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分组实验,并对实验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高中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实验贯穿物理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物理的教学也离不开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学生知识的掌握要用实验进行检验。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正是看到了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和高中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所以把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重要一环来对待,并把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进行考查。但是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师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总是在实验前占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在安静地听完讲解后才很无趣地开始实验,等待的过程消耗掉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这种只是为了巩固知识而做的实验,缺乏对学生实验意识的关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实验与技能的联系,没有同学生的自我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呢?我认为广大物理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物理实验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验要有趣味性。
高中物理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物理试验中有很多的小实验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实验新奇有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善于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的的实验内容,用以辅助实验教学。
2.利用多种手段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很危险,不适合学生近距离观察,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不易察觉;还有的实验现象保持时间短,不容易观察到。为此我们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有效性。其中把多媒体教学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中,能有效地弥补了以上遗憾,值得推广。这样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把实验现象再现到学生的眼前,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有效性。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好学生的观察指导,教给学生必要的观察方法,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要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3.教学相结合,提高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把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分组实验,并对实验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给学生要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说明,组织高中生实验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现实相联系的内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物理的实用性,使学生感到学物理很有用,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与现实相联系的实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5.开展高中物理第二课堂等活动,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中物理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如进行物理小实验、小制作,进行专题研究调查,等等。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组织和开展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课外活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高中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1.及时指导,培养能力。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少走弯路,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2.引导高中生进行有效分析推理。
从实验现象要得出实验结果,要经历推理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高中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高中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实验设计就是学生根据问题通过思考制订实验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是对学生实验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得来的。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难度的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教给他们实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反思实验与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实验贯穿物理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物理的教学也离不开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学生知识的掌握要用实验进行检验。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正是看到了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和高中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所以把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重要一环来对待,并把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进行考查。但是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师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总是在实验前占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在安静地听完讲解后才很无趣地开始实验,等待的过程消耗掉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这种只是为了巩固知识而做的实验,缺乏对学生实验意识的关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实验与技能的联系,没有同学生的自我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呢?我认为广大物理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物理实验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验要有趣味性。
高中物理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物理试验中有很多的小实验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实验新奇有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善于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的的实验内容,用以辅助实验教学。
2.利用多种手段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很危险,不适合学生近距离观察,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不易察觉;还有的实验现象保持时间短,不容易观察到。为此我们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有效性。其中把多媒体教学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中,能有效地弥补了以上遗憾,值得推广。这样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把实验现象再现到学生的眼前,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有效性。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好学生的观察指导,教给学生必要的观察方法,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要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3.教学相结合,提高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把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分组实验,并对实验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实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给学生要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说明,组织高中生实验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现实相联系的内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物理的实用性,使学生感到学物理很有用,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与现实相联系的实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5.开展高中物理第二课堂等活动,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中物理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如进行物理小实验、小制作,进行专题研究调查,等等。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组织和开展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课外活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高中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1.及时指导,培养能力。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地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少走弯路,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2.引导高中生进行有效分析推理。
从实验现象要得出实验结果,要经历推理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高中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高中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实验设计就是学生根据问题通过思考制订实验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实验是对学生实验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得来的。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难度的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教给他们实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反思实验与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