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研究背景初探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印象主义绘画传入中国正值欧洲画坛流派纷呈,现代主义思潮迭起之时,从印象主义绘画的引进到多元发展的当今画坛,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中国油画的发展。印象主义绘画不仅对欧洲画坛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革新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因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也是东西方艺术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显现。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中国油画;影响
  在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后不久,油画便被欧洲传教士带到了中国,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是为传教服务,当时并没有广泛传播发展,因此,“20世纪以前,西方美术对于中国的影响不过是像大海上掠过的一阵轻风,在海面上掀起一阵涟漪便很快消失。”[1]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这种中国人眼中的“殊形诡制”的真正发展却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这个时期的“西画东渐”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量的留学生涌向国外去探寻油画艺术的真谛,并对西方油画进行了引进和创新。印象主义绘画传入中国时,正值欧洲画坛流派纷呈、现代主义思潮迭起之时,从印象主义绘画的引进到多元发展的当今画坛,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中国油画的发展。印象主义对中国油画,用吴冠中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百年前的老奶妈”“学过西方油画的……都吃过印象主义的奶。”[2]此番话形象的说明了印象主义绘画在中国油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诚然,印象主义绘画不仅对欧洲画坛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革新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因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也是东西方艺术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显现。
  一、研究背景
  “印象主义是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科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3]印象主义画派是一个松散的艺术团体,因其画风相似很多年轻的画家经常聚集在盖尔波瓦咖啡馆进行会晤或结伴外出写生。这其中有莫奈、雷若阿、毕沙罗、巴齐耶、西斯莱、莫里索、德加等。从1874年莫奈的“印象?日出”到现在,印象主义在欧洲美术史上已经走过了130个年头了,自1905年李叔同从日本引进印象派绘画开始,印象主义绘画已经伴随中国油画走过了风雨坎坷的百年历史。印象主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关于印象主义和印象派的著述也已很多,但由于中国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得很多人未能够真正、全面的认识到它的艺术地位和价值。印象主义主张亲近自然,进行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摈弃了古典油画中的褐色调子,开始用色彩的眼睛观察世界,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并注重对画面形式的探索。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画家们试图摆脱文学对绘画的影响,更多地开始关注绘画语言本身。
  印象主义绘画作为西方绘画特殊历史阶段的一个流派,虽然只发生在19世纪后期短短的十几年间,但它突破了西方绘画的写实传统,成为更个人化、更情感化的写实。莫奈曾说,“我们作画如鸟儿啼鸣,作画不靠教条”[4]在对自然最直接的观察和体会中,努力表现自然意趣。且印象主义本身就吸收了东方艺术的某些元素,它与中国绘画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象、意蕴、意境,”等这一切都有着不谋而合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思维[5]。因而,它能被很多中国画家和观众接受、认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就油画的表现语言、观念、艺术家的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来讲,中国当代油画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中国油画的整体状况来看,油画的色彩问题仍然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大课题,一个制约和窒碍整个中国油画水平提高与发展和不断深化油画品格的大问题。今天有相当多数量的油画家还远没有过好这一关。”[6]
  油画传入中国是从利玛窦给万历皇帝送来圣像开始的,已有400多年了。不过油画真正被中国油画家学习不过百年历史,而西方油画已经有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至于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陈丹青先生也没说清楚,但是,既然我们历史选择了西方的这个画种我们就要将其精髓学到位。中国人画油画和西方人画油画的历史背景和审美情趣不同,不可能与其一样更不用说超越他们了。但是,著名美术批评家尚辉先生曾说,中国油画家画面最基本的两个问题现在有很多画家还未解决,色彩和空间。而要解决这个色彩问题,就是要向印象主义学习。只有深入研究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精髓才能理解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多元化艺术世界里找到油画和中国绘画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中国油画民族化这个课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今的中国油画正遭受着西方现代艺术的空前冲击,加之商品经济的影响,很多艺术工作者处于浮躁、迷茫的状态,没有明确的价值文化取向。传统的架上绘画正在处于困惑中,真正能静下心来研究油画的人越来越少。而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方面的突破性成果以及纯真的艺术探索精神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对象。因此,潜心研究印象主义绘画(艺术思维、艺术精神)及其对中国油画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油画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时期,如何学习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油画,是中国油画艺术面临的当务之急。对于外来艺术,我们不能一味的膜拜和跟随其后,重要的是在学习它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基础上扎根本土文化,结合本国传统,做到“洋为中用”。面对层出不穷的多元艺术的冲击,中国油画在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同时要寻求突破和创新,惟有此才能凸显本民族的艺术个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印象主义在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关于印象主义绘画的研究也已有很多。但是,关于印象主义对中国油画的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章和著述还为数不多,有的也只是泛泛地谈到,少有阐述翔实和深入分析的文章。
  英国著名理论学家迈克尔·苏利文在《东西方美术的交流》中关于西方美术对中国的影响有所阐述,但是,关于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只是寥寥几笔,并未深入展开。   (二)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印象主义绘画在中国发展的特殊历史,在国内关于印象主义绘画的翔实阐述已有很多:约翰·雷德华的《印象派画史》,吴甲丰的《印象派再认识》,高天民的《法国美术史话》,李行远的《印象派画传》等等。
  但是,关于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油画的关系的研究则是从中法文化年之后悄然增多,相关著述极少,多为期刊文章:王颖的《印象派与中国绘画》谈到印象主义绘画在中国的特殊历史,并未涉及影响;邵大箴的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审美趣味讲到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绘画在审美上的相通之处,为本课题的研究埋下伏笔;张桐瑀的《印象派还能给出我们留下什么——孙为民访谈录》强调了当今画坛迫切需要印象派的纯真的艺术探索精神;邹跃进的《法国的印象派和我们的印象派》提到印象派绘画对我国美术的影响但是没有展开详细论述;罗中立的《学习印象派是中国油画寻找出路的一种观念倾向》较为理性的分析了我们对待印象派的态度。
  因此,鉴于国内缺少关于该课题的深入详细的分析研究,加之印象主义绘画在西方油画史中的划时代意义和对中国油画发展的诸多积极影响,这个论题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印象主义绘画及其传播
  印象主义绘画是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桥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对法国和整个世界画坛都有深刻的影响。欧洲、美国、东欧、日本等都受到了影响。但是,相对于俄罗斯和日本来说,印象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并没有那么顺利,因而,中国并没有将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成果充分研究和利用。
  (二)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研究
  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分别从早期、中后期和新时期这三个时期来说明。在早期“西画东渐”的推动下,印象主义绘画很快被中国人喜爱和学习;由于中后期社会的变革和动荡,印象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而,也阻碍了国人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继续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艺术界又忙于对西方现代各种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研究和关照仍欠深入。
  (三)结论
  油画的本源在西方,作为一种绘画方式和工具,我们需要更好的研究它的传统和艺术精髓,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中国油画教育教学,同时注意挖掘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将其发展,并不断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族个性的油画艺术。
  由于本课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大量收集和阅读相关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认真研读相关国内外画家传记,品评画论画册,了解其艺术主张,熟悉其艺术风格变化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及时了解相关画展情况,亲自拜读名家名作,并在自己实际的绘画创作中认真学习和感悟。
  四、取得成果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更全面的了解印象主义绘画,并能找到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油画的关系,全面、客观的看待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过程;积极借鉴和吸收印象主义绘画中的有益成果,对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能丰富、充实中国油画民族化这一研究课题,继而为中国和西方的美术交流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英]迈克·苏立文.东西方美术的交流[M].陈瑞林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2] 王颖.印象派与中国绘画[J].美术观察,2004,(12):101.
  [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德]约翰·雷华德.印象画派史[M].平野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69.
  [5] 邵大箴.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审美趣味[J].中外文化交流,2005,(1):24-27.
  [6] 吴云华.色彩是油画艺术的生命[J].美术论坛,2005,4:55.
  作者简介:
  谢孝珍,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讲师。
其他文献
石门坎水电站是李仙江流域唯一的一座100m级混凝土双曲拱坝,对外交通不便,项目管理面临许多困难,在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等方面的管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建设质量优良和安全
在雷诺数处于(6.0-17.7)×10^3的条件下,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蒸汽冷却、不同角度V形肋通道换热表面的局部努赛尔数分布,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
研究了小球自由堆积型多孔介质内丙烷/空气混合气的低速过滤燃烧过程,分析了燃烧室内温度、燃烧波传播速度和排放特性,以及当量比、入口气体速度等参数对过滤燃烧与排放特性
摘 要: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油画创作市场不了解,整体社会购买力不是,同时,北京综合大学美术专业学生也越来越多,油画作品升值的空间不确定,投调风险大,导致其社会认知情况并不乐观。归根结底,必须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同时艺术进行合作,才能不断提北京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油画的社会认知情况。  关键词:北京市;美术专业;油画作品;社会认知;艺术市场  一、引言  美术专业大学生作为艺
针对旋转电弧窄间隙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多层单道焊焊缝跟踪需要,提出一种基于被动视觉传感的焊缝偏差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旋转电弧位置传感器和处于触发工作模式的CCD摄像机获
针对同贝同步装卸的无等待、阻塞和批处理等特征,将其抽象为一类特殊的混合流水线问题,建立同贝同步装卸的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下界推导.为求解模型,设计基于禁忌搜索
摘 要:艺术作品总是敏锐地感知与传达着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从而承载了超出画家个人体验的现实时代意义。当代的写实人物油画从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挣扎着摆脱出来,对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追崇,转而向平民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追寻。这一转变过程背后既有泛政治的艺术理念的退烧,也伴随着社会经济大潮的卷携,更表现出画家对于现实的体悟与思索。在现代性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当代写实人物油画正行进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上。  关
摘 要:色彩自身并无情感可言,而是画者主观赋予它生命。在名画创作中的色彩也是画者情感的色彩,它充分展现出画者自身创作的意图,心灵体验和情感寄托。同时它还是引起观者情感共鸣的重要因素。画者在创作中要珍视触动心灵的创作冲动,将色彩融于自身体验、生命感受之中,探索出专属的色彩风貌。以求达到色彩情感的延续。  关键词:花鸟画创作;色彩;情感表达  色彩自身并无情感可言,而是画者主观赋予它生命。这也恰恰验证
在当今的IT市场上,刻录机的品牌非常多,竞争也非常惨烈,降价风潮迭起,昔日的硬件贵族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面对众多的品牌,你是否有挑花了眼的感觉呢?你知道它们在本质上都有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与合作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汽车产品顾客满意度和成本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市场调查和QFD分析,获取顾客需求并转化为技术需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