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的牧歌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春柳老师的“田园语文”是自然的语文,是日常的语文生活,是自然而然甚至是“慢”的生长;是科学的语文,拥有语文视野,讲究融会贯通,支持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是诗意的语文,超越功利性,追求教学民主,人课一体,具有纯粹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田园语文;自然;科学;诗意
  认识杨春柳老师,是近年来的事情。太仓市教育局搭建平台,把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有提升潜力的教师推荐给我们,希望我们给一点引领,让他们发展得更好些。刚开始接触杨春柳时,我感觉这是一位更倾向于凭经验和直觉来教学的老师,对自身躬耕的语文学科领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更为完整的把握。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凝练杨春柳的语文教学主张。我们从“认识你自己”开始,回到她的教育现场,回到她的语文生活。工作二十多年,杨春柳一直在一线教学,在县城的几所直属小学工作过,也有乡镇小学的工作经历,喜欢阅读和写作,性格安静平和,深得学生喜欢。我问她:“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语文老师?”她告诉我,希望教室的方寸之地成为自己和学生“生活”的场所。她的教学,确实有着师生语文生活的“烟火气”。从某种程度上讲,她更像农人耕耘在自己的田园里。于是,我们都赞同用“田园语文”概括她的语文教学主张。
  一、“田园语文”是自然的语文
  自然,有原生态的意蕴,所谓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但又是在课改意识关照下的自然,是有品位的自然。
  首先,把儿童的语文学习提升到语文生活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贴着儿童的生活走,从课堂扩展到整个校园、家庭、社区。杨春柳陪伴学生一起进行“日记长跑”,组织学生们点评互动;她鼓励学生集体创作月度童话故事《动物星球》;她带动学生和家长一起来读书,绘制专门的“读书签条”,评选“小书童”“读书达人”“读书高手”“读书博士”“读书大师”等各级阅读明星;她组织父母和孩子开展亲子写作活动……这样的语文是“日常”的,是水流一样的生活,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着的生活。
  其次,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按学生的成长节奏走的,不是揠苗助长。自然的语文,就是尊重、遵循规律的语文。“田园语文”也不是不要语文学习的收获,而是倡导从容不迫、神闲气定地学习与成长,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远看绿茵茵的一片,走进其间却有在有无之间的感觉。
  再次,自然的语文是持续的、有长度的语文。经验的连续性是课程的重要特征。长程的作业,是杨春柳构建的语文生活常态。比如:把绘本阅读作为小学入学衔接课程,一天一本“慢慢”读讲;尝试让学生精选和语文相关的话题,自己寻找资料,制作PPT,用一个月时间“慢慢”准备,大家来上“小微语文课”;精读曹文轩经典作品《青铜葵花》,用一个学期“慢慢”批注;……如同春种秋收,周期规划,螺旋上升,足够精心,充满静气。这样的语文,是“慢”的艺术,也是“长”的风景。朱光潜先生主张:“慢慢走,欣赏啊!”也充盈着这样的意蕴。
  二、“田园语文”是科学的语文
  “田园式”的语文学习,并不是完全原生态的自由阅读表达,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语文的“田园”是“现代农业园”,而不是任庄稼原生态生长的田野——后者甚至可能会导致“庄稼”长不过“杂草”。专业的语文生活并非给人云里雾里、缥缥缈缈、不可触摸的浪漫感觉,它要达到融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和生命精神培植于一体的境界。
  科学的语文体现课程意识。“田园语文”统筹规划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保持教与学的常规形态,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中心学习内容,在不同阶段叠加辅助课程、活动补充和家长伴学。学习内容的组合主要为“教材学习 辅助课程 方法指导 活动补充”。辅助课程,包含儿歌、绘本、整本书阅读、国学、学法指导等等相关课程。儿歌、绘本课程运用于低年段;整本书阅读课程则是涵盖整个小学阶段;国学课程以古代经典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学力情况相机渗透;学法指导课程则结合日常语文要素,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羊妈妈读写坊”来辅助学习。
  科学的语文讲究融会贯通。第一,学习内容的融通。杨春柳尝试学科间、多学科和超学科的课程整合,把同一学科的学科内容、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教材和网络整合起来,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第二,充分体现语文实践性的特点,推动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融通,以语文实践构建学习的主线。第三,学习方式的融通。听说读写、自主合作探究、积累与梳理等相机融合、协同,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方法也逐步成熟。
  科学的语文支持个性化学习。杨春柳建立起适宜的学习群落,如“小友读书群”“读书磨剑群”等多个同质或异质的组群,解决学习群体共同的语文学习问题。如对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练习(如注音、查字典、默读等等)、阅读经验积累、写作起步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解决。同时,她的教学视野不止于语文,她更关注不同学生各自的家庭环境,更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因为她始终认为:从语文哲学的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语文首先是学语文的人,而后是“学的语文”。所以,她对新任班级的所有孩子进行家访,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引领家长,力求家校各有承担、互为补充。她的读写伴护,真实,及时,贴切,在看似不经意的交流中,好的书籍、电影等资源都能及时进入学生和家长的视野。
  三、“田园语文”是诗意的语文
  “田园语文”超越功利化,是对人生意义、对终极价值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动人们的“真意”正是超越功利的美好情怀。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为海德格尔所激赏,其“诗意”也正是理想生活的光亮。“田园语文”就是要建立语文的精神花园,充满和谐感——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和谐,关注立德树人,关注儿童的人格饱满。
  诗意的语文,还在于课堂荡漾着温暖惬意的情感氛围。没有“你必须”“你一定”这样紧张、焦灼的控制性关系,而是转向“你怎么想”“我在聽”这样的悦纳者心态。倾听、诊断、引导、创造、互动、共享……语文学科的本质意义,是自然无痕地将文字的密码、精神的种子种进学生的心田。比如杨春柳发现某些语文知识点学生们常常分不清(比如:“的、地、得”的用法,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时标点使用,某些易错的形近字,等等),指导纠正多次,效果也不理想。于是她就尝试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于是就产生“小微”语文知识点讲述的教学创意——承担这个项目的学生要完成诸多任务:知识点梳理、PPT制作、讲述技巧学习、同学间互动……个别孩子的成功,带动全班学生的“小微课”讲述,涉及语文知识、语言文化、语文故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特别出色的“小微课”,被推荐到年级组去交流,甚至到全校教师会上讲述。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在平等自由的语文“学习场”中逐步实现的。
  诗意的语文也在于“我即语文”。杨春柳安然地享受自己的语文生活,她读书、写作,和同道好友共享语文生活,把学生和家长逐步引进语文的“晕圈”里。好的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安顿好自己之后的惠及他人。德国作家于尔克·舒比格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杨春柳在寻找对自己而言“最容易的事”——读懂自己,遵从内心,逐步建立自己的语文生活。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她不断明晰“田园语文”教育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高品质的语文学习活动。如今,她自己也有长足进步,用专著系统总结自己对“田园语文”的认识。“一边是幸福生活,一边是辛苦劳作,这恐怕就是小学教师真实生活的两端。”她这样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身就是田园生活的题中之义。
  自然、科学、诗意,愿语文的田园更美丽,愿田园的牧歌更嘹亮。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其他文献
摘要: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纽带。针对当前校外教育辅导站在经费保障、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泰兴市坚持“校站结合”,建立运行机制,规范教师选用,优化实施策略,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校外教育辅导站;“校站结合”;区域教育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目的比较化疗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特殊病例(重症肘管综合症、尺神经损伤、鼻窦炎头痛、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针灸科门诊病人中,随机选择上述病例,应用超微针刀治疗。结果上述特殊病例均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组织领导、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疫情监测、标准化生产、应急管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南漳县畜牧部门服务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评
对一例牛气肿疽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采取了相关的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湖北省天门市是一个畜牧业大市,2009年生猪出栏第8次突破100万头。2010年,天门市畜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增长,畜牧业总产值可达24.36亿元,预计可出栏生猪114.6万头,出笼家禽1
基层防疫工作中主要目的是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分析了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从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方面简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摘要:课程基地是助力学校文化创新的有效载体。宿迁市湖滨新区在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在课程理念的转变、学习环境的升级、课程体系的完善、管理制度的更新、育人方式的转型等层面,探索学校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动力系统、理想样态、管理制度,形成区域健康教育的新样态。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文化创新;健康教育理念  课程基地是教在基地、学在基地、研在基地、用在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