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镜技术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进精囊镜技术,提高精囊镜在精囊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0年9月到2013年8月,以头端弯曲的专利导管引导精囊镜经精阜隐窝进入前列腺小囊,于其底部5、7点处的侧壁上,以另一种专利导管穿刺、引导精囊镜进入到精囊腔内。对58例患者,包括42例顽固性血精和16例无精子症者,进行相应处理。

结果

本组应用改进方法自前列腺隐窝进到精囊腔的时间仅需2~3 min,顺利进镜到精囊腔内46例,占79%。16例临床无精子症者中12例(75%)未见明显隐窝,怀疑精道梗阻,改用电切镜切除精阜隆起,直接进入前列腺小囊和精囊腔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42例血精患者症状消失25例(60%),改善11例(26%),16例无精子症者中6例治愈,5例好转,5例无变化。19例术后行顺行下尿路造影均未见造影剂反流。

结论

以专利导管引导精囊镜,可经精阜隐窝和前列腺小囊快速进入精囊腔,操作技术简单易行,并对不同精囊病变进行处理,成功率高,无并发症,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肿瘤患者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 related chain A,MIC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7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4~76岁,平均46岁。肾透明细胞癌4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病理分期:T1期20例,T2期14例,T3期1
目的调查中国泌尿外科医师管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现行认识和实践模式与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hinese Urological Association,CUA)2011版《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间的差距,为改善BPH患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11月利用CUA组织顾问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泌尿外科医师问卷对CUA注册的、每周至少20 h临床实践的泌尿外科医师的基本信息、对
目的探讨使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工程材料补片行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1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男10例,女性4例。年龄14~65岁,平均29岁。脊髓发育不良8例,脊髓损伤6例。尿动力学检查: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平均为(150.1±64.2) ml,膀胱顺应性平均为(5.2±3.9) m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82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0例,女22例。年龄29~82岁,平均(56.1±11.3)岁。52例有血尿、腰痛、肿块等临床症状。肿瘤大小2.0~18.0 cm,平均(8.0±3.0)cm。肾肿瘤位于左侧41例,右侧37例,双侧4例。69例接受了肾切除术,13例未行肾切除术者行穿刺活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5岁。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膀胱痛。每次尿量10~160 ml,间隔10~60 min,尿氯胺酮试验均为阳性。将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A组)11例,外科治疗后复吸组(B组)7例,戒毒治疗组(C组)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行B超引导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肾静脉损伤导致造瘘管置入腔静脉、导丝进入右心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收治的1例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岁。因反复左侧腰部疼痛5年,检查发现左肾结石伴左肾积水入院。患者有大量饮酒史3年,高血压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能否作为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5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1例,女68例;病理分级G1 47例,G2 104例,G3 308例;病理分期T1或更低167例,T2 127例,T3 89例,T4 76例;有淋巴结转移92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