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分化、螺旋CT增强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
【机 构】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分化、螺旋CT增强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病理标本用LSAB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其MVD及VEGF阳性率,并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CT强化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未分化及低分化肺癌CT增强值为35.10±5.22Hu,VEGF阳性率为76.92%;7例中分化、高分化肺癌CT增强值为23.36±8.53Hu,VEGF的阳性率为57.14%;肺癌CT强化越明显,VEGF表达阳性率越高。15例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病灶CT增强值为35.65±6.68Hu,MVD值为51.27±25.31;5例无淋巴结转移者肺癌CT增强值26.36±10.36Hu,MVD26.57±12.36。14例VEGF表达阳性者肺癌MVD计数为50.36±6.32,6例阴性者肺癌MVD数为29.63±8.75。所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CT的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其VEGF的表达、MVD的含量有良好正相关性。此对评价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指导临床治疗,评价疗效及预后等将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正>果园生草栽培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制",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园生态规律,在果园采用宽行距的栽培条件下,行间或全园种植有益草本植物的一种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
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核心发展战略,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以弥合发展差距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视野,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资源,或者说是学习资源。 1. 微课的起源与特点 微课起初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他将原来比较长的教学视频缩简,转变成几分钟的小课,让学生通过网络而获取知识学习
背景:在骨组织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生长因子协同参与,目前组织工程中对生长因子的递送大多局限于单一种类和单一浓度,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新一代的组织工程材
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一个区域公共产品(即“俱乐部产品”,如区域性经济组织、制度与规则等)的提供过程。中日韩经济一体化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展,
Fe(Ⅲ)与磺基水杨酸在p H=2~3的溶液中形成紫红色配离子,加入适量的VC将溶液中的Fe3+还原成Fe2+,溶液吸光度减小。测定溶液加入VC前后的吸光度分别记为A0、A,其吸光度变化为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Al(Ⅲ)与CAS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表明,在pH=5.4时,比色液的最大吸收峰在600 nm,Al(Ⅲ)浓度在≤6μg/25 ml时符合比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