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疗效已为大多数临床研究及临床指南所认可,但腹腔镜TME手术仍有两个问题受到质疑,即腹腔镜TME手术标本系膜的完整性和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及笔者所主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LASRE,临床注册号:NCT01899547)的初步结果表明,腹腔镜TME的膜完整性不劣于开腹TME手术。加深对外科膜解剖的认识,可进一步提高腹腔镜TME手术标本的质量并同时降低
【机 构】
:
350001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疗效已为大多数临床研究及临床指南所认可,但腹腔镜TME手术仍有两个问题受到质疑,即腹腔镜TME手术标本系膜的完整性和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及笔者所主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LASRE,临床注册号:NCT01899547)的初步结果表明,腹腔镜TME的膜完整性不劣于开腹TME手术。加深对外科膜解剖的认识,可进一步提高腹腔镜TME手术标本的质量并同时降低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外科膜解剖理论,对TME术中直肠周围间隙分离与膜解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建议腹腔镜TME手术应在外科膜解剖原则指导下进行:(1)在左直肠旁沟切开膜桥,进入左腹膜后间隙;(2)沿植物神经走向,先行直肠后间隙分离,次行直肠前间隙分离,再行直肠两侧间隙分离;(3)应距精囊腺底部0.5~ 1.0 cm处U字型横断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若该筋膜受癌肿侵犯,则应在其前方向下分离;(4)分离直肠系膜至肛提肌裂孔边缘再行裸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日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 97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星期一至星期四施行手术的患者记为"周一至四手术组" ,星期五施行手术的患者记为"周五手术组"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应用χ2检验比较分类变量,t检验比较连续变量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
目的探讨肠道气囊肿症(PCI)的多层螺旋CT (MS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在肠壁的分布规律,将PCI分为Ⅰ型(浆膜下型)、Ⅱ型(黏膜下型)和Ⅲ型(混和型),总结其MSCT特征。结果12例PCI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不全性肠梗阻伴气腹1例,胃癌(Ⅳ期)1例,中分化结肠腺癌术后1例,幽门狭窄伴瘢痕型幽门梗阻3例。Ⅰ型PCI 6例,其中1例同时累及回肠及
解剖学是外科手术技术的基础,随着外科的发展,解剖学也分为传统解剖、外科解剖和胚胎发育解剖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就是基于现代解剖学的经典结肠癌根治手术方式之一。CME手术提倡正确的外科解剖层次,更加强调保证结肠脏层筋膜完整的重要性,从而达成结肠及系膜的无破损完整切除。由于CME手术相关的解剖标志如系膜、筋膜和间隙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涵义和内容,命名也有一些区别。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解剖标志的
Denonvilliers筋膜是直肠与泌尿生殖系统之间一层致密的膜性结构,起到屏障与分隔作用。近年,随着对TME理论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就Denonvilliers筋膜的解剖结构及游离平面的选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方面学者们已经对Denonvilliers筋膜结构产生一些共识,但是其微观结构仍需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Denonvilliers筋膜侧方便是泌尿生殖神经血管束,行直肠手术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26例老年(年龄> 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结果。同时选取40例术后未发生重症肺炎的老年胃癌患者作为对照,以确定术后重症肺炎的相关易感因素。结果26例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24/3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腹盆腔增强CT血管造影(CTA),对IMA分支进行分型并判断Riolan动脉弓是否存在,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IMA分型、 Riolan动脉弓缺如及IMA结扎部
目的前瞻性分析先天性巨结肠于出生3个月内行一期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新生儿巨结肠一期根治术的时机。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个月内治疗组(18例,于3个月龄内行巨结肠根治术)和3个月后治疗组(17例,先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于3个月龄后再行巨结肠根治术)。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LATE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择期手术后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择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3 557例,其中10例(0.28%)出现术后院内死亡,并纳入本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2周内死亡者4例,其中3例先后在术后1~ 9 d内死于肺栓塞,另1例术后3 d出现吻合口瘘,并因脓毒血症于术后第9天死亡。术
随着对胃癌增殖生长与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研究深入,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领域研究热点。目前靶向药物研究的热门信号通路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mTOR)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HER家族信号通路相关靶向药物,包括针对HER-1的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马妥珠单抗、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