髓代谢活跃灶,其中17例
目的 探讨抗人IgG抗体和丝裂霉素(MMC)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抗人IgG抗体和MMC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T24细胞,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ARP的表达.采用T24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抗人IgG抗体和MMC的体内抗瘤实验.结果 单独应用抗人IgG抗体
目的 确定七氟烷抑制全麻患儿喉罩通气道拔除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2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8岁.吸人8%七氟烷麻醉诱导后置人喉罩,吸入3%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术毕吸除口腔分泌物后维持预定七氟烷浓度10 min,采用序贯法调整七氟烷浓度,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相邻浓度比值为1.2,喉罩通气道拔除反应阳性时,则下一例患儿升高1个浓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