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中小学生跳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总结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跳高比赛赛程长,竞争激烈,运动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超越自我,取得好成绩。而赛前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的前提保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畏惧比赛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赛前心理
  跳高曾一度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近些年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影响比赛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和实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是除技术之外,比赛制胜的关键,所以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都有心理训练部分。本文基于对某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查,提出通过模拟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的方法来调整赛前跳高运动员的最佳心理状态,为我市中小学生跳高训练提供参考。
  一、赛前心理的表现
  比赛的不同阶段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都在不断地波动,优秀运动员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始终都能不骄不躁,并根据情况控制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反之,心理素质欠佳的运动员,则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尤其是在比赛受挫时,心理状态将会急剧跌落,表现出较差的心理控制能力。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我市中小学生赛前主要问题是心跳加速、四肢发冷、不知所措,这都是赛前紧张的表现。
  二、赛前紧张的原因
  运动员的紧张主要来源于自身心理素质不坚定,表现出焦躁不安、畏缩懦弱、动作混乱、失去取胜信心想尽快结束比赛,进而引起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比赛经验,对赛场氛围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与生理不适;过度看中比赛结果,一心求胜。
  三、消除赛前紧张的方法
  (一)模拟训练法
  此训练方法是从比赛实际出发的,在训练过程中从比赛对手、场地、设备、照明、器材、观众、气候条件等进行语言图像模拟和实景模拟,使运动员熟悉并适应比赛场景和比赛的氛围,建立对比赛应激情况的适应性,减轻真实比赛的不适感。避免运动员对于意外的超强度刺激缺乏应答准备,造成不适应反应的产生,致使比赛的失利。
  (二)暗示训练
  通过语言对自我的暗示,能够有效缓解。比赛前神经系统往往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会过多地消耗运动员的精力和体力,所以自我控制对运动员非常重要。而暗示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手段,特别是运动员的自我心理与语言暗示,对于缓解赛前紧张十分有效。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暗示训练不可少。另外,放松训练对于放松肌肉,调节赛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很大帮助,因此可以将放松训练(深度呼吸、意念想象、游戏等)与暗示训练一起训练。
  (三)端正比赛态度
  跳高运动是以失败来结束比赛的,为了使运动员端正比赛的态度,不过分纠结于比赛胜负结果,因此,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从小树立“比赛第一、成绩第二”的态度,避免“一心求胜”的心理。
  (四)赛前热身
  赛前的准备活动,是克服心理紧张的又一重要手段,比赛上场前的准备活动,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使运动员在生理机能上动员起来,适应比赛的生理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比赛的要求。赛前的准备活动应从一般活动和专项技术动作两部分展开,以帮助运动员尽快地进入比赛状态,克服紧张心理,建立必胜信心。
  (五)教练员引导
  赛前教练员的引导对于稳定运动员的情绪,增加运动员的信心十分重要。而且教练员可以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优缺点,制定相应的正确战术,适应比赛场地氛围,可以稳定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建立必胜的信心,避免赛前紧张。
  (六)表象演练法
  使用表象演练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运动员的紧张反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第一,回想成功的情景:当一个运动员赛前紧张时,让他想象以前成功的情景和经历,这不仅能降低已经体验到的紧张情绪,而且能取得较好成绩。第二,技能的心理演练:技能的心理演练也有助于降低紧张情绪,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运动技能的改进可促使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强;另一方面,在赛前进行技能的演练,可使运动员将对比赛的担忧转移至对活动的注意上。
  (七)对比赛设定的目标要适宜
  运动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确定合适的期望值,把自己有把握实现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可以设定两层目标(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基本目标是较保守的目标,是自己运动水平完全能够达到的目标;奋斗目标是稍高于自己水平,需要能力拼搏才能够达到的目标。运动员在实现基本目标之后,再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既能发挥目标的动力作用,又不会使运动员丧失信心。
  四、小结
  现代社会运动员间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比赛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紧张心理是运动员赛前之大敌,尤其是对于心理素质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更是影响比赛的重要羁绊。在平常训练之中必须注重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使运动员时刻能能够保持清醒头脑,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为此,平常训练中应从思想、心理、训练方法、技术等不同方面,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使运动员具有稳定而强健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黄金铭.高校田径全能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调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27(6):135-138.
  [2]李北玉,毕强.谈克服田径全能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心理的方法与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92):92-9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篮球运动中,有必要加强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培养,从技巧、方法和心理等方面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因此,本文将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为研究对象,从篮球战术意识、主观环境与客观条件、篮球技巧等方面浅谈了美国职业篮球运动中战术能力培养的研究,必须加强篮球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培养,以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出发,切实提升和加强美国篮球运动联赛等中运用战术的能力,从而对篮球战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篮球
本文以西北太平洋三种海洋鱼类白姑鱼、黄姑鱼和玉筋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DNA、AFLP和同工酶等标记技术开展了这三种海洋鱼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系统研究了三种鱼类的分子
摘 要 力量训练成为特警体能训练的重点,是提高警务技能、战术的关键。经调查表明,学员的上肢力量水平离专业标准存在差距,伴随训练热情不高,训练保障不足等不良现状。本文根据浙江警察学院特警班学员训练实际,从上肢力量训练的实际意义着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特警班学员训练存在的问题,增加上肢力量训练的模式,着重三个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上肢力量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 特警 上肢力量 现状 效果
摘 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身体素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基础,在青少年整体素质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青少年成长需要的营养能够跟上(当然在特别贫困的地区青少年成长的营养还是跟不上),青少年个子普遍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原因何在?本文就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展开讨论。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对策研究  1999年《中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喝酒、心理因素等。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适应性;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运动 健康 关系  一、体育与健康  (一)健康的重要性  身
鳗鲡苗种资源的不断萎缩已成为制约我国鳗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一方面是我国日本鳗鳗苗捕捞量的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是欧洲鳗鳗苗的出口限制,所以在鳗鲡人工繁殖未能
摘 要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是指运动应激引起的骨骼肌结构和机能的损害,这是由于离心收缩会拉长肌肉,更容易引起肌纤维超微结构以及收缩蛋白代谢的变化。MG53是细胞膜修复的重要蛋白,正常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内侧,一般情况下以单体形式存在,当肌纤维受损时,能迅速修复细胞膜。目前,对MG53研究显示:肌肉损伤后,MG53在灌流液中的峰值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原训练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生理学角度揭示高原训练的科学依据,及其对机能等方面的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在供血、呼吸及骨骼肌的代谢方面对机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效果,但应结合运动项目进行准确把握,适应后对抗疲劳,血液运输氧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原训练 运动能力 生理反应 运动机能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原训练的价值与地位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