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决定远行,我决定开始“爱”他r——《傅雷家書》

来源 :艺术品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aowei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文学从长达十年的权力阴霾中逐渐发声出来,一时出现了许多反思社会,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作品.如果说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是以克制、琐碎的态度在描写文革的作品中另辟捷径,那么《傅雷家书》也可姑且算作此类作品.rn1981年,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次子傅敏整理编订了一家的来往书信,其中大多为父亲与哥哥傅聪由1954年至1966年期间十二年的书信并出版,定名《傅雷家书》.《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傅雷家书》就像是一根线,线的这头是傅雷在国内的命运起伏,那头则是傅聪国外求学、追寻艺术梦想再到成名娶妻生子的成长经历.而感动我们的则是贯穿其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以及两位艺术家关于艺术与美的思考、探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癌症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重要活化因子。许多研究在结直肠癌中发现持续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可诱导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相关的癌基因的异常表达。现就IL-6、STAT3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预后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期刊
没有寒暄,没有起承转合式的铺垫,开门见山就说:“我这里的苦笋与茶,都是上上品,你可以来呀!”如此亲切熟悉的口气至少提供了这样的信息:被忽略的斯人一定是常相往来的好朋友吧.在怀素的心里,所惦念的可能是厨房一角的苦笋,或者是某一杯清香的绿茶,这也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期刊
《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法的典故.rn吃橘子有时令的讲究,王羲之是懂得个中滋味的.他在给朋友的信札上写说:今天送给你三百个橘子,但是还没有到霜降的节气,就没有多采摘.rn王羲之当日的奉橘三百,多么像我们如今亲人朋友间的以礼相送——橙子梨子橘,遥遥送去时,也要交代,要嘱咐.一口应季应时的好滋味,愿你也尝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