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国城市吉祥物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目前存在取名形式单一、传播推广不到位等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形象;吉祥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36-1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城市都发出需要城市吉祥物的呼声。如2008年南昌市设立十多万的奖金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城市吉祥物;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面向社会征集城市吉祥物;2010年郑州市人大代表建议遴选郑州市的吉祥物,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吉祥物进行保护和利用;2010年重庆市召开“重庆城市吉祥物论证会”,深入讨论城市吉祥物的有关问题。
一、中国城市吉祥物设计的发展
目前,城市吉祥物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城市和地区正在开始城市吉祥物设计的实践活动,城市吉祥物的确立也将成为我国城市形象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笔者通过解析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吉祥物的产生过程和设计理念,梳理出我国城市吉祥物的发展状况。
(一)无锡城市吉祥物“阿福”“阿禧”
无锡城市吉祥物自2007年5月开始征集,收到3057件作品。之后,无锡市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评选。2007年12月,无锡市政府对五幅入围作品进行公示,组织网上、邮寄、市民现场三种形式的投票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的意见;并先后召开十余次座谈会进行论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成员、市委常委会成员票决,最终确定了无锡城市吉祥物。
无锡城市吉祥物“阿福”、“阿禧”以惠山泥人中的阿福、阿喜這一经典造型为原型设计而成。惠山泥人在江苏无锡约有四百余年的历史,阿福、阿喜是惠山泥人中最典型的造型之一。因此,选择阿福、阿喜这一无锡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独特元素作为无锡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是最为贴切的。“阿福”、“阿禧”造型憨态可掬,形象丰满圆润,肚兜上有无锡市花——梅花造型,绣有福、禧二字;服装色彩搭配上体现“红男绿女”的中国的传统观念;“阿福”、“阿禧”对称和谐、亲和朴拙的造型以及圆满、欢乐、和合的精神内涵,既体现了无锡人美好朴实的生活理想,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祥福之地的地方特色,更契合当今追求和谐、美好的时代禀赋。
(二)新疆鄯善县城市吉祥物“野骆驼”
2007年,鄯善县正式宣布“野骆驼”作为城市吉祥物。目前地球上野骆驼仅存活有800峰左右,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野骆驼已经成为世界上比大熊猫更加珍稀的野生动物。因此,鄯善县选择野骆驼作为城市吉祥物,正是由于鄯善县是野骆驼栖息的家园;野骆驼善良忠诚的品质以及顽强的生命力,是鄯善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
(三)张家界市的娃娃鱼“纯纯”
2005年,张家界市政府正式将娃娃鱼作为城市吉祥物,并将其命名为“纯纯”。娃娃鱼是珍稀的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而张家界就是娃娃鱼最主要的繁衍地之一。经过拟人化与艺术化处理的“纯纯”形象天真可爱,面带笑容,招人喜爱。在色彩上,以充满活力的橘黄色为主色调;在表现手法上,也是采用了勾线平涂法。取名为“纯纯”,寓意张家界市拥有纯净的山水、纯正的民俗民风和纯朴的张家界市人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取名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中国吉祥物的取名形式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命名都使用叠字法。使用叠字法本无可厚非,不过时间一久,这种单一的形式就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就同一个名字而言,北京2008年残奥会、苏州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第三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和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活动的吉祥物名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乐乐”。这种过于直白而单一的命名方式,有待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个容易记忆并富有趣味性的名字能帮助人们更快地记住卡通吉祥物。城市吉祥物的名字应体现该城市的特色,尤其是当地的语言特色,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识别性,还有助于城市吉祥物与当地民众建立情感联系,体现亲和力。如广东地区的人习惯把男孩称作“仔”;重庆地区把男孩叫“娃”。2010年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吉祥物就取名为“山娃”,非常具有当地语言特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更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易于传播并增加了不少亲近感。
(二)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不到到位
一般来说,吉祥物都采取面向全社会征集的方式,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公开征集,让普通民众和专业设计师参与进来,集大众的智慧,集思广益。但也导致在执行制作阶段及维护更新阶段,无法进行严格把关,导致一些应用延展出来的效果不是那么完美。而对代表城市形象的吉祥物来说,立体实物的制作以及形象的维护更新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环节。如果制作应用没落实好,少了与公众面对面的接触环节,城市吉祥物的作用必定就会大打折扣。
在国外,城市吉祥物的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主要通过旅游产品、广告牌、网络等形式来宣传城市吉祥物。吉祥物形象商品化后的玩具、礼品、服饰、纪念品等成为城市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产品可以不断衍生开发,不仅能够表现城市精神文化,更能够创造价值,形成一定的市场,是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品;随着QQ、MSN等网络通讯软件的流行,城市吉祥物还可以通过各类聊天表情、聊天场景等形式提高知名度,作为城市与用户沟通的使者。
而目前国内的城市吉祥物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公众对城市吉祥物的认知度很低,甚至本地市民都不知道有城市吉祥物的存在。因此,在今后的吉祥物设计中,应重视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方面的问题。
作者简介:
周先博,湖北工业大学;
刁晓峰,重庆交通大学。
关键词:城市形象;吉祥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36-1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城市都发出需要城市吉祥物的呼声。如2008年南昌市设立十多万的奖金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城市吉祥物;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面向社会征集城市吉祥物;2010年郑州市人大代表建议遴选郑州市的吉祥物,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吉祥物进行保护和利用;2010年重庆市召开“重庆城市吉祥物论证会”,深入讨论城市吉祥物的有关问题。
一、中国城市吉祥物设计的发展
目前,城市吉祥物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城市和地区正在开始城市吉祥物设计的实践活动,城市吉祥物的确立也将成为我国城市形象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笔者通过解析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吉祥物的产生过程和设计理念,梳理出我国城市吉祥物的发展状况。
(一)无锡城市吉祥物“阿福”“阿禧”
无锡城市吉祥物自2007年5月开始征集,收到3057件作品。之后,无锡市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评选。2007年12月,无锡市政府对五幅入围作品进行公示,组织网上、邮寄、市民现场三种形式的投票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的意见;并先后召开十余次座谈会进行论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成员、市委常委会成员票决,最终确定了无锡城市吉祥物。
无锡城市吉祥物“阿福”、“阿禧”以惠山泥人中的阿福、阿喜這一经典造型为原型设计而成。惠山泥人在江苏无锡约有四百余年的历史,阿福、阿喜是惠山泥人中最典型的造型之一。因此,选择阿福、阿喜这一无锡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独特元素作为无锡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是最为贴切的。“阿福”、“阿禧”造型憨态可掬,形象丰满圆润,肚兜上有无锡市花——梅花造型,绣有福、禧二字;服装色彩搭配上体现“红男绿女”的中国的传统观念;“阿福”、“阿禧”对称和谐、亲和朴拙的造型以及圆满、欢乐、和合的精神内涵,既体现了无锡人美好朴实的生活理想,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祥福之地的地方特色,更契合当今追求和谐、美好的时代禀赋。
(二)新疆鄯善县城市吉祥物“野骆驼”
2007年,鄯善县正式宣布“野骆驼”作为城市吉祥物。目前地球上野骆驼仅存活有800峰左右,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野骆驼已经成为世界上比大熊猫更加珍稀的野生动物。因此,鄯善县选择野骆驼作为城市吉祥物,正是由于鄯善县是野骆驼栖息的家园;野骆驼善良忠诚的品质以及顽强的生命力,是鄯善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
(三)张家界市的娃娃鱼“纯纯”
2005年,张家界市政府正式将娃娃鱼作为城市吉祥物,并将其命名为“纯纯”。娃娃鱼是珍稀的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而张家界就是娃娃鱼最主要的繁衍地之一。经过拟人化与艺术化处理的“纯纯”形象天真可爱,面带笑容,招人喜爱。在色彩上,以充满活力的橘黄色为主色调;在表现手法上,也是采用了勾线平涂法。取名为“纯纯”,寓意张家界市拥有纯净的山水、纯正的民俗民风和纯朴的张家界市人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取名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中国吉祥物的取名形式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命名都使用叠字法。使用叠字法本无可厚非,不过时间一久,这种单一的形式就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就同一个名字而言,北京2008年残奥会、苏州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第三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和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活动的吉祥物名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乐乐”。这种过于直白而单一的命名方式,有待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个容易记忆并富有趣味性的名字能帮助人们更快地记住卡通吉祥物。城市吉祥物的名字应体现该城市的特色,尤其是当地的语言特色,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识别性,还有助于城市吉祥物与当地民众建立情感联系,体现亲和力。如广东地区的人习惯把男孩称作“仔”;重庆地区把男孩叫“娃”。2010年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吉祥物就取名为“山娃”,非常具有当地语言特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更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易于传播并增加了不少亲近感。
(二)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不到到位
一般来说,吉祥物都采取面向全社会征集的方式,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公开征集,让普通民众和专业设计师参与进来,集大众的智慧,集思广益。但也导致在执行制作阶段及维护更新阶段,无法进行严格把关,导致一些应用延展出来的效果不是那么完美。而对代表城市形象的吉祥物来说,立体实物的制作以及形象的维护更新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环节。如果制作应用没落实好,少了与公众面对面的接触环节,城市吉祥物的作用必定就会大打折扣。
在国外,城市吉祥物的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主要通过旅游产品、广告牌、网络等形式来宣传城市吉祥物。吉祥物形象商品化后的玩具、礼品、服饰、纪念品等成为城市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产品可以不断衍生开发,不仅能够表现城市精神文化,更能够创造价值,形成一定的市场,是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品;随着QQ、MSN等网络通讯软件的流行,城市吉祥物还可以通过各类聊天表情、聊天场景等形式提高知名度,作为城市与用户沟通的使者。
而目前国内的城市吉祥物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公众对城市吉祥物的认知度很低,甚至本地市民都不知道有城市吉祥物的存在。因此,在今后的吉祥物设计中,应重视产品应用和传播推广方面的问题。
作者简介:
周先博,湖北工业大学;
刁晓峰,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