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焕发“美”的气息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折射“情感美”,教学设计散发“智慧美”,教学活动洋溢“人文美”,教学过程充满“节奏美”这四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使美术课堂教学焕发清新而迷人的美的气息。
  [关键词] 美术课堂 情感 智慧 人文 节奏 美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作为战斗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应积极投身美术教学改革的浪潮,并从中挖掘和开发新课程美术课堂教学的“美”,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美。在平时美术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折射“情感美”
  美术新教材提供给了美术教师广大的、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因此,选择好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是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使“教学内容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才能激起学生学画的兴致,激起他们美的联想和共鸣。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唾手可得,而这些都可以成为美术课堂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具备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就能引流出孩子们心灵深处美的源泉。如美术教材《校园里的花》、《我设计的桥》、《地球的新生》等课中,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看录像、图片欣赏、亲身体会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将生活中美的感受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今日的菜单》,一身厨师打扮的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今日的菜单”的录像和图片,面对色彩缤纷、形状奇特、构思巧妙的各种菜肴、点心和水果拼盘,学生仿佛一下子走进了神奇美妙的菜单世界,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畅谈菜肴之美,交流欣赏感受,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各式菜肴的浓厚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作了成功启动和必要铺垫。又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淅沥的小雨》时,恰巧外面下起了小雨。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看雨、玩雨。由于教师能根据活动目标和学生需求,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了天气资源,在真实鲜活的活动情景中,学生与雨点们零距离亲密接触、真诚“对话”,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真实、丰富、细腻。
  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首要条件,枯燥的教学内容往往令人乏味,更别说能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了,教学内容只有引人注目,才能让学生一见倾心,才能感染他们,激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波澜。美术教学的高明之招是运用生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去唤醒孩子们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美术教师要充分开发生活资源、课程资源,并使其贴近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美术教学活动才能快乐并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设计散发“智慧美”
  理想的课堂就是能让师生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要成为现实,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拿出一份优秀的教学预设,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体现着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感觉肌理》教学时,学生们对“肌理”两字不甚理解,而且此教学内容看上去单一枯燥。我在教学设计时把肌理变得形象生动,如神奇的线、有趣的点,并及时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不同的线、不同的点?”顿时,学生们展开联想并踊跃上台表现,激情肆意。这时,我及时出示带有一些肌理的花纹,让他们猜一猜它是什么物体上的花纹。这样把原本淡而无味的教学内容在经过我改头换面精心设计之后,一下子就变得富有生命和活力起来,学生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发现和认识中明白并描画出了一幅幅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肌理”作品。
  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教学的设计,使美术教学后期的活动趋于更理想化,预期化的目标,使其更容易激发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积极性、燃起教师的教学热情,真正达到师生互动、情景交融的效果。在教学完成后,使课堂参与者能真切地体会到这份美术教学设计散发着教师无限的智慧美。
  三、教学活动洋溢“人文美”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重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更要求我们教师去关注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独特感受、体验和需求。美术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美育”。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去发现、发掘、发扬人文美的精神,使美术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美术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学生才能在美术活动时充分体验到“美”无处不在。如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我尽量运用声色影像来引导学生说出对画的感受、想法,从不批评和否定他们幼稚可笑的感想,而是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消除其种种顾虑,为他们时时都能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安慰感,成功感。学生在教师的微笑声中、信任的目光下,久而久之,他们一定会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质疑、讨论、争辩中,获得美术教学活动所带来的美的体验和熏陶。在教学《我也是艺术大师》时,我可以先用课件显示米罗的画,引导鼓励学生从“画面感受”、“画面联想”、“画面手法”等方面说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微笑着不作正面评点,而是让学生互相提问、猜想、应答,激发学生对画的兴趣和理解,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灵感。
  美术教学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它需要在自主、自由、平等、开放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中得到体现和升华。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条件,创设充满人文美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充满“节奏美”
  古语说:“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教学活动是个流动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程序中,应充满收放自如,动、静结合的节奏美感。尤其是美术教学。更应体现其学科艺术性的教学特点。如我在实施美术教学时,常常可以引导学生用“唱一唱、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念一念”等表现形式动静结合地进行教学。使整个美术教学的程序不至于单一乏味,而是能使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尽情地玩、深情地想、动情地画,来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绘画作品讲究形式美感,美术教学程序也应讲究形式美感。在美术教师耐心的、热心的、充满自信的关注下,学生的身心应享受到那种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愉悦感。整个的美术课堂活动程序也应给人一种张驰有致的节奏美感。这样的美术教学才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实践证明,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和革新,重在美术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敢于追求美,善于挖掘美,勇于创造美,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的方方面面,构建美的课堂。这样,新课程实施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更多美的气息。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8.
  [2]张鹏.小学教学评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6.
其他文献
为了比较机械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对平盘育苗机械插秧、钵盘育苗机械抛秧和钵盘育苗机械摆秧(即有序浅植)3种机械移栽方式(以下简称机插秧、机抛秧和机摆秧)
With 13,500 trade professionals(2008:11,500),the 5th ispo china winter,which took place February 19-21,2009 at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CIEC)in
期刊
化学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只有充分开发化学实验课教学资源的潜在优势,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
With just a few months to go before the next ITMA ASIA + CITME, to be held in Shanghai from July 27 to July 31, 2008, it appears Italy’s textile machinery manu
期刊
该文在分析了传统控制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现代化温室环境参数的检测和控制.首先确定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语言值及隶属度值,然后给出了实现该模拟算
Matthias Knappe,Chief of Market Development Se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UNCTAD/ WTO,announces World Investment Forum,a part of the UNCTADⅫ,to be held i
期刊
通过对双流道泵叶轮和蜗壳里的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的分析 ,提出了双流道泵扬程曲线、效率曲线的性能预测方法.分别给出了双流道泵叶轮和蜗壳内各种摩擦损失、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