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心理咨询师工作价值初探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咨询师是助人自助的职业,其使命是提供支持,缓解痛苦,助人成长。监狱心理咨询师具有监狱人民警察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其承担的任务和使命更加特殊。事实上,监狱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监狱人民警察和心理咨询师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促进罪犯心理健康和提升改造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两种职能的优化重组。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狱心理咨询师自身优势,展示其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彰显人文关怀及重塑健康人格的独特价值。
  一、提供心理支持
  在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多是受“伤”、受“气”、受“苦”之人。这些罪犯迫切需要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雾霾,迎来改造的春天。
  尊重。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咨询,更谈不上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监狱心理咨询师作为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不管是在心理咨询中还是日常的管理教育中,都要对罪犯表示出应有的尊重,追求正向的教育效果。罪犯作为失去人身自由的特殊群体,心理往往更敏感、更脆弱,监狱心理咨询师只有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倾听。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罪犯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罪犯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目光、表情、手势等)的。应当鼓励罪犯倾诉,促进警犯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是为了深入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澄清问题,促进监狱心理咨询师与罪犯彼此的认同和接纳。
  抚慰。人人需要抚慰。前来咨询的罪犯,大多自卑或安全感缺失,所以更需抚慰。关于治病,一个著名的美国医生说过这样的话:“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心理咨询师治的是“心病”,道理亦然。在对罪犯咨询过程中,监狱心理咨询师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但只要秉持时时安慰的行动,同样是一种坚定的支持,有时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帮助。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监狱心理咨询师对罪犯的帮助是心理帮助,心理帮助是广泛的、过程的、多元的,尊重是帮助,接纳是帮助,理解是帮助,安慰是帮助,一个鼓励的眼神同样也是帮助。也就是说,朝向解决罪犯心理问题的所有善意的手段,都是帮助。
  二、彰显人文关怀
  罪犯,在监狱人民警察的眼里首先是一个犯了罪的人,在心理咨询师的眼里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监狱心理咨询师是监狱人民警察,是执法者、管理者、教育者,但更是一个心理教育者,应不同于思想教育、劳动教育、批评教育的传统形式,真正把罪犯当人看,彰显人文关怀,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使他们矫正人生的航向,走好改造中的每一步。
  关注。关注是了解的开始,关注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一般来讲,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被他人、社会,尤其是最重要的人关注的渴望。罪犯被剥夺人身自由,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很难或较少被亲人或朋友长期关注。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监狱人民警察无疑是罪犯最重要的人之一。正因为如此,监狱心理咨询师更应从人性的角度、专业的眼光去关注罪犯群体、个体的积极方面,使他们积聚向上的力量。
  关心。关心是关注的延伸。通过持续对罪犯群体、个体的关注,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虽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但却需要监狱心理咨询师走近他们,像慈母一样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力量,使他们在改造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快。
  关爱。关爱是关心的深化,更是一种爱的表达与行动。在改造中,由于执法的关系,监狱人民警察对罪犯教育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是批评、否定和指责,而鼓励、肯定和赞许却相对较少,这种状况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作为监狱心理咨询师,理应考虑罪犯的正当需要,在与罪犯交往的各个环节去表达对他们改造的关心、健康的关心、家人的关心并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看他们想什么、怕什么、需要什么,咨询师能给他们什么。这样就拉近了罪犯和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距离,从而激发改造的正能量,让罪犯收获感动,懂得感恩,得到心灵的成长。
  三、重塑健康人格
  人格是源于个体身体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健康的人格是需要、动机、情绪、行为的协调、一致和统一。犯罪是生物、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个体而言,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认识偏激、情绪失控、行为冲动、关系失范等等,都在一个个罪犯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健康的人格,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现实改造,更会为将来重新犯罪埋下隐患。因此,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中,监狱心理咨询师应以认知合理、情绪适度、行为适当、关系和谐为目标,重塑罪犯的健康人格。
  认知合理。认知是人格的基本成分,是一个人对他人、对事物(事件)、对社会、对环境的认识、解释和评价。认知合理,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客观、全面的认知。成长过程中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一个人犯罪的根本动因。绝对化要求、过度概括、糟糕至极等不合理认知在罪犯群体中表现突出,故矫正罪犯的不合理认知成为监狱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使命,其工作成效更能体现监狱心理咨询师的社会价值和提升职业自豪感。
  情绪适度。从更广泛意义上说,情绪是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个人对直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一个人的情绪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从情绪的情感性、强度、表达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情绪适度,准确地说,就是能觉察到情绪的变化,控制好情绪的强度,在适宜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对罪犯来讲,分场合、分时间、分情境地适度表达情绪,可以增进和亲人、他犯及民警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建立稳定的情绪模式。
  行为适当。行为是人格的外显部分,是人格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每个人都有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面对挫折和冲突,部分罪犯往往会失去理智、行为失控,做出攻击、伤害、破坏等冲动行为,特别是涉黑、涉恶犯、暴力犯表现的尤为突出。监狱心理咨询师应把握不同改造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犯罪类型罪犯的共性特点,结合每名罪犯的个人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行为矫正,使罪犯打破原有的冲动的、不理智的行为模式,建立正向的、理性的、积极的行为模式。
  关系和谐。关系无处不在,关系能成就你,也能毁掉你。良好的关系是一个人健康、幸福、成功的基石。罪犯入监后,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同,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基本上是支离破碎、面目全非,面对现实,需要重建新的、支持性的、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系统。在这个新的关系中,亲人、罪犯群体、监狱人民警察成为罪犯良好关系的主体。监狱心理咨询师在罪犯人际关系重建中起着启发、引导和指导作用。对罪犯改造而言,监狱心理咨询师是带动者,罪犯群体是陪伴着,亲人是推动者,这三股力量,共同促进者罪犯的成长、成熟、成“人”——一个守法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话题,大众消费者逐渐了解虚拟现实,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虚拟现实市场的繁荣,反之消费市场进入寒冬。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对于虚拟现实的研发竞争愈演
加入WTO,使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加入WTO给我国教育带来的利弊和机遇与挑战,并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Q:我患有双肾结石及胆管结石,请问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吃哪些食物对排石、缓解病情有益?
基于计算机的自适应考试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自适应考试理论应用于教育测量学的一种新型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建立在项目反映理论基础之上,采用计算机为考试工具具,它与以纸、笔
角色一词原本是指戏剧舞台上的人物,角色的行为由剧情所规定.社会本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将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班主任的角色形象是指符合班主任角
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邓小平知识经济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知识经济观的理论基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对知识的经济价值的极力彰显.邓小平关于知识经
"非智力因素"是针对智力因素而言的,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大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萨中学区登峰小学校长杨学刚同志1987年参加工作,在登峰小学工作了十五年,历任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
最近,可乐再次遭遇“致癌危机”。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了一份公告,宣称在可乐中发现了大剂量的致癌物4-甲基咪唑。该组织以此向美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