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劳死”持续“高烧不退”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劳死”就像一根鱼刺,让日本政府如鲠在喉,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美国财经新闻网站CNBC4月4日报道,日本因“过劳死”而产生的相关索赔数目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以往多出现于长期高强度工作下的男性上班族的“过劳死”现象,近年来在年轻女职员中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就发生不幸的年龄段而言,“过劳死”也有年轻化的倾向。
  “过劳死”就像一根鱼刺,让日本政府如鲠在喉,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过劳死”加剧:“庸医”还是“顽疾”
  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数据,过去4年,29岁以下的员工,与工作相关的自杀事件数量增加45%,女性员工自杀事件数量增加了39%。截止2015年3月末,共有高达1456例“过劳死”赔偿案例,创历史新高。案例大多集中在医疗保健、社会服务、运输、建筑等长期面临用人短缺的领域。
  对此,日本“过劳死受害者全国辩护律师团”秘书长川人洋志称,实际数字可能是受理案件数量的10倍,因为日本政府并不愿意承认大量“过劳死”事件。
  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日本早在1947年出台的《劳动基准法》中,就明确规定了每天工作8小时的标准。但是,一直以来,这项规定都是形同虚设。如今69年过去了,日本人频繁加班到深夜还是家常便饭。
  日本中京大学教授大内裕和表示,日本劳动人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减少。目前每名日本劳工拥有约1.28个就业机会,为1991年来最高。为了抵消全国劳动人口数持续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本应该着手改善劳动条件与待遇来吸引人力,以促使更多日本人投入劳动市场。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日本劳动法规很少得到落实,日本企业更是可以轻易绕过相关法律。“提高待遇、雇佣新员工会增加企业成本,”大内裕和说,“加重剥削员工是企业降低劳动成本的方法之一,但这可能引发员工的过劳死。”
  过去,“过劳死”现象集中发生在日本中年男性白领阶层之间,而如今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其正在向“全年龄段”和“全职场领域”扩散,年轻人和女性劳工成为超负荷工作的受害者。
  由于日本劳动法未规定工作时长上限,厚生劳动省只承认两种过劳死:因过劳而死于心血管疾病,以及因无法承受与工作有关的精神压力而自杀。具体来说,只有一名职工1个月加班超过160个小时或连续3个月加班超过100小时的情况下,他的意外死亡或自杀才纳入过劳死的范畴。
  民间团体认为,日本政府在强制执行劳工法、规范职场行为方面手段偏软。“政府也会对‘过劳死’事件开研讨会,出海报让大家重视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宣传,”川人洋志说,“减少劳动时长才是关键,但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专家呼吁,日本政府应该推动立法强制限制工时,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惩治那些强制员工过度加班的“无良企业”。
  表面上看,“过劳死”加剧背后,是日本政府的不作为。然而“庸医”背后,其实另有“顽疾”,那就是“工作至死”的加班文化。
  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全职员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小时,比德国人、法国人长400小时。日本工会的调查显示,20~50岁的日本劳动者中,42.6%平均每月无偿加班约16.7小时;85%的全职员工加班,20%的人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高于法律限制的40小时;大约一半的人加班不会获得额外工资。
  对不少日本男性来说,“朝6到晚11”的工作模式相当普遍。清早从家乘地铁到公司,上班并“例行”加班后,晚上继续与同事或客户去酒吧饮酒交际到深夜,凌晨3点烂醉回家,早上太阳还没升起就又返回公司。“这种生活模式早已成为日本的象征,就像日本寿司和日本漫画一样”,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这种文化加剧了日本从缺乏婴儿到生产率低下的种种弊病。有分析称,加班将很多日本女性排除出劳动力大军。工作时间过长使得女性无法平衡孩子和职业,新妈妈往往被迫辞去工作,或者一开始就选择不要孩子。据估计,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到9700万。
  日本是出名的“加班大国”,在日文中有“超勤文化”的表述,也被说成“过劳文化”。据日本总务省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人年均每月加班时间在30小时到60小时的人口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真的有那么多的工作需要拼上性命来做吗?并非如此。2013年,日本每小时劳动生产价值为41.3美元,还不到挪威的一半,可见其工作效率并不算高。那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日本流行小说作家星野慎司在《不寻常的市民生活》一书中这样描述日本人的加班心态:“忙碌的工作就像因参战而烙在身上的伤痕一样,那是男人的勋章。”在经济泡沫时期,如果丈夫晚上10点之前回家就会受到妻子冷落,邻居们也会投来同情的眼神。大家都认为这家的丈夫在公司不被重视,没有担任重要的工作所以也不用加班。这样就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加班。
  另外,日本人也十分注重集体主义。许多职员即便在下班时间内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也会等同事领导们一起下班,绝不单独行动。如果别人都还没下班,自己先下班,不管是因为自己效率快,还是自己真的没被安排过多的工作,都会显出了自己的另类,所以大家就都在加班。
  难说再见的“过劳死”
  对于令人头疼的“过劳死”现象,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积极应对。在上世纪80年代将每周标准工作时间从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并增加加班工资。但由于法律本身有空子可钻,导致收效甚微,企业的加班文化更是愈演愈烈。
  现任安倍政府自第二次上台以来,就对民生和企业效率问题十分重视。2015年4月8日,安倍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劳动基准法》修正案,建议对年收入超过107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5.6万元)的专业人员不再支付加班费,而根据工作业绩决定薪酬。这一改革旨在推进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系统,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作为日本社会的精英阶层理应担负起更多责任。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安倍还要求公务员带头示范,按夏时令早上班、按时下班。厚生劳动省从2015年3月2日起,晚上8点广播要求自己的雇员停止工作。安倍政府还鼓励中央政府各部门职员早上班并按时下班。上班时间提前一两个小时至上午7时半至8时半,原则上下午5时半前后按时下班。每周三晚最晚8时熄灯,下午4时15分之后不开会。政府还通过数据电子化,减少文件起草的工作量,以减少加班。
  但就现在看来,这些举措并没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在新规施行的一年里,日本因“过劳死”而产生的相关索赔数目不降反升,并创下历史新高。“高烧不退”的“过劳死”,究竟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日本大学社会学教授樱井光一称,在日本,男权化的精英阶层投身于工作并牺牲家庭,这样的社会角色模式和文化依然深入人心,“并不是说这种职业文化不会改变,但显然需要时间”。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卢昊也曾这样说,日本的商业文化和企业内部环境维持传统的惯性很强,在崇尚集体并关注自身在体系中角色的日本人看来,工作本身是社会尊严的来源,加班不仅意味着福利,也意味着被认可和受到重视。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日本的“加班文化”。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大的社会环境和“世代更替”正在使“拼命工作,彻底奉献”的旧时代精神发生松动。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足的是当代中国  现实变化是理念更新的先导。当今中国发展现实
19日,由国家发改委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在“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考虑”中提出,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呼吁各国在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以推动创新,从而提升增长水平,应對全球经济减速局面。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国家的企业如果目前多增加40%的研发投入,长期将使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此外,创新也是提升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钱钟书曾评价杨绛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如今,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96岁成出版
得了慢性胃炎一定不能吃辛辣之物?错!  得了慢性胃炎就一定有幽门螺杆菌?错!  慢性胃炎严重了一定会发展成胃癌?错!  这些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论调一一被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丁西平推翻了。那么在这位有着近30年的治病经验、医好患者无数的专家眼里,慢性胃炎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慢性胃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慢性胃炎的产生,究其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来讲。  内因(病因):  遗传因素
如何在复杂变化的形势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破釜沉舟的坚定决心,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统揽全局的驾驭能力,创造出新的辉煌,使得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五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经济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民法总则草案,意味着已实施近30年的民法通则即将步入历史,我国民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公民私权利的指南。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制定民法总则,作为中国民法典的第一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旧法新修。  人们期待,民法总则能够集中构筑中国民法典的精神之维,能够成为中国私权立法的铸魂之旅,开辟一个权利神圣的法治新时代。作为民
中國铁路总公司1日消息,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17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国家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重污染天气在长三角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长三角地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典型的是在体制上并没有构建出适应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特点的管理模式、架构、平台以及效果评估机制。  一、深化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的管理模式改革  协商会议制度下的轮值省模式就是让受大气污染影响最厉害的主体,在特定时间段内成为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权力运
新华社伦敦9月1日电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日结束对日本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日本也成為特雷莎·梅在今年6月英国大选后正式访问的首个亚洲国家。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从行程安排到会谈内容均凸显英日在安全防务等领域的特殊关系,以及两国在“后脱欧”时代的经贸利益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