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和的建议》文体分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斯威夫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作家之一。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他的著名讽刺作品“一个温和的建议”进行分析。基于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到小的原则来分析失衡和失协的文体效应,作者旨在帮助读者更容易地赏析这篇文章,并在这部讽刺作品中对贫穷的爱尔兰人表示极大的同情。
  ◆关键词:文体分析;讽刺;失衡;失协
  一、宏观层面
  (一)语境
  1.文化语境
  首先,爱尔兰经济受到英国政府的无情压制,导致它的失业率上升,制造业和商业遭到破坏,农业也陷入瘫痪。第二,爱尔兰的政治地位不平等。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不景气导致爱尔兰政治地位低下。第三,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国新创立的新教脱离了爱尔兰人仍然信奉的天主教,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法案来迫害天主教徒。
  2.情景语境
  语场:此文由斯威夫特于1729年匿名撰写并出版,作者建议爱尔兰的穷人把刚满一周岁的孩子卖给富人,富人可将孩子做成美餐,这样有很多好处:一,穷人可以获得收入,改变贫穷;二,富人有充足的肉食来源;三,社会上的人口减少,可以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语旨:本文是提倡者向英国政府提出的详细建议。
  语式:通过写作的方式,并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使用陌生化手法来处理角色,这种手法打破了读者对角色的旧认知,用与常识相悖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接受新的认知,因为只有新奇的东西才能在新的视角和新的层次上激发读者的兴趣,挖掘出更深刻的意义。即作者用“提倡者”的语气为爱尔兰的生存出谋划策,但其真正目的是抨击英国王朝的黑暗和邪恶,以表达他对暴政的憎恨和对被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同情,将反讽技巧推向了英国文学的巅峰,给读者一种新鲜感。
  (二)社会功能
  1.欣赏功能
  幽默性:使用讽刺和愤世嫉俗的语气来营造幽默感。他谦虚地提出了关于吃人的想法,就好像它们是完全合法的一样。作为读者,我们知道吃孩子是不会发生的,也不可能。但他用一种讽刺的语气让我们得以一窥爱尔兰的可怕情况,来营造黑色幽默。
  2.喻世功能
  象征性:吃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作者把动物和食物比作爱尔兰的孩子,例如: “一个健康的幼儿,在一岁大的时候,无论是炖、烤、烤还是煮,都是最美味、最有营养、最有益健康的食物;我毫不怀疑,它也同样可以作为炖肉或杂烩。”人类沦落为动物,丧失了人格,这样的去人格化显然是一种尖酸刻薄的写作方式,与这部作品标题《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温和”一词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标题也使用矛盾修饰法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因为谦虚与提议的内容背道而驰。
  讽刺性:反讽有两层意义,真正的意义不是字面上的,而是由特定的语境赋予的。本文的写作风格是经典的尤文纳式的讽刺,反讽是贯穿整个语篇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了批评统治者的残暴,作者劝他们把婴儿当作家畜饲养和育肥,然后宰杀以解决贫困状况,并郑重地引用数据,严肃地阅读婴儿肉的烹调方法。通过反讽,作者将讽刺与谴责交织在一起。
  二、微观层面
  (一)语音层
  头韵的应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声音效果,例如:foreign fineries。其次,多音节词汇使用频率较高。因为大量复音词的使用可以增加小说的形式感,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类似于官方文本。叙述者试图说服读者,这种以官方文本形式提出的残酷建议大大增加了对政府的讽刺。
  (二)文字层
  逗号的高频率使用具有失衡效果,可表示递进关系,例如:穷人失业,那么他们就没有食物,没有力量。因此,他们只好把子女卖给有钱人。
  (三)词汇层
  词汇集,也就是高频率的使用同一领域的词,产生了失衡文体效应,本文反复出现数学和商业术语以及和动物相关的词语。一系列动词隐喻,产生了失协的文体效果。作者将穷人比作牲畜,英格兰和爱尔兰的房东对待穷人就像对待动物一样。渐升法,根据词汇的强烈程度从低到高排列。例如“dying and rotting”指穷人死后的情况越来越差。过时词的使用产生的失协效果,比如“repine”,因为除了这些词,其他的词都很现代。之所以选择这些词汇,是因为这是向政府提出的建议,应该是正式的。
  (四)语法层
  名词化的形式很多。名词化程度越高,语篇就越正式。名词化的功能之一是简化语法。正式语篇的语法通常简单易行。“of”的反复出现使動词短语名词化,语法容易读懂。此外,在阅读时都有很强的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普遍性。使作者的叙述更加客观,减少了语言的局限。
  掉尾句是其主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置于句尾的句子,例如:“我也不能否认,如果这个小镇上的几个胖乎乎的年轻女孩也有同样的用处,她们的财富没有一分钱,没有椅子就不能出国,穿着永远不会付钱的外国服饰出现在剧场和集会上,王国也不会变得更糟。”掉尾句特别适用于制造紧张气氛或重建高潮或意外结局。大量的从句结构,全文超过一半的句子是复杂从句,有很多插入语。频繁出现的插入语,表明说话人非常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他在公众中的形象。
  (五)语义层
  本文利用大量的衔接机制,来表示语篇中句子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例如“but; for first”等。这些词语和短语在句子之间形成了相当明确的关系,有助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循序渐进地解释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参考文献
  [1]马中夫,罗田莉.A Modest Proposal文体风格析[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03).
  [2]蔡迎钦.论斯威夫特《一个小小的建议》(英文)[J].嘉应大学学报.1994(03).
  作者简介
  王苗苗(1997.05—),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商务英语研究,文体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全面推广校园足球运动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校园足球教学,探究利用激励,游戏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小组竞赛等教学方法措施,对学生增强足球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足球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现阶段,相较于其他国家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对创新教学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在学校中得到了广泛传播,给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路径。本文将对数学游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游戏;教学价值;实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新型核心素养人才的观念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想要培养核心素养,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美术中运用核心素养理念是小学生既能了解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能增加美术国画所需要的人才。国画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艺术的长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我国绘画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思考,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国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过渡时期,为了做好入学准备工作,需要适当改变环境布置,调整作息时间,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强度,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加速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步伐,使儿童不受任何心理与生理影响地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学前教育过渡时期,阐述了学前教育过渡时期教育认识的主要误区,对学前教育过渡时期幼儿活动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摘 要:本园“书香满园”活动以《三字经》诵读为“抓手”,希望在自主阅读活动中全面提高幼儿的重复性复述能力。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透过《三字经》,丰富幼儿园“书香满园”活动形式、形成“仁、义、诚、敬、孝”的文化氛围、辐射礼仪教育,最终培养幼儿形成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等提高复述能力的具体方式,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自主阅读;重复性复述;优雅性情;敦厚人格;礼仪教育  复述包含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
期刊
◆摘 要:千百年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受到了历代人的尊敬和崇拜。在新时代为了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升我国教师的整体素养,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同时,这一标准的提出也对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教师要扎实践行“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给初中历史课堂带来了极大变革,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支撑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实施,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已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智慧课堂是一个智慧的生成过程,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自我探究,有效运用历史观念和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
期刊
◆摘 要:面对新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职业学校教师要转变教育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创新成绩评价机制,构建“以技补分”“以德补智”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学校;评价;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职业学校学生运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可能许多学生都不合格,这极大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单纯以学科成绩分数评价我们的学生是极不科学的。每个人在某一方面可能有自己的特长、创新思维;
期刊
◆摘 要:“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特有的学科品质和关键能力,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主要依据和载体,是培养学生其他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料实证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史料学习兴趣、整理史料习惯、史料分析能力、史料综合认知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究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多角度的侧重引导培养,从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的长期目标。
期刊
◆摘 要:名著作为文坛璀璨的明星,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名著并不受到重视的情况十分突出,名著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破解名著教学的阻碍,并将教学落到实处、深处,成为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名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如培根所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