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防控措施探析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形势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由于高层面积大、楼层多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逃脱及救援将异常艰难且损失格外严重。针对目前高层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及高层建筑的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在阐述高层建筑火灾危害的同时,提出了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控对策,以期指导实践,尽可能的远离火灾危害。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救援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232-01
  如何应对日益频繁的高层建筑火灾,避免人民群众的大量伤亡和国家集体财产的严重损失,是对现代消防工作的一项巨大考验。
  1 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
  1.1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人员普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安全培训,火灾发生时自救能力较差。安全通道拥堵大量杂物,火灾发生时,通道堵塞,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同时给救援人员带来很大困难。消防安全的日常检查不到位,也是火灾发生的隐患。
  1.2 违反安全用电制度
  高层建筑用电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较多,过乱。
  1.3 消防设施缺乏
  由于消防资金的匮乏及相关人员消防意识的不足,高层消防设施设备往往欠完善。消防装备和消防技术的先进与否,是衡量消防队伍及救援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由于消防资金的短缺,消防装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火灾救援的需求。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钢结构工程、化工厂等特殊工程相应的消防技术还不完善。
  1.4 违规使用可燃装修材料
  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吊顶、墙壁、地板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做了严格要求。但可燃、易燃材料的大量使用仍在进行。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会迅速燃烧,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都造成极大的困难。
  2 高层建筑火灾危害及特点
  2.1 火灾一旦发生,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由于其工艺及功能要求,往往会设置许多如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等竖井。一旦防火分隔措施做的稍有不好,火灾发生时,竖井就会形成烟囱效应,烟气在竖井被拔高,从而使火势迅速蔓延。据科学试验表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0 m/s,烟气沿着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的速度能达到3~4 m/s。 火灾一旦发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 体火场。
  2.2 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损失
  高层建筑楼层多,人员密集,而逃生通道仅仅只是楼梯,并且疏散通道经常处于锁闭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有限的通道疏散密集的人员,难免造成踩踏、拥挤,大大延迟救援时间。在加拿大进行的人员疏散实验表明,在每层240人的条件下,通过1.1 m宽的楼梯向外疏散,一幢11层楼房的疏散时间需要6.5 min,一幢50层楼房的疏散时间需要131 min。因此,很多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当火势涌起,短时间内疏散更是困难。
  2.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水较为困难。由于消防车供水压力的影响,常因供水不及时延误灭火的最佳时机。高层建筑由于其楼层较高,普通消防车不能达到施救范围,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措施成为主要救助手段,而楼内的消防设施缺失,大大降低了灭火效率。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难度较大。
  3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对策
  3.1 高层建筑合理设计,提高建筑自身火灾抗御能力
  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划分高层建筑防火区。将防火分隔设置出来,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减缓、阻止火势蔓延。
  3.2 使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
  高层建筑中设施繁多,设计时一定严把材料审核关,限制高层建筑可燃材料的使用。在掌握新型材料燃烧性能的基础上,选择满足建筑功能的阻燃建筑材料,推动高层建筑使用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材料。
  3.3 采取技术防范手段,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利用消防设施进行自救
  消防设施的完善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起着决定性因素,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应完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对高层建筑的防范提出有效手段。
  3.4 加强火灾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
  通过日常的火灾防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以减少和避免火灾的发生。经常采取消防演练,一旦火灾发生,能果断、迅速地采取有效办法进行疏散逃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做到消与防的有机结合。
  3.5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全面提高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火灾隐患发现、整改、预防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必须增强公共楼层的消防安全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同时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消防法》加大平时的监督檢查力度。
  3.6 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强化消防队伍建设
  成熟优化的火灾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对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不仅可以做到发生事故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而且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两者结合使用,使之相互补充,以完善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安全体系。
  4 结语
  随着防火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下,做好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扑救,防消结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应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应注意对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维护、保养,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高建民.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若干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4):293-295.
  [2] 田洪星.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及预防
  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9,25(4):61-
  62.
  [3] 熊彦哲.浅谈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及防控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35.
  [4] 李杰.建筑结构防火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0,36(2):95-96.
  [5] 沈建强.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41-42.
其他文献
结合整车对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总体要求,利用理论计算、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各种工况模拟以及悬置性能分析,确保悬置系统各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实际样车在不
摘 要: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理学的基本实践活动就是实验操作。在生理教学工作中通过采取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实验教学时数、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相关措施,激发学生对生理学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生理教学工作中采取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
对新疆12所高校的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得到新疆高校教育理论研究偏少,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的思索与研究的氛围缺失,教育发展明显表现出内在动力不足,其原因表现为:教师个体对
摘 要:电工电子实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操作效果,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电工电子实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其体系构建已经得到本质上的转变。该文就我国电工电子实训构建状况着手,对电工电子实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 构建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为优化乙烯原材料供应,本着一切成本皆可降的原则,从源头上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火炬排放量,通过轻烃尾气回收项目,将汽车罐车、火车槽车中的残余
基于LabVlEW平台对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进行编译,开发了重大危险源评价系统模拟计算软件,克服了现有评价法计算繁琐,相关系数选取主观性大的缺陷。通过对4万吨/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