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的腓骨骨膜移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接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se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从1985年1月~1991年4月为13例四肢严重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急诊患者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用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急诊即时修复2例,伤后2~5天6例,12~28天5例,皮瓣全部成活。这种用延迟的一期修复方法,即急诊清创后,观察2~5天,再进行第二次清创,决定皮瓣移植的方法,效果满意。可改部分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成功率高。
期刊
1987年7月起采用Kleinert肌腱修复法对10例23指屈指肌腱损伤作了一期修复,此法具有手术精细,器械精微,肌腱再损伤较小;肌腱对合良好,吻合口光滑平整;术后在弹性牵引下作早期练习,有利于恢复肌腱营养,减少粘连,确保肌腱在较为正常的内环境中康复等优点。要注意在术中安排好肌腱缝合轴心线的位置;术后作早期功能练习时,要及时给予指导,才能使这些优点得到发挥,达到预期的目的。
期刊
期刊
断指延迟再植是将断指冷藏后延期再植。自1988年12月以来,对夜间就医者行断指延迟再植21例23指,成活20指。作者认为,断指延迟再植是可行的方法,可解决夜间手术难的问题,对调整工作节律,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和手术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文中亦对延迟再植原因,冷藏方法,心理治疗,失败病例等进行了讨论。
自1983年以来,早期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严重感染创面16例,结果创面获得I期愈合14例,延期愈合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伤手外观及功能得到较大程度恢复。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术中扩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保留“间生态”重要组织,对吻接血管要求高,术后加强血管危象监测和处理等。
根据斜方肌显微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颈横动脉浅降支供血的下斜方肌皮岛状瓣及滑行瓣,为头、颌面等部位缺损作一期修复。自1987年3月~1991年1月应用9例,10块皮瓣,均获成功。文中对应用解剖、皮瓣设计、手术方法及注意点和皮瓣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