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条件下的安全驾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特殊条件的安全驾驶是指车辆行驶在非国家标定的等级公路,以及属于国家等级公路范围的一些可供车辆行驶的特殊地形的驾驶。驾驶员应根据不同的特殊条件,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安全行车。
  关键词: 特殊条件 安全驾驶 操作方法
  
  所谓特殊条件的安全驾驶是指车辆行驶在非国家标定的等级公路,以及属于国家等级公路范围的一些可供车辆行驶的特殊地形的驾驶。如:桥梁、隧道、涵洞、狭路、凹凸路、泥泞路、翻浆路、涉水与过渡等,还包括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雾天气、炎热天气及高原地区等,驾驶车辆应根据不同的特殊条件,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安全行车。我根据自己驾驶及教学的经验加以探讨。
  一、桥梁、隧道、涵洞
  1.桥梁。
  (1)接近桥梁时,应注意桥头附近的效能标志,遵守其规定,且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降低行驶速度。
  (2)遇到窄桥,尽量避免在桥上换挡、制动、会车和停车,对方车辆跟桥接近时,应主动靠右避让,待对方车辆通过后,方可行驶。
  (3)通过水泥桥或石桥时,桥面窄而不平,应提前减速换挡、缓慢、平稳通过。
  (4)通过拱桥时,往往无法看清对方来车,应鸣号靠右减速行驶,并随时注意行人、牲畜、非机动车等,做好让行停车的准备。
  (5)通过木桥、吊桥、浮桥及一些简易桥时,应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可靠右行驶。
  (6)桥面有冰雪、泥泞时,可能发生侧滑,对桥面勘察以后,选择桥中间缓慢通过,必要时在桥面铺一些防滑物品。
  2.隧道、涵洞。
  (1)通过隧道、涵洞前,应注意交通标志和规定,装载高度是否在规定以内,不可盲目通过。
  (2)通过单行隧道时,应观察对面有无车来,并开启灯光,稳速通过。
  (3)通过单行隧道时,应靠右行驶,用灯交会;通过较长隧道、涵洞时,注意非机动车、行人的动态。
  (4)雨后如涵洞积水,须勘察后,确认可行驶时,再慢行通过。避免车速过快,以保证良好的制动效能。
  (5)通过隧道时,切忌抢道,不要停车。车辆发生故障,应想办法尽快离开。
  二、狭路、凹凸路
  1.狭路。
  在通过狭路时,遇到会车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让行。通过险峻的傍山狭路时,注意力侧重于路面,即靠山一面。通过弯道半径很小的急弯、连续的狭路时,及时换入足够动力的档位,控制车速,把握好转向时机,选择安全路线行驶。控制车速是山区狭路行车的重要环节,尽量避免紧急制动,紧急制动容易产生倒滑,一旦出现倒滑是非常危险的,在合理使用行车制动器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来控制车速。
  2.凹凸路。
  车辆在凹凸路面上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车身振动剧烈,可能发生车架与各部位相对位移。因此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和加速踏板的能力特别重要。驾驶员必须双手握牢方向盘,腰背部紧贴靠背,右脚踏稳速踏板,左脚踩稳驾驶室底板上,尽量不使身体摆动或跳动,稳住车速,避免车辆跳动,造成操纵困难,且随时注意异响及装载货物情况。
  通过凹较大的障碍时,先减速,接近障碍后换入低速挡缓慢通过,前轮至障碍物加油要适量,用同样的办法使后轮通过;通过“摆板”路面时,保持适量车速,减小汽车振动;通过较大凹路面时,在换入低挡加油通过,前轮过凹形底部分,松油门,使后轮慢慢下凹底,然后适量加油使后轮通过。在汽车行驶中突遇较大凹凸路面时切忌紧急制动,低速通过,尽量减少冲击,保持好汽车的前后钢板弹簧。
  三、泥泞、翻浆路
  泥泞、翻浆路的松散泥土和泥浆,在车轮碾压下变形,造成较大滚动阻力,路面附着力变小,车轮极易侧滑和空转,使汽车驱动不足,易造成转向失灵,制动效能降低,给安全造成隐患,为保证安全行车,应掌握以下不同的操作方法。
  1.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泥浆较少的路面及道路中心行驶,也可循车辙行驶。通过泥泞路段时,要细心观察,判断,防止底盘刮碰或车轮陷入坑内,选用挡位也应根据情况,选用中、低速挡,以获足够的动力,中途避免换挡或停车。
  2.应尽量保持匀速行驶,保持直线行驶,方向盘要缓和、平稳地使用,以免发生侧滑。需停靠时,减低速档,避免应用脚制动,而多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必要时采用间歇制动(点刹),以免车轮“抱死”发生侧滑,行驶方向推动控制。
  3.如车辆陷入泥浆路中,驱动轮打滑、空转,不可强行起步,看能否倒车,另选行驶路线。如倒车仍打滑、空转,立即停车,清除泥浆,选用适当的材料铺设路面,使车辆重新行驶。
  四、涉水与过渡
  1.涉水。
  汽车涉水时,路面坎坷不平,有较大的阻力,极易打滑和侧向移动,要缓踩油门,谨慎驾驶。水深超过规定时,不宜冒险涉水。
  涉水前的准备工作。
  (1)拆下风扇皮带,关闭百叶窗。
  (2)包扎好分电器、高压线,以防漏电。
  (3)油箱、机油及风孔等做好防水保护。
  涉水驾驶方法。
  (1)应使用低速挡行驶,保持汽车具有足够且稳定的驱动力,避免中途换挡、停车和急剧转向。
  (2)车辆行驶中,注视前进目标,如发生车辆打滑、空挡时,须停车,应用其他车辆牵引,向前或向后拖出水路。
  (3)多辆车涉水时,应在前车通过后,后车再依次下水。
  涉水后的检查。
  涉水后,选择宽阔、安全地点停车进行检查,包括风扇皮带、分电器、蓄电池、消声器、油箱、转动轴等,以低速行驶一段距离,轻踏制动踏板,清除制动器中残余的水,待制动效能恢复后,再正常行驶。
  2.过渡。
  汽车上、下渡船均使低速挡缓慢行驶,不可加油猛冲和中途换挡、停车。注意车辆接近角和离去角,细心操作,力求平稳。驶上渡船低速行驶指挥位置,避免紧急制动、熄火,停稳、拉紧手制动,必要时挂挡位或轮下塞上三角木。
  五、气候中的驾驶
  1.大雨中的驾驶。
  大雨天驾驶视线不清,道路湿滑,应降低车速,加强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避免超越车辆,或与人及非机动车抢行。
  遇有泛滑、泥水路段,防止滑溜而造成事故。急大转向,路面水较深时,应缓行,避免溅污车辆与行人。
  大雨天气,路基可能出现疏散现象,要选择道路中间路面行驶,停车不宜紧靠路旁。
  2.严寒地区冰雪道路驾驶。
  (1)冰雪道路附着系数小,车轮易滑或侧滑,制动距离很长,有必要装上防滑链,会车时提前避让,必要时停车让行,保持中低速行驶,不可急抬或急踩油门,尽量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减速,必要时可采用预见性制动或超级减挡减速,增大与前车的行车距离,转变时要提高减速,增大回转半径,方向盘要早转、少转,以防倒滑。
  (2)通过结冰江河时,将驾驶门打开,随车人员下车步行。在坡道、河谷段行车时,注意选择车路线,必要时停车勘测,起步应缓慢,不可过急。当车辆发生倒滑时,应立即缓慢,适当向后轮侧滑的一方转动方向,以便调整车身。
  3.炎热气候下的驾驶。
  (1)气温高,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随时注意水温表读数。如温度过高,选择停车出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保持水箱水充分。添加水时,防止沸水烫伤。不得在发动机高温下熄火加注冷水,应在发动机怠歇时加水,或打开水箱和发动机放水开关一边加水换去热水降温。
  (2)燃料供给系统发生气阻时,应停车降温,然后拆下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振动油泵外摇臂,使燃油充满油管,排出空气,并用温布覆盖于汽油泵上隔热降温,以减轻“气阻”现象产生。
  (3)发现胎湿、胎压过高时,应选择阴凉处停息,让其自然恢复正常,不可采用放水或泼冷水的方法降温、降压。
  (4)注意监视制动效能,制动鼓温度过高时要中途停车,降低温度,切不可用冷水浇泼,以防制动鼓损坏。山区行车最好安装制动鼓滴水装置,改善散热条件,保持制动效能良好。
  (5)蓄电池炎热天容易消耗,蒸馏水不足时要及时加注。
  (6)行车时感到精神疲倦、身体不适时,应停车休息。经过街道、村庄要注意观察行人、乘凉人。
其他文献
如果有一笔闲散资金,你会怎么处理?在十多年前,这个问题也许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答案很简单——存银行或者买国债,除此外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了。那时候,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
期刊
阐述了电能计量仪表计量的原理,分析了目前电能计量仪表主要存在的干扰、计量不准确等问题,主要采用硬件及软件抗干扰等措施提出了改进方案,针对改进方案进行了电能计量仪表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作出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个性化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
以新疆北部多拉纳萨依金矿为典型矿床,系统分析了该类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和归纳出了该地区的金矿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进而建立了该区金矿的综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整个课堂自然就充满活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在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只是学生不再是敌人而是我们亲密的合作对象。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
会议
摘 要: 新课程在目标、教学方法、教材的使用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调整,对习惯了传统模式教学的教师来说,很具有挑战性。处理好这样的矛盾,教师要注重这样几个方面:树立新型教材观,开发教学资源;注重资料积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总之,最终的目的都是把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吸引进政治课堂,让理论知识真正指导和应用于学生的实践生活。  关键词: 新课程 政治教学 新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