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政课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思政课却与其承担的使命不相符,本文试图从社会环境、学校、学生和教师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独立学院思政课实效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政课 实效性 问题 对策
  高校的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独立学院在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上却不容乐观,无法达到思政课的要求和目标。
  一、影响独立学院思政课实效性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中国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再加之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就很容易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前迷失方向,甚至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产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崇洋媚外等思想,继而质疑社会主义信仰,抵触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2、学校因素:独立学院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在高校扩招的潮流中,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资源,将公办院校和民营资本合作办学产生的新事物,从本质上属于民办高校的范畴,因而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一些独立学院的管理人员和领导片面地认为,学校开设什么课程应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搞好专业课才是“王道”,对思政课抱有“无用论”,即便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开设思政课,课时也大多被挤压并采取大班教学,少则100人,多则300人,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学生因素: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学生思维开阔,但层次普遍不高,思想政治基础多样且相对薄弱,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也不强,再加上独立学院注重的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往往独立学院的学生发散性思维强,课外实践能力突出,但聚合性思维较弱,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因此,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影响学生们对是非、对道德、对善恶的判断,使学生们连上课的目的也趋于功利性,诸如英语、计算机等实用性课程大受学生们欢迎,而思政课则沦为学生眼中可有可无的“学分工具”。
  4、教师因素:如今中国高校间的竞争日益加大,面对生存竞争,独立学院在前几年基本都在努力扩展招生规模,然而在独立学院,学生规模的扩大却和思政课教师的配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师结构主要有三部分:母体高校退休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并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这种畸形的师资结构使得独立学院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和青年教师较多而中年教师较少,中坚力量的严重不足,给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人才繁育生态带来了不良影响。独立学院师资的缺乏与畸形,导致本校专职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并缺乏教学经验和帮助,这也使得听起来本就单调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思政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加强对思政课实效性的建设,以下是对策和建议:
  1、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增强辨识力。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容易使令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们迷失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丛林中。因此,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者的思政课教师们,不能片面地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一刀切”,而应该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用尊重、理解、欣赏乃至批判的眼光对待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清其本质,提高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辨识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健全思政课的教学管理模式。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宏观上,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和管理方都应该转变观念,一视同仁地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不肆意压缩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课时,不删减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不实行10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只有从高层转变对思政课的态度,才能鼓舞思政课教师的势气,才能扭转学生们学习思政课的学风,才能为思政课有效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微观上,独立学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控和评价制度,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行督促。第一,学校应对思政课及其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由教学督导不定时地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考量。第二,学校应在每个班的学生中抽选教学评议员,及时反馈教与学的问题,并在每学期定时开展评教活动,对每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性评价。第三,思政课教学部门的教师之间应“互听互评”,课后及时交流,并在部门教学工作会议中,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促进教学的改进。
  3、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既关乎国家的青年人才培养,又关乎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建设一支与国家发展和独立学院发展的相适应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就极为重要和紧迫。首先,作为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课本内容深信不疑,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地让学生从心灵上与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达成共鸣。其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还必须提高教师们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先得有一桶水。”思政课教师既要熟读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马列主义著作,又要积极关注相关学术前沿成果,还要及时关心国家和社会新闻,这样既能使自身理论素养得到提高还能使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教学和科研往往相辅相成,独立学院的教师应不断提高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科研搞好了,思政课的教学也会随之变得深入浅出,效果出众。第三,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做好“以老带新”的“帮、传、带”工作,让思政课能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在效果上提升。
  4、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空洞枯燥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学生们很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甚至很排斥思政课。因此,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认同的良好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其次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因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更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杜绝对着课件照本宣科,也要反对抄袭课件的“拿来主义”。思政课教师应该把多媒体教学和互助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身边的例子,用他们容易接受的语言授课,相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得以明显的提升。
  独立学院要实现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依靠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政课教育路。
  参考文献:
  [1]朱莉莉,王桂芳,梁香竹.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3).
  [2]李包庚.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的危机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8(3).
  [3]王红艳.刍议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其他文献
近年来,海南省屯昌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小县城大文化”为理念,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促进屯昌农民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围绕“打造屯昌特色文化品牌
忽略了单单阐述两个概念的分野而承认证成性进路继续存在,只会令正当性进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功亏一篑.因为一方面正当性的进路保护国民的个体权利,避免他们在非自愿的情况下
“迷人的自然度假在德国”是今年德国国家旅游局的年度主题活动,期间向全球推广和营销活动的重点是德国的130多个国家自然景观,包括16个国家公园、100多个自然公园和15个联合
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是高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针,也是当前培育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
2006年7月20日,沈阳满融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暨重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素有“五业皆满,民乐交融”的东陵区满融村举行。满融村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与韩国有着长期的经贸
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在对经济效益的不断追求以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建筑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施工,也要确保建筑
期刊
三峡百万亩柑橘产业得天独厚,应运而生.中国是柑橘的故乡,三峡长廊是培植柑橘产业的理想基地.1997年起,引进了美国施格兰项目,引进了国际上高、精、尖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
所谓的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一些能够提高人们生活便利性的功能综合在一起进行一致的开发和创造,同时,这种城市综合体是在城市不断发展的经济一步步刺激之下而产生的.在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