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加强教材与实际的联系,逐步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 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113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技能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环境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学科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高中生物学科,两者息息相关。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导致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此,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逐步将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由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将环境教育融入教材知识内容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假如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就能够发现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通过这些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如此便可使学生产生环保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随时能够联想到将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解《关于癌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纪录片,将学生引入课堂,使学生对癌症产生初步的了解,且能够通过直观的数据告诉学生癌症的普遍性。[1]通过观看短片,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情感波动。当学生看到患者与家属的痛苦时,就会对癌症的知识产生探究兴趣,此时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体会癌症是怎样产生的,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人们应该如何应对癌症等。在课堂上,涉及的知识点还包括了细胞分化以及生物个体的成长与细胞关系等,教师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而结合环境知识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环境问题并不是抽象的,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的意义,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在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实验来开展环境教育,就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借助生物实验开展环境教育时,教师可按照实验与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同时对环境产生新的认识。[2]例如,在讲解“新陈代谢与酶”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演示完“对比过氧化氢与Fe3 的催化效率”实验后,就可为学生介绍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加酶洗衣粉等,还可带领学生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区别。讲解完后,教师可让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由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先为学生准备A、B、C三支试管,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清水与一些水藻,在B试管中添加一些普通的洗衣粉,在C试管中加入一些加酶洗衣粉。经过一段时间后,A与C试管的变化不明显,B试管明显变绿了。学生按照之前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能够理解,这是水藻繁殖的结果,一定与试管中的普通洗衣粉有关。接着教师就可按照实验的结果来引导学生发现,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蛋白质成分,对于环境的影响不大。在生活中,水藻繁殖过多的新闻比比皆是,此时教师可进一步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生成的原因,由此树立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
  生物教学不仅仅要依靠课堂,还需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更好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关注环境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与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3]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我国资源开发不合理、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等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通过开展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主题会,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在生活中也能够更加热爱自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或者宣传活动等,或指导生物小组对本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调查废水的排放或者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或引导学生调查校园植物的分类,进行物种的辨别与挂牌的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实验以及课外活动等,全方位地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注 释 ]
  [1]项德文,张萍.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2]易章和.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STSE教育的相关性”——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一得[J].化学教育,2004(3).
  [3]刘德天.把课堂搬到教室外把教材写到自然里——谈环境教育模式创新[J].环境教育,2016(5).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改革下,各类学习模式的变化,带来了班级管理方式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课程改革,适应“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重视是一个根本,从对思想到行动到检查等一系列的重视探讨课改中的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课程改革 思考 过程 重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104  “学习共同体”式课程改革,在笔者学校进
2008年5月16日,由辽宁省经济委员会主办,辽宁省企业创新促进会和北京翔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辽宁省新振动时效技术推广会”在沈阳市东盛酒店如期举行。
生产造化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可谓由来已久,尤其在外包装方面,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制造商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如果不允许使用外包装上的EAN代码对生产设备进行识别和控制,那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可从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5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情境设计有:以化学实验创设探究型情境;以生活场景创设经验型情境;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设计 策略  化学是初中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的接受难度较大,采用情境教学策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
倍福研发的Lightbus系统是一种快速而安全的串行现场总线系统,是为了满足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而开发的。在传输方面采用了低成本和便于处理的标准光导技术。光纤电缆的主要优势在
CX5000嵌入式PC系列产品作为Beckhoff紧凑型x86系列的一员,其高动态性的DIN导轨安装式PC采取无风扇设计,最大功耗仅为8W。这种全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是通过英特尔新型Atom处理器
2008年4月1日,坦能公司作为一个设计、制造和有助于创造更清洁、安全的市场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推出了ech2o技术,该技术是清洁领域内的突破,通过加电使得普通的自来水活化,从而让水
西门子始终将汽车行业视为驱动与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一个关键行业。其自动化工厂副总裁Thomas Schott先生在SPS/IPC/驱动展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长久以来,汽车行业是自动化
2008年4月7日,帅伏特电源系统集团在华投资建立的分公司皓尚(北京)电源系统有限公司宣布,其经销商与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以及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商中国石油化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