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文艺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存在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下,应如何对民间文艺著作权进行法律保护,我国还存在立法上的诸多空白,在具体司法实践也经常遭遇瓶颈。本文将结合《乌苏里船歌》案就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主要存在哪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著作权归属
  一、《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反映的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困境问题阐述
  (一)案情简介
  1999年11月12日,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让“99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观众体验到民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处。而在节目的字幕中,显示歌曲的作曲者为汪云才、郭颂。该节目播出后,许多赫哲族人民表示无法接受自己民族的歌曲被其他人署名。协商无果,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郭颂、央视侵犯其著作权,要求被告今后再使用《乌苏里船歌》时标明该歌曲根据是赫哲族民歌进行改编的。
  本案经过两审,原告诉求最终获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支持,赫哲族人民拥有《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①
  (二)相关困境
  1.民间文艺著作权归属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应规定得知,作品的作者就是创作该作品的公民。②但是民间文艺通常是由某一地域的群体(少部分为个体)创作,经过漫长的改编融合整理形成。《著作权法》虽有“由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相应的著作权为合作者共享。”③的规定,但由于民间文艺作品多为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群体创作,难以认定某个人是否参与创作。而少部分个人创作的民间文艺作品,其在传播中亦经过了该地域人民群体的再创作。这些再创作的部分在作品漫长的流传中与原作部分相互交融,已经成为了作品中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
  本案的《乌苏里船歌》,郭颂没有直接套用原编曲,但毕竟是以两首赫哲族民歌为基础上加工而成,而这两首民歌的最初创作人已不可查证,因此应当认定其属于集体创作的作品。笔者认为北京高院的判决虽然符合实际情况,但“赫哲族人民”究竟是法律概念(即居民身份证登记为赫哲族的公民)或是地理概念(即居住该流域较长时间的赫哲族公民)仍存在争议,这就使得如何保护著作权方面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2.民间文艺演绎,传播,再创作的授权问题
  民间文艺作品想要保持生命力,就必须要在传播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但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对于民间文艺再创作授权方式的经验还存在不足。
  民间文艺著作权归人民集体所有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当民间艺术家希望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再创作时,应向何人,以何种方式获得授权?《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对作品拥有改编的权利,但是一旦认定民间文艺的作者是某地域的人民集体,那么当集体中某些人希望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再创作时,是否还需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当集体对于民间文艺作品的再创作产生不同意见时,应当如何处理?本案二审法院对“乡政府是否具有代表赫哲族人民提出主张的权利”给予肯定的回答,那么人民政府是否有权力对民间文艺作品的再创作进行授权呢?
  二、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困境原因
  (一)民间文艺作品定义模糊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就什么是民间文艺作品并未规定明确。民间文艺作品与其他文艺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民间文艺大多没有确切作者,未经正式的出版发行,在创作传播发展上自由性,随意性较明顯。
  一般认为,由某地域人民集体创作,以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形式广泛流传于该地域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民间文艺作品。民间文艺作品通常包括民俗小说,戏剧,民歌等,它们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未有明文规定,但民间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形式均符合“作品”的定义,应当遵循《著作权法》的规定。结合《著作权法》及其衍生的一系列解释,可以看出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在立法上还存在缺失,不利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二)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人难以形成统一组织,权利意识淡薄
  就本案来讲,乡政府在诉讼中代表人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诉求郭颂注明《乌苏里船歌》的由来及其改编自赫哲民歌的事实。而作为著作权人,即著作权权利的主体赫哲族人民,他们在郭颂公开演出《乌苏里船歌》并对其署名前后,都未能成立一个以保护民族文艺作品为目的的民间组织,形成统一的意见来主张权利。著作权归属于人民集体带来的问题之一便是某一地域内人民居住地相对较为分散,著作权出现争议及问题时逐一征求意见和召开全体大会皆不具有可行性,导致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很难在人民大众之中开展。
  三、我国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可能的出路
  (一)保护民间文艺著作权应适用《著作权法》
  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尽管针对民间文艺的定义未能实现明确化,但除没有明确作者、传播方式较为自由随意以外,民间文艺作品在本质上和其他受《著作权法》明文保护的作品一样凝聚了作者的劳动创造力,体现了作者独有的思想意志,应当与其他被《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一视同仁,不宜单独立法。在对《著作权法》进行修订时可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这部分内容编入。
  (二)坚持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归属于人民集体的观点,鼓励传播记录人在民间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从《条例》所进行的规定得知,涉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认定,应认定其属于特定民族等。④尽管其作为征求意见稿暂时不具有现实的法律效力,但这一条款的提出符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实际,同时也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证实。
  本案中郭颂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加工演绎,使作品形式内涵更加丰富,应当鼓励这种促进民间文艺发展的创作行为。但该加工行为仅是对原作品进行润色,真正反映其作品核心精神内涵的依旧是由人民集体所创作的主体部分。
  四、结语
  我国各族人民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正因为我国民族众多,我国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才显得格外困难而且意义重大。
  现阶段,国家方面应当尽快完善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的相关立法,并重视对侵犯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行为的制裁。而作为个人,尤其是地域内有广泛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的人民群众,则应当提高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在著作权遭到侵害时,积极进行主动举报,据此来使得属于人民集体的著作权能获得有效保护。只有在严谨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每一分国家和社会力量,民间文艺才能长远有序地发展。
  注释:
  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民事判决书(2003)高民终字第246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一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三条.
  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五条.
  作者简介:
  张馨心(1998~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国家启动监察制度改革及其试点工作,对我国检察制度尤其是法律监督职能形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反贪、反渎部门转隶以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主体、权限、程序发生实质性改变,检察机关的“职能”分量、检察权的地位、检察权的独立地位及其行使状态被迫“瘦身”,这也对公诉部门审查起诉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以往,公诉部门对职务犯罪侦查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书面审查侦查部门移送起诉案件的方式进行,属
期刊
摘 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某些私人利益而套用他人机动车号牌,更有甚者为获利将机动车号牌出借给他人使用,这大大增加了不符合安全技术性能的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可能性,对道路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该机动车号牌的出借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如何承担成为实务当中的一大难题,引人深思。笔者通过对最高院发布的19号指导案例(关于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双方责任承
期刊
扒窃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甄别难题,现有规定不能完全现实案件。笔者试以案例更加深入辨析扒窃的各项实质构成要件。  案例:2018年某日凌晨2时许,被害人张某在驾驶三轮车过程中产生倦意,就将车子停在马路边,车门未上锁,手机放在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处,自己就坐在三轮车的驾驶座上睡着了。清晨4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散步时趁被害人睡着之际,从张某三轮车车窗内伸手进去盗窃其手机。案发后经鉴定,该手机价值人民币9
期刊
摘 要:《合同法》249条规定了承租人的利益返还请求权,但在实践中执行标准不一、争议较大。承租人利益保护请求权作为保护承租人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应当尽量的简化、明确其适用条件、实现方式,增强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立法之目的。  关键词:租金;租赁物价值;返还请求权  一、问题的提出  《合同法》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杠杆收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从杠杆收购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国别背景下的应用现状出发,基于宝能利用杠杆与万科展开控制权之争的案例,分析杠杆收购的运作方式及潜在风险,最后从目标公司董事会信义义务履行,资本结构调整、尝试双重股权制度和加强监管主体沟通等角度来规范杠杆收购、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关键词:杠杆收购;宝万之争;法律规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诚信原则广泛的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诚信是社会的根基。要想建立诚信社会,黑名单制度不可或缺。在行政法领域,黑名单制度是一种最有效的行政监督措施。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防范、遏制不良行为和不良信用的效果,并对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有积极作用。但因为立法的空缺,使得行政活动上位法无据,而在实际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黑名单制度;信用惩戒;行政执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期刊
摘 要:民商事纠纷解决的实践中,仲裁与民事诉讼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占重要地位的两种途径。从概念及性质上看,二者并不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我国仲裁机制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具体方式和程序上可以相互借鉴,且我国诉讼机制较仲裁仲裁机制趋于完善,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仲裁诉讼化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二者的合理关系,阐明我国当前仲裁诉讼化的现状成因等,从而提出对仲裁诉讼化现象的对策建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需要法治现代化,法治现代化需要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基础。本文以丽水市松阳县、金华市金东区、宁波市镇海区、温州市鹿城区、台州市路桥区(以下简称为“一县四区”)为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重点分析公共法律服务在实践中是如何开展。  关键词:送法下乡;法律服务;乡村振兴  一、产业兴旺中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上门入企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县四区利用法律服务人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国步伐,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环节。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明确中央企业要努力成为“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为国有企业推进法治建设明确了新的路径。本文以A国有企业为视角,分析国有企业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治建设;路径 
期刊
摘 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双重属性,其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该如何定性,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且该问题在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学者通常认为,应首先理清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的法律关系,而后便自然能适用相对应的部门法律规范,来对该关系进行调整。然而,此种问题思考方向,并未令问题得以解决,反而使得实务中的法律适用因法律关系不明而陷入重重困境,最终导致各法院裁判结果难以达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