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离体洁牙与临床洁牙的扫描电镜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洁牙不损害牙体组织的最佳频率及操作要点.方法 选择25颗离体牙,其中有一颗牙为正常对照,另24颗均有程度不同牙结石和烟斑的牙,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8颗牙1组,每组又分牙结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实验各组均由培训过同一医师进行不同超声频率操作.对照组由没有培训过的医师进行超声洁治.然后以扫描电镜观察.同时,选择临床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临床实验组(下简称实验组),由专门培训的医师进行超声洁牙;另100例为临床对照组(下简称对照组),由未培训的医师超卢洁牙,半年随访临床观察.结果 从离体牙和临床的观察结果可以确定,超声输出频率最佳为4~5 MHz,手的压力为0.049035~0.09807 N,超声工作头与牙齿弧面的切面相一致的方向,成角小于20°,不能在牙面某一点上往来逗留过久,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牙面损害程度,另外超声洁牙后最好抛光.结论 超声洁牙省时、省力,但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输出频率,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做到既清除牙结石、牙垢及色素,又不损害牙体组织。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专业杂志之一,原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双月刊,大16开、72页,采用铜版纸全彩色印刷。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等国内检索机构收录。
期刊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s,BTX)是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属于一种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死亡率很高的肉毒毒素中毒.根据毒素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E、F、G 7个型,C型中再分为C1和C2两个亚型.其中A型的结构、功能已较清楚,20世纪70年代已被开发并逐步试用于临床,目前对某些神经肌肉疾患的治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学美容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期望得到的满意服务的标准越来越高,广泛开展的普法教育,公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当人们得到的医学美容医疗服务与期望值有差距时,就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医闹现象普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期刊
最近,我重温了16年前出版的<医学与美--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以下简称<医学与美>)一书.该著首先引人注目的是由张其亮、彭庆星、邓典智、夏兆骥4位前辈专家写的"序"。
期刊
移植组织器官的缺血坏死是组织器官移植的最严重并发症.为了提高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预防组织器官坏死的发生,1986年,Murry提出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的概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IP技术被不断充实完善,新的预处理方法被相继提出.我们对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充填先天性颞部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脂肪颗粒,经清洗后植入颞部.由于脂肪颗粒移植后有部分被吸收,一般每次超量注射2O%.结果 共充填修复颞部凹陷152例,1次充填者139例,2次充填者9例,3次充填者4例;每次每侧注射脂肪颗粒6~28 ml;疗效满意.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治疗先天性颞部凹陷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目的 探讨简便、安全、有效的下面部宽大的综合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术前下颌角宽大的情况,在局部神经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下,经口内入路分别采用下颌角磨削、角部弧形截骨和升支外板截骨,结合咬肌部分切除、颊脂垫部分切除和面颊部皮下脂肪抽吸等手术,整体全面重塑下面部轮廓.结果 共102例,对71例进行4~24个月随访,其中60例满意,9例尚可,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7%.结论 针对下面部宽大的原因采用单一或联
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院校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理论知识、重在技能应用的专门人才,其理论知识限定在"适度、够用"范围内,其培养要求定位于动手能力的训练上。
期刊
自第一部<医学美学>于1988年在中国大地面世至今,已有20个年头.医学美学(nle(3Iical aesthetics)是以美学与医学的一般原理相结合,研究医学理论与在医学活动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医学美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何理解这一定义中的"一切医学美现象",是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能否被医学界和卫生行政部门普遍理解和接纳的关键所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