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编制高校招生计划影响因素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112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高校对做好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愈发重视。只有做到考虑周全、科学合理,才能编制出既符合本校利益,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招生计划。针对编制高校招生计划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了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现状,分析了影响招生计划编制的主要因素,为做好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参考。
  高校招生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地生源情况,调整自身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编排本校生源计划的工作。
  招生计划是高校招生和开展教学的基础。招生计划编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招生任务能否完成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还间接影响着高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项政策性强、科学性高的工作,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有利于及时调整生源布局,优化师资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科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做好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工作意义深远。
  一、当前情形
  1.招生规模总量趋于稳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期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大规模扩招政策正式叫停。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698万的招生总规模只比2013年多4万,增幅仅为0.58%。因此,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内涵建设的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流思想。
  2.招生计划出现倒挂现象
  随着计划生育对高考人数影响的显现以及在就业、留学等多重选择助推下的弃考潮持续升温,很多省份招生计划开始倒挂。生源大省河南,近3年分别有14万、7万和6.5万个招生计划未完成,其中专科计划完成率仅75%。山东省2011~2013也连续3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2013年未完成计划占总计划的12%。另外,上海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仅5.2万,若非及时压缩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零分上大学的尴尬。
  3.计划编制不够科学合理
  很多高校编制招生计划时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只凭主观意识,不分析生源结构、招生政策变化和就业形势、就业质量,一味追求招生类别、区域、专业及区域招生规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盲目对热门专业倾斜,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整个招生计划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灵活性和预见性。
  二、影响因素
  高校编制招生计划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招生专业、科类、人数和区域的最优组合,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或制约的系统工作。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市场需求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用人才是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市场需求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编制时,一方面,应依据本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进而对各专业的市场需求作出预测;另一方面,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实情,进而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招生计划编制才是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
  2.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高校生存发展基础,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只求经济效益,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一再扩招,济济一堂的大班课成为常态,实验实践环节大幅缩水,学生在校生活条件欠佳,教师疲于应付超负荷工作,学生激增与生均教育资源减少间的矛盾突出,以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人才培养难以保证,高校发展受到制约。因此,编制招生计划务必保持清醒认识,正确处理招生规模与办学条件关系,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及发展规划,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实现招生规模与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3.区域实情
  地域差异是影响招生计划完成好坏的基本因素。西部地区高校在东南沿海地区招生,往往因为交通、治安、生活和发展潜力等实情的不同而招不好。同样,南方考生一般不愿报北方高校,也是受生活习惯、气候差异等因素制约。因此,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投其所好”,尽可能多地将热门专业、好专业安排到该区域,来增大吸引力,确保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4.近年数据
  招生计划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招生走势。高校招生计划编制人员应根据近年各地招生计划安排情况,通过对分专业录取报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准确把握考生、家长填报志愿心理,有针对性的分配招生计划来加以引导,才能抑制各招生区域大小年现象,实现稳定生源的目标。
  5.招生政策
  各地招生政策不尽相同,若能充分吃透招生政策,会使所编制的招生计划发挥更大功效。例如,各省对招生批次的设置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实情选择符合本校利益的招录批次,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学校生源走势。再如,部分省份同批次艺术类和普通类按先艺术后文理顺序招录,且艺术类未完成计划可转入到普通类继续使用。那么在安排该省招生计划时,可适当放大艺术类招生规模,这样更有利于招生计划的完成。
  6.生源结构
  生源结构的变化,对高校招生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地区生源总量增加,招生计划完成就有保障;生源总量减少,招生空间就随之被压缩。单个地区内部各科类生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高校应及时调整该地区不同科类中招生計划的投放比例。否则,当年该地区的招生必定会因偏科而无法顺利完成。
  三、结论
  总之,编制高校招生计划不是一个孤立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办学条件定招生规模,通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预判招生就业趋势,并在反复研讨、综合平衡基础上最终确定。这样编制出来的,才是招生专业、科类、人数和地区科学合理的最优组合。
  参考文献:
  [1]张振中.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基本原则探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2):119-121.
  [2]郑庆华.普通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方案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33-37.
  [3]于金龙.编制高校招生计划的理论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17):123-124.
  [4]张凤琴.浅析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89-90.
  [5]郑超美.浅论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的科学编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6):131-133.
其他文献
日前,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高端转基因技术在黑白仡奶牛体内注入了一种老鼠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保护奶牛抵抗低水平的肺结核感染。这项研究的长期目的是通过繁殖出抗病的
目的:探讨36 h睡眠剥夺对青年军人心理旋转的脑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15名健康青年军人在36 h睡眠剥夺条件下,分别在睡眠剥夺前后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
以数据分析和预测为特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途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成为大数据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这对高校在思维与能力培养、资源整合、教学模式和教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得出竞技体育赛事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氛围、学生参与热情、审美素质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竞技体育赛事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可以看出竞技体育赛事对在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识、竞争意识、人生价值观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育赛事高校校园文化一、前言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
患者,女,72岁。无明显诱因右中下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呈胀痛,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畏寒、尿痛、血尿等,社区门诊诊断为“胆囊炎”给予抗炎治疗,右侧上、下疼痛无明显缓解。
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H7N9流感疫情逐渐消退,肉鸡产业逐步回升;2014年年底肉鸡价格同比已经高于前两年,但肉鸡产量仍然没有达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产业恢复仍然没有完全到
中国饲料工业已跨过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饱和式增长”或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饲料市场的主基调。饲料是人饲养的所有动物的食物总称,按营养成分可以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
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其语言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因而,揭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好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检查设备的不断完善,健康普查已经成为发现早期恶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彩色Doppler检查可以发现很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早期恶性肿瘤,本研究对2
期刊