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援疆工作的艰苦是众所周知的。恶劣的自然条件,陌生的环境,加上远离亲人的思念,都在考验着援疆干部的意志。但是在阴赪宏看来,援疆工作需要的远不仅仅是能吃苦,更要根据首善标准,本着“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的理念,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与当地嫁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最有效的援助。这才是对援疆干部最大的考验。
和田,是著名的沙漠绿洲,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光彩夺目的绸都。提起和田,人们总会想起蜿蜒的昆仑山,甜美的瓜果和稀世珍宝和田玉。但是,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生活却并不是如传说中那样的美丽浪漫。一直以来,和田是个特级贫困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当地传染病、地发病高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他们。
2010年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后,新一轮援疆工作起步,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团场。自1996年以来,北京市已经向新疆派去了134名援疆医生和管理干部。为了进一步加大援疆力度,2010年底,一支53人的医疗队伍飞赴和田,开启新一轮卫生援疆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阴赪宏,成为了这支大型医疗队的领队。
为了“健康和田”
2010年12月25日,北京的街头巷尾正装点着圣诞彩灯,空气里也弥漫着新年临近的欢乐气息。这一天,阴赪宏和援疆医疗队的其他成员告别了家人,登上飞往新疆和田的飞机。早上天不亮出发,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和经停等待,到达和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了。一下飞机,放眼望去,透过天地间的黄沙,隐约可见远处昆仑山起伏的轮廓。
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新年之际离家远行,阴赪宏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带领的这一支援疆医疗队。医疗队来自13家三级甲等医院,53人中有30多人是高级职称,不仅人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技术力量也是最强的,如何将这支队伍带好?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当地卫生局、医院的组织下,医疗队抵达和田后的工作即显示出了“北京效率”,1月4日就为当地的一位维吾尔族病人实施了胃癌根治术。之前,由于技术水平不够,这样的大手术在当地还从来没有做过。患者本来打算坐二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去自治区医院,听说北京的医疗队要来了,就省去了长途跋涉,踏踏实实地在家门口接受了手术。
挂职和田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的阴赪宏,上任后也很快进入角色,在他的主抓下,一系列医疗卫生项目逐步启动,针对和田妇女的“两癌筛查”就是其中之一。
“两癌”指的是宫颈癌和乳腺癌。阴赪宏告诉记者,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差等可能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和田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很多患者直到癌症晚期才发现,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科学论证,2011年11月2日,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在和田市一市三县全面启动,近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这项行动。
阴赪宏介绍说,和田地区的一市三县大概有适龄人口20万人左右,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适龄妇女筛查的全覆盖。“我们打算一个村一个村的推进,逐一进行,以避免漏查。”
在调研中阴赪宏发现,当地人的卫生意识比较淡漠,认为检查身体没什么意义,要让他们接受检查,防患于未然,还要做许多健康宣教工作。针对这样的情况,阴赪宏又推进了一系列项目:制作健康知识节目在和田电视台逐期播出;为近五十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42寸液晶电视和医疗知识光盘——这样病人候诊的时候也可以观看健康宣传片,了解医学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为了调动积极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还开办了“健康家庭”评审活动,在和田地区一市三县范围内评选出两百户健康家庭,为他们授牌匾,颁发奖品……
为了实现“健康和田”的目标,阴赪宏带领援疆医疗队和地区卫生局队伍不懈地努力着,对于接下来两年的工作,阴赪宏不但充满热情,更信心满怀。
来自首都的“友谊医生”
在位于和田的大漠深处,有一群不应被遗忘的人们——曾隶属于359旅的农十四师47团的老战士。正如南泥湾中所唱的“能战斗,能生产,359旅是模范”,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进疆时徒步1000余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死亡之海”,胜利解放和田,随后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屯垦戍边。
老英雄们如今年长的已是96岁高龄,最小的也70多岁了,为了让他们能够健康的安享晚年,阴赪宏组织医疗队,为老战士们上门进行贴心的疾病诊治和体检。
义诊的那天,正赶上和田一年最大的沙尘天。阴赪宏带领20多名医生,在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的路上颠簸了数小时,来到沙漠深处的47团诊所。内科、外科、五官科、眼科、妇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检验科、超声科……各就各位,开始了一整天的义诊工作,并送去近千元的药物。阴赪宏告诉老人们,今后北京专家会经常来看望大家,定期为他们提供体检和诊治。
医生们的热情和周到服务,让这些曾经面对枪林弹雨的钢铁战士们眼睛湿润了。阴赪宏说,这次义诊对于来自北京的医生们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老战士们面对沙海的从容淡定,面对疾病的开朗乐观,都在深深地感动前去的每一位医生。而这份感动,会激励他们扎根基层,尽心尽力地为和田人民服务。
除了组织援疆医疗队的医生们走出医院进行义诊外,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阴赪宏还协调组织了四批来自首都的医疗专家“情系和田行”活动,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义诊、会诊和技术培训。“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来自北京的专家队伍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开展100余例疑难病例查房,还为40多位病人实施了手术治疗。
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北京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自然让大家赞不绝口。而对于阴赪宏,和田人民更是满怀深情地送给他一个最恰当不过的称呼:“友谊医生”。
带不走的医疗队
援疆医疗队到达和田之后,很多以前当地不能看的病现在可以得到诊治了,比如血液科,以前当地医院只能看看贫血这一类相对简单的病。援疆医疗队的医生来了,联系了药物,针对白血病的化疗也可以开展了。在和田工作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为近九十例次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化疗,取得很好的疗效。
但是,医疗队在和田工作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当地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援疆工作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当地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短缺,很多医生其实没有医师资格证,甚至还是半兼职的——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要请假回家去种地。为了把当地医生的素质提升起来,阴赪宏主抓了一系列“传帮带”的学术培训。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他积极组织了和田地区医疗卫生骨干赴京培训工作,34名来自一市三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医生来到了北京市的13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进行了3个月的进修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协调,“北京市援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在和田开班。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已经进行的肝病诊治新进展培训班、超声诊治新进展培训班,使50多名和田地区的医生受益匪浅。
此外,阴赪宏还在和田地区组织了百余场讲座培训,让本地医生在不脱岗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培训。“组织当地医生到北京学习和邀请北京专家来和田指导,这两种培训方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有利于为当地培养高水平的医生”。
根据和田地区的医疗需求,阴赪宏还组织援疆医疗队的医生和北京市三甲医院的有关专家,编写了40余万字的《援疆实用内科手册》,介绍了内科疾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已于2011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紧接着,《援疆实用外科手册》《援疆实用五官科手册》等系列丛书陆续将在明年一、二季度出版。
“丛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新疆,特别是和田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解答临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考虑到和田的医生汉语水平有限,也尽量用简单易读的语言来编写。这些实用手册将免费发放给当地的医生,成为他们的临床参考用书和贴身老师,促进当地形成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更好地服务患者。”阴赪宏不但是《援疆实用内科手册》的主编,还担任了整套丛书的总主编,所有书稿都要经他审校、修订多次。就连细节他也考虑得很周到:书的尺寸不能太大,做成口袋书,方便医生随身携带,有需要时拿出随时一查就可以。
“从未把援疆当做困难”
在和田,有这样的谚语:和田人民苦,一天四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去和田之前,有过援疆经验的同事对他说,第一年往往是最难熬的。但是,在和田的第一年工作结束了,阴赪宏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恨不得抓紧分分秒秒”。
列数一下他所做的工作,就会知道这话真实不假。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诊疗指导活动项目、综合义诊活动、健康家庭评比活动,还是两癌筛查项目、白内障复明工程、和田地区急救体系建设,都是他亲自主抓,论证、审批、立项、实施,每一个环节都亲历亲为。在没有秘书的情况下,甚至所有的立项书和调研报告都是他自己撰写的。
2011年8月,和田地区发生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他在脊髓灰质炎防控一线“蹲点”,足迹遍及全县的乡村,从工作布置、疫苗接种督导,到疾病鉴别、快速评估,和当地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17万余人的预防接种工作。督导过程中,他也和医生一起,为患者诊断疾病。在昆仑山脚底下的阿其克乡卫生院,一名12岁的维族女孩在服用疫苗后发起了高烧,当地医生都非常紧张,阴赪宏耐心地安慰她不要害怕,亲自为她诊治。
除了卫生局的工作,他还和医疗队的医生们一起到基层参加义诊。下班后,还要为援疆项目加班加点,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候甚至到凌晨才能休息。
在医疗工作已经十分饱和的情况下,他还兼任35名援疆干部的地直工作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大家衣食住行的管理和安排,做好伙食服务,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为每位援疆干部过生日……
一心扑在和田,他的心血和付出,和田地区卫生局的同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局长艾斯卡尔·买提肉孜更是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2011年国庆放假回北京,不到两周时间,阴赪宏便和北京友谊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们返回和田开展“情系和田——‘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活动。艾局长见到他之后,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后说道:“阴局长,想死我了,你可回来了,你不在,我们的工作怎么办啊!”
在和田工作一年了,忙碌的工作让他放弃了欣赏大美新疆、绿洲和田的很多机会,直到援疆后第一次去乌鲁木齐开会,阴赪宏才有机会领略到传说中的南疆美景。“我和艾斯卡尔局长是乘车从和田市出发,沿阿和沙漠公路,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继而跨越天山,最后到达乌鲁木齐的。一路上尽管没有停歇,但浩瀚的沙漠、挺立的胡杨、南疆母亲河塔里木河、阿拉尔市的崛起、库尔勒市的美丽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才在沙漠中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建设了像阿拉尔市这样的新兴城市。我深信,通过新一轮援疆工作,通过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会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共同努力,使和田后发赶超,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和田,是著名的沙漠绿洲,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光彩夺目的绸都。提起和田,人们总会想起蜿蜒的昆仑山,甜美的瓜果和稀世珍宝和田玉。但是,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生活却并不是如传说中那样的美丽浪漫。一直以来,和田是个特级贫困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当地传染病、地发病高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他们。
2010年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后,新一轮援疆工作起步,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一市三县(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团场。自1996年以来,北京市已经向新疆派去了134名援疆医生和管理干部。为了进一步加大援疆力度,2010年底,一支53人的医疗队伍飞赴和田,开启新一轮卫生援疆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阴赪宏,成为了这支大型医疗队的领队。
为了“健康和田”
2010年12月25日,北京的街头巷尾正装点着圣诞彩灯,空气里也弥漫着新年临近的欢乐气息。这一天,阴赪宏和援疆医疗队的其他成员告别了家人,登上飞往新疆和田的飞机。早上天不亮出发,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和经停等待,到达和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了。一下飞机,放眼望去,透过天地间的黄沙,隐约可见远处昆仑山起伏的轮廓。
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新年之际离家远行,阴赪宏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带领的这一支援疆医疗队。医疗队来自13家三级甲等医院,53人中有30多人是高级职称,不仅人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技术力量也是最强的,如何将这支队伍带好?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当地卫生局、医院的组织下,医疗队抵达和田后的工作即显示出了“北京效率”,1月4日就为当地的一位维吾尔族病人实施了胃癌根治术。之前,由于技术水平不够,这样的大手术在当地还从来没有做过。患者本来打算坐二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去自治区医院,听说北京的医疗队要来了,就省去了长途跋涉,踏踏实实地在家门口接受了手术。
挂职和田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的阴赪宏,上任后也很快进入角色,在他的主抓下,一系列医疗卫生项目逐步启动,针对和田妇女的“两癌筛查”就是其中之一。
“两癌”指的是宫颈癌和乳腺癌。阴赪宏告诉记者,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差等可能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和田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很多患者直到癌症晚期才发现,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科学论证,2011年11月2日,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在和田市一市三县全面启动,近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这项行动。
阴赪宏介绍说,和田地区的一市三县大概有适龄人口20万人左右,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适龄妇女筛查的全覆盖。“我们打算一个村一个村的推进,逐一进行,以避免漏查。”
在调研中阴赪宏发现,当地人的卫生意识比较淡漠,认为检查身体没什么意义,要让他们接受检查,防患于未然,还要做许多健康宣教工作。针对这样的情况,阴赪宏又推进了一系列项目:制作健康知识节目在和田电视台逐期播出;为近五十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42寸液晶电视和医疗知识光盘——这样病人候诊的时候也可以观看健康宣传片,了解医学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为了调动积极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还开办了“健康家庭”评审活动,在和田地区一市三县范围内评选出两百户健康家庭,为他们授牌匾,颁发奖品……
为了实现“健康和田”的目标,阴赪宏带领援疆医疗队和地区卫生局队伍不懈地努力着,对于接下来两年的工作,阴赪宏不但充满热情,更信心满怀。
来自首都的“友谊医生”
在位于和田的大漠深处,有一群不应被遗忘的人们——曾隶属于359旅的农十四师47团的老战士。正如南泥湾中所唱的“能战斗,能生产,359旅是模范”,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进疆时徒步1000余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死亡之海”,胜利解放和田,随后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屯垦戍边。
老英雄们如今年长的已是96岁高龄,最小的也70多岁了,为了让他们能够健康的安享晚年,阴赪宏组织医疗队,为老战士们上门进行贴心的疾病诊治和体检。
义诊的那天,正赶上和田一年最大的沙尘天。阴赪宏带领20多名医生,在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的路上颠簸了数小时,来到沙漠深处的47团诊所。内科、外科、五官科、眼科、妇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检验科、超声科……各就各位,开始了一整天的义诊工作,并送去近千元的药物。阴赪宏告诉老人们,今后北京专家会经常来看望大家,定期为他们提供体检和诊治。
医生们的热情和周到服务,让这些曾经面对枪林弹雨的钢铁战士们眼睛湿润了。阴赪宏说,这次义诊对于来自北京的医生们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老战士们面对沙海的从容淡定,面对疾病的开朗乐观,都在深深地感动前去的每一位医生。而这份感动,会激励他们扎根基层,尽心尽力地为和田人民服务。
除了组织援疆医疗队的医生们走出医院进行义诊外,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阴赪宏还协调组织了四批来自首都的医疗专家“情系和田行”活动,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义诊、会诊和技术培训。“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来自北京的专家队伍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开展100余例疑难病例查房,还为40多位病人实施了手术治疗。
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北京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自然让大家赞不绝口。而对于阴赪宏,和田人民更是满怀深情地送给他一个最恰当不过的称呼:“友谊医生”。
带不走的医疗队
援疆医疗队到达和田之后,很多以前当地不能看的病现在可以得到诊治了,比如血液科,以前当地医院只能看看贫血这一类相对简单的病。援疆医疗队的医生来了,联系了药物,针对白血病的化疗也可以开展了。在和田工作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为近九十例次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化疗,取得很好的疗效。
但是,医疗队在和田工作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当地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援疆工作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当地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短缺,很多医生其实没有医师资格证,甚至还是半兼职的——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要请假回家去种地。为了把当地医生的素质提升起来,阴赪宏主抓了一系列“传帮带”的学术培训。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他积极组织了和田地区医疗卫生骨干赴京培训工作,34名来自一市三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医生来到了北京市的13所三级甲等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进行了3个月的进修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协调,“北京市援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在和田开班。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已经进行的肝病诊治新进展培训班、超声诊治新进展培训班,使50多名和田地区的医生受益匪浅。
此外,阴赪宏还在和田地区组织了百余场讲座培训,让本地医生在不脱岗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培训。“组织当地医生到北京学习和邀请北京专家来和田指导,这两种培训方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有利于为当地培养高水平的医生”。
根据和田地区的医疗需求,阴赪宏还组织援疆医疗队的医生和北京市三甲医院的有关专家,编写了40余万字的《援疆实用内科手册》,介绍了内科疾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已于2011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紧接着,《援疆实用外科手册》《援疆实用五官科手册》等系列丛书陆续将在明年一、二季度出版。
“丛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新疆,特别是和田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解答临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考虑到和田的医生汉语水平有限,也尽量用简单易读的语言来编写。这些实用手册将免费发放给当地的医生,成为他们的临床参考用书和贴身老师,促进当地形成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更好地服务患者。”阴赪宏不但是《援疆实用内科手册》的主编,还担任了整套丛书的总主编,所有书稿都要经他审校、修订多次。就连细节他也考虑得很周到:书的尺寸不能太大,做成口袋书,方便医生随身携带,有需要时拿出随时一查就可以。
“从未把援疆当做困难”
在和田,有这样的谚语:和田人民苦,一天四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去和田之前,有过援疆经验的同事对他说,第一年往往是最难熬的。但是,在和田的第一年工作结束了,阴赪宏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恨不得抓紧分分秒秒”。
列数一下他所做的工作,就会知道这话真实不假。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诊疗指导活动项目、综合义诊活动、健康家庭评比活动,还是两癌筛查项目、白内障复明工程、和田地区急救体系建设,都是他亲自主抓,论证、审批、立项、实施,每一个环节都亲历亲为。在没有秘书的情况下,甚至所有的立项书和调研报告都是他自己撰写的。
2011年8月,和田地区发生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他在脊髓灰质炎防控一线“蹲点”,足迹遍及全县的乡村,从工作布置、疫苗接种督导,到疾病鉴别、快速评估,和当地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17万余人的预防接种工作。督导过程中,他也和医生一起,为患者诊断疾病。在昆仑山脚底下的阿其克乡卫生院,一名12岁的维族女孩在服用疫苗后发起了高烧,当地医生都非常紧张,阴赪宏耐心地安慰她不要害怕,亲自为她诊治。
除了卫生局的工作,他还和医疗队的医生们一起到基层参加义诊。下班后,还要为援疆项目加班加点,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候甚至到凌晨才能休息。
在医疗工作已经十分饱和的情况下,他还兼任35名援疆干部的地直工作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大家衣食住行的管理和安排,做好伙食服务,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为每位援疆干部过生日……
一心扑在和田,他的心血和付出,和田地区卫生局的同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局长艾斯卡尔·买提肉孜更是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2011年国庆放假回北京,不到两周时间,阴赪宏便和北京友谊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们返回和田开展“情系和田——‘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活动。艾局长见到他之后,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后说道:“阴局长,想死我了,你可回来了,你不在,我们的工作怎么办啊!”
在和田工作一年了,忙碌的工作让他放弃了欣赏大美新疆、绿洲和田的很多机会,直到援疆后第一次去乌鲁木齐开会,阴赪宏才有机会领略到传说中的南疆美景。“我和艾斯卡尔局长是乘车从和田市出发,沿阿和沙漠公路,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继而跨越天山,最后到达乌鲁木齐的。一路上尽管没有停歇,但浩瀚的沙漠、挺立的胡杨、南疆母亲河塔里木河、阿拉尔市的崛起、库尔勒市的美丽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才在沙漠中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建设了像阿拉尔市这样的新兴城市。我深信,通过新一轮援疆工作,通过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会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共同努力,使和田后发赶超,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