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否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这就关系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一个学期来,我运用“激励机制”寓于班级管理之中,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使整个班集体的学风、班风形成了比、学、帮、赶的局面。教师们在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的调控中,探求激励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引导、教育和管理,是从主体(学生)的需要出发,把这种主体需要和社会客观要求统一起来,并从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烧铸出一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争创一流的人格品质。
  一堂优质课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否得到可真正的调动,这就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控制策略中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激励”机制。同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否有良好的班风一堂优质课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否得到真正的调动。这就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控制策略中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激励”机制。同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否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这就关系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全体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所谓“激励”是指班主任用激发和鼓励的方法,使每个小学生积极参与,奋发进取,进一步发挥他自尊、自强、自信、自理的作用。激励是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热情,使其保持积极的状态。“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通过他的大脑,一定要转化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①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②《三国演义》中也有“请将不如激将”之说,而“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们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他的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③所有这些都说明“激励”在开展班级管理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在开展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具体做法:
  一、以“目标“激励学生
  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从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长期的、短期的目标之中完成的。完成一个目标,便是一次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往往可以产生自我满足的愉悦心情。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如能事先了解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便有助于他们提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目标引导人的活动,诱发动因并规定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这种目标,换一个角度说,也就是活动能够达到的结果的观念形象,这本身就是十分鼓舞人心的。所以,我在开学初,就与全体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一日十条》以及班级量化表,并明确了本班是学校的“先进班”“文明班”。如能取得当月的“先进班”“文明班”,每人在操行分上加2分、1分。目标确定后,学生在每天填写的“自我评价”表中,都有令人满意的进步。(如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纪律……)日复一日,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如开学初,上课铃响后,课堂还有嘈杂声,可没到两个月,学生能在没老师上课的情况下安静地自习。在学校每月的班级评比中来看,我班1次获“先进班”2次获“文明班”的称号,同年级来说,纪律是最好的一个班级。所以说,班主任能及时提出明确而适度的自我管理目标,也可产生激励效应。
  1.以“精神”激励学生
  精神需要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人对某种事物,某种对象的期求、渴望和欲望。它因人的内在要求,社会的需要而产生,表现为人的思想、行为的动机,是产生人的思想、行为的原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精神激励其实是班主任采用灵活的口头式或书面语言去激励学生使其化作动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1)口头语言激励
  口头语言激励就只对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采用授予荣誉的办法进行表扬。如课堂上常用“你真棒”, “XX今天表现很好”,这些常用的口头表扬语。又如我班实行半个月一小评的“三好标兵”、 “三好学生”、 “优秀班干部”、 “学习进步奖”等,在授予荣誉前让学生自评、家长评,最后发动学生进行评选评议,取得集体舆论支持后再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公布,召开隆重的发奖大会,创造一种使人羡慕的心理气氛,以提高奖励的价值,使接受荣誉者在热烈的掌声中感到自豪和愉快,并受到更高层次的激励的鞭策;也会使广大同学受到较高的鼓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2)书面语言激励
  书面语言是班主任写给学生的评语,具有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扶植他们自信之树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④所以教师们在必要之时,写一、两句激励的评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例如,我在每次的作业上或单元练习卷中,在突出表现的学生卷上写上一两句评语。有一次,我在一个同学的练习卷写上“其实你的字很漂亮,若再用力一点就更漂亮了”。她一看评语后,以前模模糊糊的字再也没出现了,在我眼前的是有力而清晰的,端端正正的字体。该同学家长来校访时,对我说:“老师,你一句话,胜过我讲十句话,这真谢谢你。”又如在班级每周一大评的活动中,除了在操行表上加分,我还把学生的优秀表现写成“优秀卡”。学生平时行为中,总有进步的,好的表现,老师根据平时观察记载,将这些表现用赏识的眼光,流畅的语句,写成一张张短文卡片,指出学生的优点。这样帮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重新认识自己,使他们在心理上增强了自信心;更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上进心,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要扬长避短,就能成才;增强了“你行,我也行”的勇气;还让学生天天好心情地参与学习。
  2.以“物質”激励学生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这是人奋发向上的精神、物质激励规律。人除了精神激励之外,若加以适量的物质激励,开展班级工作就更加如鱼得水,非常顺利。如在班级每月开展一大评的“三好标兵”、“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进步奖”中,我就拿出一部分班会费购买学习用品,分档次奖励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就更落实到实处,整个班集体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学期来,我运用“激励机制”寓于班级管理之中,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使整个班集体的学风、班风形成了比、学、帮、赶的局面。教师们在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的调控中,探求激励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引导、教育和管理,是从主体(学生)的需要出发,把这种主体需要和社会客观要求统一起来,并从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烧铸出一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争创一流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师对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追求,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化,为社会培养出高标准人才。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74页
  ②见冯梦龙《古今小说》
  ③王力中《激励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④高谦民 黄正平《小学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7页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洛溪新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让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结伴同行,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关键词]数学课堂 问题情境 思维空间 数学原型  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期刊
[摘要]由于片面解读课程标准,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出现了“一刀切”的状况,不论什么课型、什么内容,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按字面意义贯穿整个课堂。有的教师把课堂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完全自由地合作、交流和讨论;还有的教师采用了超市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从哪些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都由学生做主……由于过度宣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导致教师迷失了自己……  [关键词]还是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数学能力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有很好
期刊
[摘要]一口流利的英语离不开大量的词汇积累。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而教师对词汇教学的策略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词汇的积累。我结合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效积累小学生英语词汇量的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词汇积累 教学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一口流利的英语离不开大量的词汇积累。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语言学家McCarthy(199
期刊
[摘要]根据高考试题中考查的热点,结合实例,就遗传题进行解析和诊断。  [关键词]选择题 易错题 诊断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中学教材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试题中考查的热点。在全国高考生物试卷中以此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从选择题做一下考点解析。  例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
期刊
世纪之交,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而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之中。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统继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它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
期刊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内在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在其学习过程中知难而进、孜孜以求,乐此不彼。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我在实践中有了几点感悟。  一、 课堂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同学们最喜爱的活动方式,
期刊
[摘要]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毕业生就业过程当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就业指导课课程实施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实施的新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课程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职业能力、了解就业政策和形势、掌握基本就业技巧、端正就业态度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此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敲击等直观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关键词]创设 激发 培养 能力  小学的音乐欣赏,应以“情”与“境”的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去感受、去体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也就是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因此,数学教师要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关键词]生活情境 生活常识 学习材料 生活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