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 抓管理 深化会计基础工作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而“会计基础规范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石”,离开了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衡阳公司为全面提升理财水平,始终把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常态的工作来抓,按照“以财务集约化为指导思想,以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为重点,以风险评估与控制为主要内容,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完整、科学、高效、有序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务支撑。
  【关键词】基础规范管理;财务组织体系;流程
  一、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范围
  1.制度建设是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保障。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离开了制度建设,财务工作就会失去方向。
  2.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是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基础。财务核算是一项专业技术较强的工作,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并实施,加快了我国会计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接受新概念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3.细节规范与流程优化是基础工作的保证。基础工作从岗位设置、会计交接、规范核算和强化监督四个方面,将经济业务从凭证的制作、审核、付款、传递、装订、报表的编制、归档等业务流程予以固化,保证经济业务核算准确、完整、真实可靠。
  二、会计基础规范管理的具体实施
  1.健全财务组织体系,理顺财务机构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门以服务单位为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不适合集约化财务信息指标的需要。调整组织架构,以专业业务分组进行管理,对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需求来说很有必要。应建立打破以核算单位分组的传统格局,按照财务业务主线成立专业化、集中化和扁平化的业务分组来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这一系列的健全和理顺彻底改变了原来财务人员多层级管理模式,打破了财务人员“各自为政、各为其主”的工作局面,提高了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度。
  2.明确管理流程,制定统一标准
  建立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为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的规范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优化会计基础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线上检查为主、现场复查为辅”的方式,以具体业务会计核算为主线,融合会计政策、账务处理、原始单据等管理规范,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平台建设。
  三、规范业务操作,规避考核风险
  1.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巩固提升工作要求,梳理明晰营财业务界面与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统一业务管理规则、账务核算规则以及数据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实现流程、职责、制度标准和考核等体系的动态匹配。从源头入手将会计基础管理及内控要求植入营销业务流程全过程,提高了供电收入管理实时化水平。
  2.运用双向传输强制检测功能,构建凭证实时传输机制,优化ERP财务管控数据互传机制,杜绝凭证单向生成,确保套装软件与管控系统账务数据实时一致,提升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运用往来款项多维查询管理功能,通过客户/供应商、时间、合同等多维度核算与展示往来款项,实现系统自动清账与账龄分析表自动生成,有效提升公司往来款项管理工作水平。
  3.制定工作标准及管理规则,加强与业务部门协调沟通,优化规范工程建设“两端”(设计端、结算端)“三线”(合同线、成本线、资金线)等前置环节业务流程,同一资产设备管理数据标准,消除项目转资时资产与设备录入信息差异,实现设备台账与资产卡片同步创建。
  四、开展“一周一课”,加强内部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1.注重内部复合型人才培训。在引进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基础上,公司“搞活存量”, 加强财务专业学历非在岗人员的管理,建立财务人员信息库,利用内部培训资源,有目的地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2.开展通用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建立财务知识信息库,每周开展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制度、政策、规范、管理办法等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将新制度、新政策用培训的方式推广开来,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业务能力。
  3.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培训。除常规培训外,公司按照业务类别,结合实际通过财务专责授课方式,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培训、日常报账业务规范培训、资金支付业务培训、税务知识特别是“营改增”讲座等,让财务人员熟悉业务,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同时,以考试结果验证培训效果,提高全体财务人员知责、懂法、依法履职能力。
  五、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和改进
  1.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
  (1)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方法。主要根据省公司及本单位制定的文件规定进行自我评价,或市公司组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评价。还可以通过财务稽核、内部审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2)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具体包括:原始凭证合法、有效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交接手续,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3)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步骤。首先制定会计基础管理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的事项和依据;其次按照评价的内容开展自查整改工作;第三在会计基础管理评价打分表进行评分;第四逐项分析会计基础管理存在缺陷的主要环节、原因和影响,提出完善建议,撰写评价报告;第五编制整改建议书,跟踪落实整改。
  (4)会计基础管理的评估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家电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原始凭证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会计基础管理改进的方向
  会计基础工作改进的思路和方向:围绕“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现代化”核心目标,以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为主线,以深化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加强财务标准化建设为保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王海.浅议会计基础信息披露[J].财政研究,2014,21(1):56.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内部会计控制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及防范舞弊、预防腐败的客观需要,是职业院校自身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在需求,是保证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有序、高效运行,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资产的安全及完整,确保会计工作质量,降低职业院校经济运行风险,而在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中建立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  一、职业院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职业院校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会计信息
【摘 要】土地是“三农”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促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并对当前形势下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对策加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三农”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和内容  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为平台,来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根据运行经验,对有关专著和标准中提出的双室双层浮动床进水水质、工交的选择、自由空间的高度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暂硬大于2 0 mmol/L,总强酸阴离子大于2.5 mmol/L的条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该时代背景下,合理应用会计电算化,对提高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及审计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也能进行优化管理,本文就电算化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实施电算化管理的途径进行研究,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企业内部 控制审计 策略分析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
【摘 要】一个企业的管理效能,事关到一个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水平。根据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运作存在的自身特性,本文从高速公路工程领域常见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农民工工资支付财务管理等的创新模式,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以避免出现农民工上访讨薪或聚众闹事等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支付模式;创新  高速公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