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符号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也是一种具有规定原则的表达。数学符号在数学世界中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交流,使知识之间拥有胶着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由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进行了探索,想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符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符号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可以从教学的内容出发,围绕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获得数学符号的含义,懂得数学符号的应用。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符号——提高学生的符号认识
  随着教育教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紧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想要通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能够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融入到数学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罗列生活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测量长度”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表示长度的单位,能够认识到数学符号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懂得使用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直尺进行分析,让学生观察直尺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直尺发现直尺上有很多的刻度线,长短不一,还标注了数字。笔者借助直尺向学生介绍了直尺的刻度线,使学生懂得了直尺是测量的单位,组织学生对代表长度单位的符号m、cm等进行学习。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认识,笔者还为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出现长度单位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来认识生活中长度符号的应用。学生观察案例后,对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有了直观的印象,知道了符号存在的意义。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符号,提高了学生对符号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中的数学符号——丰富学生的符号内涵
  小学生的学习不只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还需要教师的情境引导。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营造的一种氛围,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场景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情境中的数学符号,使学生在数学符号的动态变化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符号,获得数学符号丰富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为了使学生认识角,懂得组成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能够学会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角,正确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传播了角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为学生介绍了角的符号,让学生通过观察角来感知数学符号的丰富内涵。学生观看视频后,对角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角是如何获得的。接着,笔者组织学生用尺子画角,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自己所画的角。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角的画法,还知道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及表示形式,懂得了不同的角需要用不同的数学来表达。笔者还利用几何图形来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数学符号,让学生学会使用符号。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角,丰富了学生对角的理解。
  三、关注实践中的数学符号——增强学生的符号体验
  学习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相加过程,这就使得小学生的学习不只要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实践技能的掌握,懂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才算是完成了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践来突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获得数学符号使用的底气,增强学生的符号体验。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形成数学转化的思想,增强学生对数学符号和数学计算的理解,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层次难度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把握数学符号的应用。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熟悉了整数加法的相关符号,诸如+、=等,知道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学符号来表示。同时,笔者还利用火柴棒向学生介绍了整数进位加法的含义,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正确进行数学运算,以保证学生能够科学使用数学符号。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凑十法的计算规则,让学生在使用的过程熟悉了数学符号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符号体验。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实践中的数学符号,使学生近距离对数学符号进行了观察和使用,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总之,本文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符号、创设情境中的数学符号、关注实践中的数学符号,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丰富了数学符号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符号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而来符号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9(35):97.
  [2]马明华.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85-287.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由于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较难,思维还尚在发展阶段的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佳。面对这种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究多种改变当下教学效率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经实践检验,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探究小组合作在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而从初中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逐渐突显出其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如何将这种教学策略有效融入于初中信息教学中。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顾名思义,任务教学法主要就是指以任务为主要线索的教学模式。在任务教学法的理念中,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工作变得更加深入,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也得到了积极的改进和完善,学习任务群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本文主要对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学习任务群主要是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好其它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系统的因子,任何学习能力的形成、知识系统的建构都是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石,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同等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基础知识落实;教学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特别注重抓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因而受到众多的批评。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好的纠正,然而矫枉过正,在学生的
期刊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意义。  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道德安全问题。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方针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将从“以生为本,激发兴趣”“生活教学,加深理解”“合作学习,提高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生活教学;合作学习  新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动手操作类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注意力较高,其思维发展也得到改善。小学数学本身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边玩边思考中总结出数学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提升他们掌握数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让学生操作的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数学能力  动手操作可以活跃一个人的大脑,让
期刊
摘要:在视唱练耳的过程当中,分别由视唱和练耳两部分所构成。在此过程当中,视表示为对乐谱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识别,而唱则是要依照乐谱当中的实际内容来进行歌唱活动,将视和唱结合到一起便是对乐谱进行演,而练耳则是演唱者对自己的听觉进行训练。本文便针对于视唱练耳对于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来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技巧;作用;影响  引言:  在声乐教学当中,视唱练耳属于音乐学习的一个重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教育中的基础和重要学科,课堂教学在整个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最终的教学效益。而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创新教学形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本文将从创设直观情景、注重知识引入、鼓励学科探索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元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元教学  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运用到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当前,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