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工作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社会问题增多,党的群众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必须注重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群众工作;党群关系;社会管理科学化;体制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1-0026-0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党一贯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这不仅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群众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一、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社会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主要指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经济衰退,社会矛盾突出,国外一些政党为了争取群众支持、缓和社会矛盾,纷纷致力于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政党加强与选民的联系是由“自下而上的竞争性民主制度”决定的,只有建立一个“更加贴近公民的党”才能“弥合政治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鸿沟”。越南共产党提出并不断强化党“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理念。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以谋求“民众的最大满意度”为己任,坚信“得民心者得天下”,表示要把民众的需要和利益诉求作为党行动的最大动力。各国政党组织在实践中通过运用多种举措加强同群众的联系,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执政基础的目的。这些对于我们研究群众工作,搞好社会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当然,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的个体、群体、集团、阶层和地区都处在关系变化和利益调整时期。社会管理就是要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而社会和谐又包含着多个层面,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重要,而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则是重中之重。群众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研究和解决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工作,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有效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不断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达到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的目的。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广大群众的视野不断拓宽,群众对党的评判标准和参照系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党寄托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充分发挥“最大优势”,防止“最大危险”,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能否做好这一工作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感情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工作方式方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問题,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越是矛盾突出、问题复杂,党的群众工作越要加强,越要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形成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各方面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达到化解矛盾,理顺社会关系的目的,乃是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转型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轨变型、所有制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的新时期,利益的失衡、观念的交错和情绪的失控,致使各种不利于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开始聚集;分配失衡、社会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增多,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使党群、干群关系恶化,也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妥善解决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科学合理地调节相互间的利益分配,处理好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普遍要求与特殊要求的关系,在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人们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维护社会公平、形成社会共识等等,这些都对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1.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复杂多样。首先,工人阶级的队伍和现状发生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代表“无产”阶级阶层的工人阶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过投资、实业等活动富裕起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现行的分配制度,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分配格局,工人阶级队伍开始分化,产生了贫富程度和知识结构不同的利益群体。其次,农民阶级的队伍和现状发生了新变化。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已不能反映当代农民的主体生活状况,由于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进,一部分农民仍然留在土地上进行耕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早已从单纯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脱离了曾经耕作的土地和生活的村庄,成为融入城镇化的一股新型力量——农民工。从表面看,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的体制机制又使他们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有着很大的差别,变成了一支流动性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社会群体。再次,由收入结构变化引发的社会阶层多元化。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高、中、低收入不同的阶层,相应的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中一部分拥有较多资产或财产的,构成了当今的高收入阶层;与此同时,在低收入阶层中也出现了城镇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如下岗职工、低保户等等。不同阶层的利益出发点和维护利益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另外,因改制引发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工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利益格局的变化,政治地位的降低,使一部分人的政治信念动摇,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开始淡化。这些都给党的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
  2.各种矛盾的交织使群众工作更加艰巨。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致使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群众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和公平尊严意识的不断增强,表现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一是党群、干群基本面矛盾凸显。随着群众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靠传统的行政手段凝聚群众的方式不仅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且在实际中造成了许多摩擦,加之某些领导干部生活奢靡、作风腐败等社会阴暗面的消极影响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偏差等问题的产生,伤害了群众的情感,引发群众的不满,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干群关系不是在交流中缩小距离,而是在实践中扩大分歧。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势必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二是社会维稳风险增大、成本增加。以往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除了政治利益,更多的是围绕经济问题和经济利益展开,并呈现相互交织的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显现出来,其关联性、聚合性、敏感性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数量不减反增,使维稳、综合、信访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三是庞大的流动人口带来的严峻挑战。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统计,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2.11亿人。庞大的流动人口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及治安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由于方式方法的落后,还存在对流动人口统计不准、管理缺位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工作滞后使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难以真正得到保护,引发矛盾冲突,加大了社会管理的负担和难度。四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作方式的冲击和挑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网络在反映社情民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同时也具有两面性,稍有失误,轻则使政府形象受到损害,重则引发群体性事件,破坏社会稳定。如何能够在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构筑党群、干群沟通联系的全新平台,实现党委、政府决策运行与群众监督的无缝对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部分群众道德素养的缺失使群众工作更加艰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但部分群众的道德素质却没有水涨船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下降。一些人只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无形中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压力。
  三、以提高领导干部自身能力为切入点,努力在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有突破
  领导干部肩负着社会管理的重任,他们的自身状况直接影响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基层组织很好地总结和采用,一些干部至今仍然采用过时的工作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要求,还会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形成对抗。比较突出的表现:一是工作不扎实,致使群众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在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注重抓信访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等,片面地将群众工作归结到信访、维稳部门,忽视群众工作的丰富内容及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二是处理矛盾方式方法简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问题注重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不善于做思想工作,往往激化矛盾。极少数人不顾政策法律底线,助长歪风邪气,引起群众不满;三是过度追求“轰动效应”,忽视群众的实际需要。有些领导干部眼睛只盯着所谓的“大问题”、“大困难”,对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不够,或者视而不见;四是落实民主不到位,形式化严重。针对群众的知情权搞“选择性”公开,对群众的参与权搞“代表性”点缀,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利只收集有利的“民意”,进行所谓的“论证、听证”,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也有党员干部自身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导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转变方式方法、开展群众工作中,领导干部首先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尖锐地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如今,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满足于既有经验,靠吃传统的老本,在工作中表现为机械执行,选择执行,推诿执行,不会做也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问题束手无策,甚至视群众为刁民难缠,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贯彻和落实。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不仅是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体现了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善于进行经验总结,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其次,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理念。要从传统的管理理念向现代的服务理念转变,从过去的“整治命令”思维,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无限政府”大包大揽,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习惯“救火”、“灭火”,到突出预防源头治理;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力爭在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取得新突破,使社会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
  四、勇于探索创新,注重建立健全群众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必须勇于探索创新,这里所谓“创新”,就是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群众工作及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研究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一要不断完善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创新机制。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素养。健全和完善党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基层,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视搭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平台,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理论研讨机构,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理论研究,进行不同层次的交流和探讨,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二要建立完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群众工作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很多部门,需要统筹协调好各种关系。一些地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发挥。因此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工作的合力,变政府——群众二元结构为政府——社会组织——群众三元结构,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得到妥善解决,从而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是健全完善群众多渠道利益表达和参与机制。要拓宽各种有效渠道不断扩大群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进一步完善媒体公示、社会听证、人大政协监督等手段,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批评。对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及重大突发性事件等要依法使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要探索建立地方党委新闻发布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引导群众尽可能积极、有序的参与社会事务。要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建立和完善与群众的沟通机制,搭建和创新崭新的沟通平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能够自觉接受党的政策。
  四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群众工作测评和奖惩机制。对群众工作的测评主要是针对干部进行群众工作的量化考察,了解干部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的实际效果,以及群众的实际满意程度。通过测评,运用奖励与惩罚的措施达到激励和约束的目的,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此,在考核方式上要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真正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另外,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交流上,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要把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以此不断强化广大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M]. 学习出版社,
   2011.
  [2]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M].人民出版社,
   1960.
  [3]吴辉.近年来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J].中直党建, 2011,(4).
  [4]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
  [责任编辑:黎 峰]
其他文献
为探讨眶暴裂骨折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及手术适应征,讨论分析了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眶骨折21例,复合型眶骨折29例.认为瓦氏位片结合CT冠状扫描是诊断眶暴裂骨折精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同济
5岁稚童赫然出现在国家干部花名册上,死了20年的人依然在领取工资,地地道道的文盲摇身一变成为“高级教师”……近年来,违反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搞不正之风的事件不断发生,干部
为开发一种具有麻醉、润滑、除泡作用且适用于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内窥镜检查用的口服制剂,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80年8月 ̄1999年6月治疗的24例析发性心脏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级男8例,女16例。年龄6 ̄69岁(40.3±15.8岁)。其中20例为粘液瘤(械房17例,右房3例),肉瘤2例(平
2003年度,上街区政协被评为郑州市政治协商先进单位。这一荣誉的获得,是与区政协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区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实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人的和谐发展中,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心理学的智力观——心灵智力,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