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7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降低,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被改为出口免税。本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整的力度和范围都是空前的。
退税政策原意是鼓励企业出口,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走了样:很多企业利用退税空间竞相压价,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占领国际市场。很多出口型企业以“出口创汇”为导向,不计成本利润,目的就是吃国家补贴,做一单算拿一单。这既有企业低价竞销等市场秩序方面的原因,也是传统数量型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结果。所以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总给人以低档货、地摊货的印象。“本店没有中国货”,曾经是俄罗斯商店最令中国商人触目惊心的广告语。
廉价出口造成的昂贵代价,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出口商品低价格注定出口企业要靠低成本维持。有调查显示,中国厂商给予每名工人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121美元(超时工作除外),而同类型美国厂商那里的工资是2160美元,似有天壤之别。难怪“中国农民工在补贴全世界”的观点几次三番地激起舆论热议。
企业技术品牌缺失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中国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三大世界级制造基地,制造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但仍称不上制造业强国,依然徘徊在全球产业链条的最低端。突围任重道远。
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惊人。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我国的年能源消耗量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长期以来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付出巨大代价,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对华反倾销此起彼落。据WTO秘书处统计,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到2003年底的9年里,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案总共2416起,其中对华反倾销案竟高达366起,占14.7%。例如彩电、家具、塑料、打火机等出口商品,非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顺差持续加大,促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据海关统计,2007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所以此次调整力图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释放出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加快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其实针对低附加值产品做减法,同时也就意味着对高附加值产品做加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摆脱世界“产业初级加工厂”地位。
面对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尽管有些措手不及,出口型企业的当务之急,还是消化或分解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一方面可以与国外客户沟通,适当提高产品报价,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出口数量,增加出口效益,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中国货不应是全球地摊上的廉价货,中国制造应是全球最优性价比。
退税政策原意是鼓励企业出口,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走了样:很多企业利用退税空间竞相压价,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占领国际市场。很多出口型企业以“出口创汇”为导向,不计成本利润,目的就是吃国家补贴,做一单算拿一单。这既有企业低价竞销等市场秩序方面的原因,也是传统数量型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结果。所以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总给人以低档货、地摊货的印象。“本店没有中国货”,曾经是俄罗斯商店最令中国商人触目惊心的广告语。
廉价出口造成的昂贵代价,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出口商品低价格注定出口企业要靠低成本维持。有调查显示,中国厂商给予每名工人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121美元(超时工作除外),而同类型美国厂商那里的工资是2160美元,似有天壤之别。难怪“中国农民工在补贴全世界”的观点几次三番地激起舆论热议。
企业技术品牌缺失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中国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三大世界级制造基地,制造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但仍称不上制造业强国,依然徘徊在全球产业链条的最低端。突围任重道远。
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惊人。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我国的年能源消耗量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长期以来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资源环境付出巨大代价,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对华反倾销此起彼落。据WTO秘书处统计,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到2003年底的9年里,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案总共2416起,其中对华反倾销案竟高达366起,占14.7%。例如彩电、家具、塑料、打火机等出口商品,非常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顺差持续加大,促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据海关统计,2007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所以此次调整力图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释放出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加快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其实针对低附加值产品做减法,同时也就意味着对高附加值产品做加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摆脱世界“产业初级加工厂”地位。
面对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尽管有些措手不及,出口型企业的当务之急,还是消化或分解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一方面可以与国外客户沟通,适当提高产品报价,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出口数量,增加出口效益,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中国货不应是全球地摊上的廉价货,中国制造应是全球最优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